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新基建”风口已至, 化工行业迎来转型机遇
2020年11期 发行日期:2020-05-29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 龚慧萍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当时提出的“新基建”主要涉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2019年,我国对“新基建”的部署逐渐深入。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央对“新基建”的重视进一步提升,在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国实现多种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
   “新基建”更加侧重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基建与科技的双重属性,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新基建”将给特定化工材料带来机遇。由下游需求端拉动化工材料的转型升级,加速推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梳理5G基站、特高压、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产业链,新基建可能大量应用的关键化工新材料有:聚四氟乙烯(PTFE),工业化液晶聚合物(LCP)、改性聚酰亚胺(MPI)和聚酰亚胺(PI)和特种气体六氟化硫等。

5G基站建设带来对印刷电路板需求
   
    2019年全国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座,工信部预计2020年底全国5G基站数将超过60万座。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作为核心组件,其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铜箔、玻璃纤维布,以及PTFE在内的特殊树脂和陶瓷等其他化工材料。在5G的高速高频要求下,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环氧树脂(EP)、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热固性氰酸酯树脂(CE)、热固性聚苯醚树脂(PPE)和聚酰亚胺树脂(PI)等可以满足要求,由此衍生出的覆铜板种类超过130种。
    根据中国化信·咨询的研究,2019年我国PTFE产能12.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5万吨(较2018年增长9.3%),出口量占年产的33%。国内PTFE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部分高端PTFE需要进口。我国PTFE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产能占全国的80%左右;中南、西南地区产能占全国的13%,该地区产能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PTFE的国内龙头企业为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巨圣氟化工、常熟三爱富等。5G基站的加速建设,PTFE材料保持高速增长,预计用于5G基站的PTFE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30亿元。

5G下游终端天线材料LCP和低介点MPI需求增加
    
    根据IDC预计,到2023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达4亿部,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6%。5G移动终端手机天线材料要求传统PI材料降低介电能力,目前满足要求的天线材料有LCP和MPI。MPI材料在PI的基础上有所改良,可基本满足5G天线材料需求。LCP材料高频损耗小,但工艺复杂。未来几年MPI材料和LCP材料共存。
    MPI天线主要原材料为电子级PI膜,全球PI膜产能约2.5万吨,其中近一半位于我国,但电子级PI膜仍主要被杜邦、钟渊化学、宇部兴产、SKC KOLON PI、中国台湾达迈科技等企业垄断。我国用于生产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级PI膜大部分仍然依赖于进口,而国内生产的PI膜则主要针对低端的电工级产品,已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和5G建设推动,PI产业将加速国产替代,向高端产品发展。
    根据中国化信·咨询的研究,目前全球LCP产能约为7.6万吨,行业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和中国,其中日本占总产能的56%。塞拉尼斯、索尔维、住友化学和宝理塑料是主要供应商,产能占比65%以上。国内企业产能较小,主要供应商包括沃特股份、普利特、金发科技和宁波聚嘉新材料。据预测,2021年全球手机用LCP材料市场规模为4.5亿美元。

特高压建设方面增加对特种气体六氟化硫的需求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2020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5000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高压产业链包括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核心设备包括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换流变压器、并联电抗器、主变压器、GIS组合电气等。电力行业所需的特种气体也可关注,如六氟化硫等。特高压将拉动六氟化硫的需求增长,但由于六氟化硫是强温室气体,先进电力企业近年积极研发替代物。目前国内总产能超过1万吨,产能过剩。主要生产商有中核红华、黎明化工、中昊晨光,雅克科技,飞源气体等。

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给高性能改性尼龙带来持续需求
   
    2020年我国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左右,与2019年持平。铁路重点建设将向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倾斜。根据中国化信·咨询测算,钢材需求预计将达2500万吨,轨道交通扣件高性能改性尼龙需求2000吨左右。

“新基建”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长期来看,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刺激化工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缩短化工行业的智能制造进程。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给化工生产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可视化面板,智能工厂处于推广阶段。
    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公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各地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等。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合作共享机制,初步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大数据的创值模式是依靠大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中心、智能化学习判断、反馈信息等组成。目前全球化工行业的大数据创值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化工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处于积极构建理论框架阶段,国外部分化工企业已经在智能生产方面展开实践,在可视化增强现实和预测性维修方面积累了部分经验。
    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属于5G基站建设的下游领域。随着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更新,可解决化工企业生产数据繁杂、相关性差、难以分析的问题,提高化工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化工行业要积极迎接数字化、智能化浪潮。  
   “新基建”的科技属性将引领化工材料向精尖端深入发展,特别是在特定新材料的产业落地和核心新材料弯道超车方面。同时,整个化工行业亦将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加速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的新时代。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