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石化生产商原料仍短缺
尽管国内市场持续增长,但拉美地区的石化投资已经陷入停滞。部分原因是该地区的石化生产商遭遇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大型石化工厂的严峻竞争。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大型石化生产商获得了充裕的低成本原料和能源,在规模和上下游一体化方面都拥有长期显著优势。同期,拉美地区的多数石化生产商被迫进口美国乙烷为其裂解装置提供原料。巴西布拉斯科石化公司业务开发负责人Cleantho de Paiva Leite Filho表示,公司目前开发石化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短缺,这也是多数拉美地区石化生产商存在的问题。该地区的多数裂解装置已经被迫寻找解决方案以获得替代原料。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石化扩能热潮“暂停”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抑制了塑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降,多家企业暂停了投资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石化扩能项目,美国新一轮石化扩能热潮按下了“暂停键”。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化工生产商利安德巴赛尔以及雪佛龙和菲利浦斯66的合资企业雪佛龙菲利普斯已经推迟了在墨西哥湾地区三个总投资17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中国台湾的台塑集团和泰国的PTT全球化工公司也推迟了在美国新建大型石化项目的计划。陶氏化学承诺削减支出,不再新建大型石化设施,转而专注于能带来更快回报的风险较低的增值投资。该公司首席执行长吉姆·费特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加速了公司的转变。
全球炼油业将迎产能整合潮
近日,欧佩克在其《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中表示,虽然疫情行将减缓炼油厂扩能的步伐,但未来几年市场仍将看到严重的炼油产能过剩。预计2022年前全球将新增约380万桶/日的炼油产能,但2022年后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大的产能;2025年前全球将关闭大约250万桶/日的炼油产能,其中大部分位于欧洲、美国和加拿大;2025—2045年,全球将关闭另外600万桶/天的炼油产能,以保持约80%的可持续炼油产能利用率。参与撰写该报告的欧佩克分析师哈里斯·阿利芬迪奇(Haris Aliefendic)表示,中期内关闭炼油产能是必要的,但长期内也是如此,我们将看到炼油产能整合浪潮。
未来十年东盟国家润滑油需求将稳步增长
克莱恩公司预测,今年东南亚地区的润滑油市场将出现萎缩,但随着该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未来十年该市场将稳步增长。东南亚的润滑油市场偏重于两轮车产品和加工用油。克莱恩公司能源实践部门的项目经理杜塔表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润滑油需求今年将下降7%~17%。该公司估计,包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新加坡和文莱的东盟国家2019年消耗了310万~320万吨润滑油。杜塔表示,东盟国家的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复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势头将加快。这也将刺激该地区润滑油市场的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