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要先立后破
2023年5期 发行日期:2023-03-01
作者:■ 卓创资讯 赵渤文

  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主题将围绕传统能源保供兜底能源安全、政策助力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确保未来能源话语权三者展开。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狭义来看,指的是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而广义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指的是能源的多元化利用,实现能源的互补替代,同时满足能源的“可获得”、“可持续”、“可支付”和“绿色”。因此,目前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落于三大情景支撑:政策保障推动能源转型、传统能源保供兜底能源安全、可再生蓬勃发展确保未来能源话语权。

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先立后破,传统能源保供兜底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先立后破”,即保住当前的能源安全,谋划未来的布局。保住现有的能源安全在近3年(2021年10月全球能源短缺开始)的能源政策中尤为重要。2023年1月,国资委发文要求中央企业高质量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指出“煤炭企业要充分发挥先进煤矿产能优势,尽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好生产、发运和销售有效衔接,确保煤炭安全供应,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切实维护煤价稳定。”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8日解读2022年能源消费时表示“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见图1)。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见图2),石油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见图3),天然气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见图4)。”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但目前仍然是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

  与之相匹配的,是我国传统能源供应的稳定增长:原煤生产较快增长,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生产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圆满完成保供增供任务;原油产量继续回升,天然气持续增产;油气生产企业持续加强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油气自给能力。

  总结来看,煤炭方面充分释放优质产能、油气方面保持增产上储的目标不动摇。传统能源的保供稳供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底线,也是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政策保障:“双碳”目标下以可再生为能源发展目标力挺能源可持续发展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终极目标是完成能源转型,摆脱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钳制和对外依赖钳制。我国推动能源转型的底气就来自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特殊相关性。全球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速对比如图5所示,可见,全球的经济增长与原油消费增长有极强的相关性。

  由图5可以看出,全球GDP增速与原油消费增速呈现极强的同向波动。当然,这组数据也体现出了原油消费增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持续低于GDP增速,且每次下跌时原油消费增速的跌幅都会大于GDP增速。这也说明了全球能源消费的多元化格局不断演进,更多的能源种类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我国的从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见图6—图9)来看,我国与美国和全球均不同,GDP增长与电力的相关性要明显高于原油和天然气。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核心便是绿电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同向而行。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各类能源的关系也证明了我国走可再生能源的道路是可行且必然的。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从我国现代的能源发展史来看,能源政策一直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能源供需结构最主要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均衡发展”、“长期目标”一直是能源政策发力发展的主旋律。从当前的能源政策来看,主要的指导性政策集中在“双碳”目标(长期)和能源规划(中短期)两方面。

  2020年9月22日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2022年5月,《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而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需要减少的碳排放有超过80%来源于能源,因此推动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重要工作,进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重要工作。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表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2年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到“到 2030 年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 消费格局。”

  2023年的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当前虽并未下发,但在2023年2月13日国家能源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回答记者对于“国家能源局如何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时提出了2023年国家能源局拟推动的五大重点工作,包括:落实规划,明确预期,组织试点,推动技术和发展模式创新,开展中期评估;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建立基于绿证的可再生电力消纳保证机制;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以及围绕县域能源,探索建立农村新型能源体系等。

  总结来看,“双碳”目标锚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可再生能源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一方面大力建设,另一方面有序开展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保障能源的可持续

  在政策的助力和支持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指出,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新突破、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可再生能源的成果表现在装机量、发电量、重大工程、市场竞争及国际领先五大方面。

  装机量方面,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已经超过煤电装机量,占比超过47%。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超过全国煤电装机,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年发电量27000多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相当于欧盟2021年全年用电量。发电量方面,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表1为2022年12月份全国新能源发电量。

  另外,可再生重大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顺利、水电建设积极推进、抽水蓄能全年投产创历史新高。加之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程度高,技术推动成本大幅下降,各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都体现出了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在不断加强,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未来的能源,将是多能集成的大能源时代。既有新型零碳能源作为能源体系的主要框架,又有传统能源的随时策应和补充;既有集中式供能,保障民生和生产,又有分布式供能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结合。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目标,也是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做好传统能源保供兜底能源安全,让政策助力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才能确保未来能源话语权,同时也要拿下人类社会进入下一个新时代的重要高地。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