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国内化工市场涨势放缓 ——10月下半月国内化工市场综述
2020年21期 发行日期:2020-11-03

  10月下半月(10月15—29日)化工市场继续维持上涨态势,但随着价格涨至相对高位,整体上冲幅度有所收窄。截至10月29日,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收于3964点,涨幅为2.1%。其中上涨产品共计94个,占产品总数的58.8%;下跌的产品共43个,占产品总数的26.9%;持稳的产品共23个,占总数的14.3%。详见表1、表2。

       涨幅榜产品

  DMF  10月下半月DMF市场价格大幅飙升,月末收于12900元(吨价,下同),涨幅为63.3%,详见图1。下游树脂行业宽幅上涨,并增加采购力度,导致DMF产品供不应求,厂家封盘不报,炒作气氛较浓。后市来看,目前华鲁恒升10万吨/年新装置顺利投产,同时其他装置开工率偏高,下游抵触情绪增加,预计后期继续大幅上冲可能性不大。

  丁二烯  10月下半月丁二烯涨幅十分惊人,月末收于9400元,涨幅为37.2%。10月中旬武汉石化13万吨/年装置检修,虽然近期中科炼化、中化泉州等新装置投产,但产出不及预期。而终端汽车产业复苏,轮胎出口订单增加,使得合成橡胶需求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相关产品天然橡胶市场上涨明显,同样推动合成胶及上游丁二烯走势。据统计,SBS、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涨幅分别为31.2%、23.7%和20.7%。随着橡胶产业链涨至相对高位,需谨防回落风险。

  双氧水  10月下半月双氧水市场持续上涨,月末收于1410元,创年内新高,涨幅为22.6%。近期主产地山东和河北装置集中检修,北方市场强势拉涨,带动华东地区价格上行。同时下游己内酰胺等行业需求偏好,双氧水供不应求,预计短期内高位持稳。

         跌幅榜产品


  丙烯酸及酯  10月下半月C3产业链中的丙烯酸及酯价格高位回落,统计期内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甲酯分别收跌13.1%、12.5%、4.8%和3.7%。丙烯酸价格走势详见图2。8月起丙烯酸价格逐步攀高,至10月上半月涨至8400元高位,近期利好因素消散,价格理性回调。此外,原料丙烯下滑9.3%,丙烯酸成本支撑减弱。同时场内供应宽裕,下游对高价原料抵触,采购意愿不强,成交有限。下游丙烯酸酯系列产品跟跌,预计短期内偏弱整理为主。

  丙酮  10月下半月丙酮市场再度回调,月末收于6720元,跌幅为12.2%。原料丙烯供应增加,市场窄幅下行。丙酮港口船货集中到港,贸易商出货情况不佳,石化厂家报价下调,商谈重心下移。下游异丙醇方面,来自国际的出口订单减少,使得异丙醇市场需求较为低迷,抑制丙酮走势。

  碳酸二甲酯  10月下半月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格下滑,月末收于10900元,跌幅为7.6%。浙石化新装置的产出使得现货供应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而前期炒涨的热情逐步消散,市场理性回归,心态偏空,价格逐步回落。

        其他重点产品

  芳烃  10月下半月芳烃市场涨跌互现。纯苯上涨6.9%,甲苯、溶剂级二甲苯及异构级二甲苯分别收跌4.7%、2.9%和2.9%。统计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下跌,WTI及布伦特原油分别收跌11.9%和13.1%,对芳烃的成本支撑减弱。纯苯市场受下游苯乙烯走高提振,苯乙烯港口库存下降,且后续船货偏少,市场价格逐步提高。

  塑料树脂  10月下半月塑料树脂市场弱势下滑。HDPE和LDPE分别收跌4.0%和1.4%。近期宝来、中化泉州和中科炼化新装置投产冲击市场价格,市场供应大幅增加,后期万华装置同样存在投产计划,市场压力仍然较大。PP市场走低1.2%,目前国内装置检修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加之近期新增产能投产使得市场供应增加预期增大,价格有所回落。近期PP下游BOPP和注塑行业开工维持稳定,预计短期内震荡调整为主。

  聚酯原料  10月下半月聚酯原料走势疲软。PTA市场月底收于3250元,跌幅为1.5%。PTA下游需求旺季已接近尾声,加之新凤鸣二期装置投产,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乙二醇市场同样呈现下滑态势,半月跌幅为1.6%。利华益利津装置月末重启,乙二醇整体开工率提升,市场供应有所增加。

      后市高位盘整为主

  10月下半月化工市场继续上涨动力不足。国际原油方面,美国和欧洲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多,引发对石油供应过剩和燃料需求疲弱的担忧。此外,美国大选在即,若拜登当选,民主党将会出台更多经济刺激,原油将存在上行可能。供需方面,11月部分产品逐步进入需求淡季,对市场走势将有所抑制,此外,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近期存在投产预期,综合而言,预计11月上半月化工市场高位盘整为主。

  《中国化工信息》与化工在线合办的《华化评市场》栏目,为读者带来及时和权威的化工市场行情综合分析,行业独创的“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简称CCPI)走势能客观反映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