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公司积极开发化工低碳新技术
近日,陶氏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菲特林在标准普尔全球公司举行的剑桥能源周会议上表示,几乎所有碳减排都将来自对新技术的投资,其中一些技术(如可再生能源或与碳捕获相结合的制氢技术)已经可用。陶氏公司已经制定了一项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陶氏公司正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萨斯喀彻温堡建造一个新的裂解装置,依靠内部产生的氢气作为燃料。陶氏公司计划在自热重整装置中处理来自裂解装置的副产品氢气和甲烷。据了解,裂解装置需要极高的温度(815℃)来转化材料。陶氏公司和壳牌正在荷兰开发一个25兆瓦的示范电裂解装置。
2023年全球石化产品需求仍具挑战
近日,巴西石化巨头布拉斯科公司首席财务官佩德罗·弗雷塔斯表示,2023年全球石化产品需求仍将“具有挑战性”,复苏可能会在2023年底开始,不过具体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中国的重新开放将是石化产品利润的关键,由于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2022年的利润很低。此前,布拉斯科表示,由于其生产的许多产品利润下降,特别是聚乙烯和聚丙烯,该公司第四季度净亏损3.26亿美元。弗雷塔斯认为,2023年的局面仍具挑战性,但2024年和2025年有望更加积极。由于没有足够的产能进入市场,产能增长将低于需求增长。大型石化产能将在2023年及未来几年投产,但这些项目如果出现延迟可能是布拉斯科公司提高业绩的机会。
2026年印尼润滑油需求将增至13.2亿升
近日,印尼国有能源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一位高管表示,2026年印尼对润滑油的需求预计将增长至13.2亿升/年,比2021年的水平增长约15%。印尼国油旗下润滑油公司的总裁Werry Prayogi在第15届安迅思亚洲基础油和润滑油会议上表示,矿物润滑油将继续在润滑油总需求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汽车和工业部门将是最大的终端市场。Prayogi表示,半合成和合成基润滑油需求将增长到总需求的25%,而矿物基材料的份额将下降,但仍将保持巨大。印尼国家石油公司在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的成品润滑油市场占有35%的份额。
投资者敦促欧洲化学品制造商在排放问题上采取行动
近日,Legal和General投资管理公司(LGIM)、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EFG资产管理公司等15家投资者在其联合发表的声明中致函欧洲13家头部化工企业(包括巴斯夫、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和雅拉公司),要求制定一条远离化石燃料的道路。投资者之一的Ethos Foundation公司首席执行官文森特·考夫曼表示:“欧洲化工公司需要知道,脱碳行动不是可选的,是必选的。我们在过去18个月里看到的进展,一些公司制定了越来越雄心勃勃的脱碳目标和转型计划,表明持续的投资者参与是重要和有效的。”负责任的投资非政府组织ShareAction企业气候运动负责人彭妮·福勒表示,化学工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常常被忽视为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