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大幅上调减排目标
4月9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称,将最多投资40亿欧元(48亿美元),以实现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8年削减25%的最新目标。该目标比其先前的减排目标更为激进。巴斯夫表示最新目标的提出也是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和净零排放路线的一个里程碑。在新的目标下,巴斯夫在2030年前将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按照投资计划,巴斯夫在2025年前将投资约10亿欧元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另外在2030年前将进一步投资20亿~30亿欧元用于减排。
美国大规模基础设施计划将刺激化学品需求增长
近日,美国政府公布了一项为期10年、耗资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将大幅增加用于建设和升级该国交通、住房、汽车和通信系统的支出,这将进一步推动化学品和聚合物需求增长。被称为“美国就业计划”的基础设施法案包括6210亿美元用于建设和升级该国交通运输;超过3000亿美元用于饮用水系统、电网和宽带接入;超过3000亿美元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学校、医院和办公楼。这部分“硬基础设施”资金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其他资金将用于研发和职业培训。美国化学委员会(ACC)表示,如果该计划成为现实,将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将需要大量化学品。
2030年3D打印市场将达510亿美元
3D打印越来越多地用于原型、模具、工具及其他一次性零件之外领域,有可能极大地颠覆传统制造业。据Lux研究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生产部件强劲增长的驱动,2030年全球3D打印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510亿美元。Lux的最新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3D打印零部件市场将以年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长,从2020年的12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510亿美元。Lux 研究公司研究总监安东尼·夏沃指出:“这一增长的最大份额将是终端使用部件,目前仅占市场23%,但2030年将达38%。医疗和牙科行业将占最终用途部件的最大份额,2030年将达45亿美元;其次是航空航天,将达39亿美元。”
中国III类基础油将继续依赖进口
据安迅思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基础油供应经历了从API I类向II类的急剧转变。与此同时,中国API III类基础油消费量大幅增长,这是中国继续大量进口III类基础油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国一些国内炼油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III类基础油生产装置。然而,这些设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一位分析师表示,这将导致进口继续主导中国的III类基础油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产能不足是中国III类基础油继续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几年中国建设了一些III类基础油生产装置,但是真正向市场供应的数量并不多,如潞安集团拥有35万吨/年的煤基III类基础油产能,但实际的产量可能只有约1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