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报道
2024年24期 发行日期:2024-12-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2024年11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本届链博会共有涉及6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62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加上参展商带来的4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超过1000家。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比首届增加1.3%。链博会上,中国中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能源化工企业竞相进驻先进制造链和清洁能源链等展区。

中国中化携创新成果精彩亮相

  中国中化携旗下中化国际、昊华公司、蓝星公司、克劳斯玛菲股份、中国金茂和先正达集团,分别亮相链博会的先进制造链展区和绿色农业链展区,全方位呈现中国中化为中国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的积极贡献。

  以新提质 配套民用航空产业链

  在先进制造链展区,中国中化携多款民用航空轮胎亮相展台。其中,首条装配空客A320飞机的国产子午线轮胎刚刚于11月21日试飞成功,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民用航空轮胎

  民用航空轮胎是民用航空产业链上的关键配套部件,关乎飞机起降安全。中国中化基于热力耦合构型优化、关键橡胶材料模量匹配优化等创新技术研发的高性能民航子午线轮胎,为民用航空产业链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中国中化已具备为中国商飞、空客、波音多种机型提供轮胎的能力,研制的产品实现中国商飞、空客、波音三大主机厂主力机型全覆盖。

  民用航空材料

  除民用航空轮胎外,中国中化还展示系列以创新技术加持的民用航空材料:芳纶-航空轻量化材料和e-VTOL碳纤维覆盖件样品,可确保飞行器结构件兼具强度与刚度,并满足机身轻量化需求;应用于飞行器气动密封、增压密封、燃油密封、防火密封、系统密封等场景橡胶密封件;兼具光学性能、耐候性和高机械强度的航空有机玻璃,可应用于透明视窗、仪表板等透明件制造。此外,中国中化还展示了应用于航空领域的高性能涂料、PVF膜等产品。

  配套低空经济产业链

  中国中化旗下机械装备企业展出的精密注塑工艺设备,可高效加工高性能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材料,确保无人机桨叶等零部件的高精度和高品质,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精益制造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中国中化化工新材料覆盖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电子信息材料、锂电池材料、高端聚烯烃、聚氨酯材料、碳一精细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材料基础。

  医药与营养健康

  在医药与营养健康领域,中国中化聚焦药品、营养品原料、医美健康产品和医疗器械等产业方向,形成覆盖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展会现场展出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可穿戴设备与皮肤接触产品、护理产品、医疗器械等高性能医疗级材料解决方案,如3D打印有机硅心脏模型、疤痕护理软膏等,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水平。

  绿色建筑

  建筑行业是化工新材料规模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中国中化通过创新和研发生产性能优异的环氧地坪、外墙涂料、建筑结构胶和耐候胶等建筑化学品、配方和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消耗,助力打造绿色建筑。

  中国金茂集中展示其应用“五衡”科技系统、粒子阻尼减振降噪技术、新型轻质隔声技术等构建的绿色建筑居住空间。中化蓝天自主研发的顿安?誖全氟己酮灭火剂适用于数据中心、油气平台、通讯中心、博物馆等不宜用传统灭火剂扑救、灭火后不能有大的二次污染的火灾场所,帮助保护关键资产和人员的安全。

  多元布局 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中国中化是新能源领域用化工新材料供应品种数量和供应规模均领先的中央企业之一,构建了以锂电池、风电、光伏产业用关键材料为重点,品种丰富、技术领先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

  光伏绿电

  中国中化带来光伏、绿电领域的最新成果:高性能含氟膜材料PVF薄膜有助于实现光伏组件轻量化,也是新能源、建筑、防腐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采用BLUESILTMEP系列材料制造的冷缩电缆附件与插拔头,具有极低的拉伸永久变形率、卓越的断裂伸长率及强大的抗撕裂性能,是绿色电力设施的理想之选。

  智慧出行

  围绕智慧出行场景,中国中化有机硅材料为汽车电子核心组件赋能:超高导热系列有机硅产品可有效应对自动驾驶环境下电子元器件高负荷运行下的热量挑战;低挥发性有机硅材料可为电子元件筑起防护屏障,增强组件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

  链接农业创新 加速赋能全球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集中展示在农业创新链、种植产业链及农产品价值链方面的创新成果。

  在农业创新链展区,先正达集团展示多种广受市场认可的“良种”与“良品”:甜脆可口的散花型西蓝花“婉翠”、酸甜爆汁的樱桃番茄“小酒窝”、荣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南晶香占水稻、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迟播的小麦品种、攻克小麦茎基腐病的特效成分TYMIRIUM。依托新、奇、特的先正达果蔬品种,先正达集团价值链品牌“先味之旅”也首次亮相链博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的蔬果产品。

  在种植产业链展区,先正达集团旗下中化农业MAP带来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中化农业MAP为种植者提供全程技术解决方案,深入推动农产农服联动,有效链接生产与市场,助力农业现代化和绿色转型。据统计,相较于普通农户,中化农业MAP服务农户化肥利用效率提升29%、农药利用效率提升30%、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19%。

  在农产品价值链展区,先正达全球农业价值链(AVC)展出南美高蛋白大豆、埃塞俄比亚G1品质咖啡、阿根廷高油酸葵花油等来自全球的优质农产品。先正达发挥全球业务网络优势,以易货贸易方式,通过为海外种植者提供高科技的农业投入品和服务支持,直接换取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到中国,不仅提升当地农户收入,更丰富中国百姓餐桌。

  除了把农产品引进来,AVC模式还积极支持中国企业“种植走出去”。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先正达与中国出海农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助力当地示范农场小麦产量翻倍增长,并将加工后的优质面粉进口至中国。通过整合全球资源,AVC提升了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效率和透明度,增强了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为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全球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清洁能源链共绘能源低碳转型新画卷

  清洁能源链是链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源网荷储”为逻辑,通过电源侧、电网侧、负荷及储能侧三个板块,展示清洁能源从供给到消纳的全周期产业链,聚焦光伏、风电、氢能、传统能源低碳化、智能电网等领域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成为全场最引人瞩目的区域之一。

  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焦点,氢能解决方案频频出现在多家参展企业的展台中。立志“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中国石化将展台的主要空间留给了氢能业务的展示,并将重达35吨的一台大排量充装加注双压液驱式氢气压缩机搬到了现场。在展会上,中国石化带来氢能产业链的沉浸式体验,突出展示氢能全产业链内容,覆盖氢能的制、储、运、加、用、研等。通过展示风光电解制绿氢模型、氢气压缩机模型、输氢管道模型等,为观众提供了一站式的氢能产业链了解、体验平台。中国石化现场介绍显示,其累计已建成138座加氢站,已有11家企业正式投用供氢中心。公司正在推动加油站向加能站转变,未来传统的加油站将成为“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

  本届链博会,中国石油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市场,设计绘制全景图像,展现其全球化综合性能源公司的产业链宏观概况。其中,上游为深地塔科1井;中游是世界级炼化基地——广东石化;下游则围绕数字化营销、智慧加油站、智慧供应链、“人·车·生活” 生态圈四大转型方向,展示中国石油智慧加油站3.0时代,代表性项目为北京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

  除了氢能产业链,中国石化还展示了绿色低碳产业链,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全流程进行展示;在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以化工新材料实物和高端新材料内容展示化工研发、生产端的创新突破。

  中国海油以“赋能美好,探源未来”为主题,从先进装备制造、增储上产、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四条供应链展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其中,绿色低碳链通过“绿能港”沙盘、全容式LNG储罐模型、LNG冷能发电橇装装置模型、海油观澜号模型、海洋石油302模型、“绿能瀛”模型、CCUS示范模型等,展示中国海油积极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有序构建“天然气+”产业链、稳健推进炼化产业一体化低碳发展、稳妥进军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着力构建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供应链。

  国家能源集团在现场展出了35/70MPa加氢机。现场介绍显示,该设备是取得国内首个国际认证(T  V)、兼容SAE J2601国际标准的快速加氢机,自适应的加注协议能够有效提高客户加氢效率,实现物流车最快3分钟、大巴车最快5分钟加满,同时可显著降低氢气预冷需求,加注能耗降低25%。

  海新能科是国内首批利用地沟油转化烃基生物柴油的牵头企业之一,已形成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业务体系。本届链博会,海新能科首次在国内展会上展示业务亮点及全链条业务体系。展位主色系为蓝色,整体呈莫比乌斯环形,体现“尽善万物、生生不息”的理念。海新能科以生物柴油及催化剂净化剂产业链、生物柴油国际合作链为主要展示内容。其中,生物柴油产业链展示烃基生物柴油及以生物航煤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发展,包括原料收集与预处理、产品生产加工全流程、产品优势及市场应用推广等;催化剂净化剂产业链展示催化剂净化剂生产工艺,以及脱硫催化剂等产品。

  链博会期间,清洁能源链企业共同发布《共绘能源低碳转型新画卷——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清洁能源链参展企业联合倡议》,倡议提出:一是积极拥抱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无穷的潜力,不仅能大幅减少消费传统能源带来的温室效应,还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机遇。投资和开发低碳能源项目,加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出产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能源市场抢占先机。

  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这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为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积极贯彻低碳原则,努力降低全产业链产品碳足迹。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低碳转型的推动者。

  四是合作共享。积极与政府、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的低碳转型。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分享低碳转型的经验和成果,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霍尼韦尔:创领科技,链接未来

  霍尼韦尔以“创领科技,链接未来”为主题亮相链博会,聚焦公司业务发展的三大发展趋势,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建筑、能源转型和航空交通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相较于去年,霍尼韦尔展台的实物展品数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其中包含多款根据中国市场需求本土研发和制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巧妙地把系统演示与实物展品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更全面且直观的展示效果。这不仅帮助观众了解霍尼韦尔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彰显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长期承诺。

  作为首批确认参加首届链博会的企业,霍尼韦尔将继续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赋能全球产业链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本届链博会上,霍尼韦尔以互动电子触摸屏的形式,围绕可持续产业、高端制造和数字化三大方向,集中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储能、氢能、船舶、半导体、离散制造、生命科学等行业的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多年来,霍尼韦尔始终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公司约60%的新产品研发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链博会上,霍尼韦尔展出了推动能源转型、节能减碳方面的亮点成果。

  航空交通是现代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可持续航空燃油对于航空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目前的航空燃料以石油基燃料为主,是航空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霍尼韦尔展台以沙盘形式呈现了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解决方案,适用于包括地沟油、藻油、废弃脂肪、非食用植物油、乙醇及电子甲醇(eMethanol)等在内的各类可再生原料,由此制成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够直接替代传统燃料,不需要改变飞机技术或燃料基础设施。以霍尼韦尔EcofiningTM技术为例,作为一项已在世界各地使用多年的成熟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生产SAF,与化石燃料相比,其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最多可减少 80%。早在2016年,霍尼韦尔EcofiningTM工艺就率先实现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生产。随后,霍尼韦尔又推出了多种可持续航空燃料工艺技术,以满足市场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再生燃料迅速增长的需求。

  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霍尼韦尔不断加大对汽车关键部件和生产制造流程中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赋能行业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霍尼韦尔此次展出了专为电动汽车应用设计的电流、速度及热失控传感器,以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准确监测电流、电机及电池状态,提升整车安全性。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是各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储能行业能够为其提供有效支持。在储能领域,霍尼韦尔通过实物和互动电子触摸屏的形式,展出了包括储能消防与热失控探测、储能电池热管理、电池储能系统与先进控制技术,并通过电池储能系统模型柜,内置多款霍尼韦尔在储能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进行展示。该物理模型采用霍尼韦尔电池储能IONICTM的外观设计,能与霍尼韦尔储能解决方案的电子演示系统形成互动演示的效果。

  在循环经济领域,霍尼韦尔UpCycle塑料回收工艺拓宽了可回收塑料的种类并将废旧塑料转化成生产新塑料的原料,帮助减少制造原生塑料过程中的化石燃料消耗,从而降低碳足迹并实现成百上千次的回收循环利用,促进实现塑料循环经济。本届链博会上,观众可通过霍尼韦尔所设立的塑料回收闯关互动游戏形式,进一步了解该技术。

  在石油炼化领域,霍尼韦尔拥有百年的工艺技术及服务积淀,特别是石油炼化领域,着力研发能够减少排放和生产可再生能源的工艺,推出一系列可持续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更清洁的燃料,帮助中国炼化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快速调整原料及产品结构,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从而实现转型升级。霍尼韦尔“未来炼厂”解决方案凭借先进的流程工艺技术和服务助力炼厂发展成为规模化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低碳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