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过去十年中全球领先,预计到2040年可能成为下一个化学品制造中心。印度在农化、染料颜料、医药中间体和炭黑领域拥有位居全球领导地位的企业,并且在劳动力和公用事业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特种化学品部门预计将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印度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GDP增长率为6.3%,可能在2027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外国证券投资(FPI)流入增加,为印度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印度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3000亿美元,到2040年可能占全球市场的10%至12%。
印度在农药、化肥、纺织化学品等产业高速增长,是世界第二大化学染料颜料制造和出口国,预计到2040年特种化学品将为净出口贡献约200亿美元。印度石化产业以国营为主导,但面临原料依赖、技术滞后和价格竞争等挑战。印度染料和颜料市场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97.65亿美元,农用化学品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0亿美元。印度在全球农药市场中排名第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
印度的快速增长正在改变全球化工市场格局,印度企业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印度特种化学品行业被视为具有显著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印度化工行业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包括缺乏多元化和规模经济,近几年拟计划投资的石化化工大项目出现延期或取消,印度企业更倾向投资原有项目的增产扩项。印度政府对待外资的态度摇摆不定,整体来说印度政策内向性过强,市场投资风险大。
印度宏观经济
自2021年以来,印度平均经济增速为8.0%,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在全球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印度经济保持韧性,成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印度目前已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GDP达到3.57万亿美元,预计2024年GDP增长率为6.5%,可能在2027年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支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印度在2023年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外国证券投资(FPI)流入均有所增加,预计2024年将分别达到444亿美元和339亿美元。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国内消费,约占整体经济的55%~60%,所需的大部分商品需要进口。人口众多下的内需驱动更容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上涨的影响。印度政府的增长政策主要聚焦于大规模基建和扶持制造业,政府投资是印度经济高增长的主要来源,带来国家内部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巨大提升。制造业发展不及预期,对石油、电子产品等关键商品和资源持续存在进口依赖,政府发起“印度制造”运动,以期改变传统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印度经济,但是印度政府对经济活动干涉过多,外商更青睐服务业投资。
印度化工行业基本数据
印度靠近世界石化原料来源地中东,能够生产8万多种商业化学品,印度化学品生产总值贡献了8.2%的GDP。过去10年印度化工市场年增长率为3%,大部分石化产品都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人均化工产品消费量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10。
印度化学品和石化行业的当前市场规模约为2200亿美元,约占全球化学品销售额3%,亚洲排名第四,世界排名第六,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3000亿美元。麦肯锡预计到2040年,印度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8500亿~10000亿美元,占全球化学品市场的10%~12%,印度国内化学品消费量未来几年将以9%~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印度2022—2023财年主要化学和化工产品总产量为5333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2.1%。石化产品产量4029万吨,复合年增长率1.8%;基础化学品产量为1304万吨,复合年增长率3%;农化产品产量25.8万吨,复合年增长率4.5%。2022—2023财年度化学品行业产能利用率79%,其中氯碱化学品86%,有机化学品66%,农化品66%,染料颜料56%。
印度2022—2023财年化学和化工产品(不包括医药产品和化肥)总出口额45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0.5%,复合年增长率11.9%;印度2022—2023财年化学和化工产品总进口额为72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11.2%,复合年增长率12.5%。印度主要向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出口农化品,向中国、美国、荷兰等出口颜料染料。印度主要进口化学品是乙酸、甲醇、农化品,乙酸主要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地区进口,甲醇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农化产品主要从中国、以色列、美国、韩国等国家地区进口。进口主要集中在基础石化原料和高端产品,而出口则侧重于特种化学品和农用化学品。
印度化工行业(不包括化肥)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27亿美元(2000年4月—2024年6月),2023/2024财年,印度化工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约为 8.44 亿美元(不包括化肥),与上一财年相比,投资流入量大幅下降。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随着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和印度市场需求增长,化工行业的FDI流入量有望恢复增长。
印度工业化、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城镇化等驱动因素带来印度化工产品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国家石化产能,以实现自给自足。印度化学理事会设定了2025年化学工业市场销售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虽然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以目前新建项目投产情况来看,该目标可能要推迟到2030年。
印度化工行业竞争力
印度的农药、化肥、纺织化学品等产业在近十年高速增长,是世界第二大化学染料颜料制造和出口国,在精细和特种化学品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预计到2040年特种化学品有望为净出口贡献约200亿美元。基于人口数量和结构、内需增长、低成本优势等因素,投资机构对印度化工市场的投资回报较为乐观。
1.基础石化产品
印度石化产业以国营主导。印度是亚洲第二大炼油国,目前有23家炼油厂在运营,炼油产能为5018千桶/日,印度对亚洲总炼油能力的贡献约为14%。印度多家国有炼油企业正在进行产能升级,通过对现有设施小规模扩建,逐步提高原油处理能力。根据印度政府石油天然气部门CHT编制的数据,到2028年,印度炼油产能将增加0.56亿吨/年至3.1亿吨/年。但是政府的目标是积极扩张下游业务,大部分拟建项目或将面临取消或推迟,和全球其他市场一样,投资重点更多的是转向棕地(Brownfield)项目、清洁燃料以及石化一体化。印度领先的石化产品和聚合物生产商是信实工业集团(RIL),控制着印度聚合物市场60%的份额,包括所有形式的PE、LDPE、LLDPE、HDPE、PP和PVC,信实工业有亚洲最大的石油脑裂解厂。
2022—2023财年,印度基础主要石化产品的产能约为507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7.8%,比上一年的90.5%有所下降。合成纤维、聚合物和合成橡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89%、86%。高性能塑料的产能利用率84%,比上一年的56%显著上升。
印度主要出口的前五大石化产品是对二甲苯、苯、涤纶长丝、聚丙烯和涤纶短纤维。对二甲苯主要出口到中国、马来西亚、美国等;苯出口到沙特、比利时、中国等;涤纶长丝出口到土耳其、巴西、埃及等;聚丙烯出口到土耳其、孟加拉国、中国等;涤纶短纤维出口到美国、土耳其等。
印度主要进口的前五大石化产品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精对苯二甲酸、苯乙烯和氯乙烯单体。聚丙烯主要从新加坡、阿联酋、沙特等进口;高密度聚乙烯从阿联酋、卡塔尔、沙特等进口;精对苯二甲酸主要从中国、泰国、中国台湾等地进口;苯乙烯从新加坡、科威特、韩国等进口;氯乙烯单体从卡塔尔、日本、法国等地进口。
印度拥有丰富的高碳原料,C4、C6、C8可以自给自足,芳烃出口额较高,丁二烯(C4)、苯(C6)、对二甲苯(C8)和邻二甲苯(C8)的过剩产能明显高于其他产品。印度裂解设施有限,炼油厂将其产品自用于生产聚合物,没有足够的原料来满足国内下游需求,商业市场上乙烯和丙烯(C2、C3)的供应有限,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C1、C7供应不足,中间体和最终产品都存在进口依赖。
印度2022—2023财年纤维中间体、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中间体、高性能塑料和其他石油基化学品处于贸易逆差,合成纤维、芳烃和烯烃在同一时期处于贸易顺差。由于印度的人均化学品消费量较低,新投资的空间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和购买力的上升为国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为了弥补国内供应短缺与消费者需求增长之间的差距,印度石化产业积极建设石化综合设施。2021—2024年的在建项目为11项,投资额约为171亿美元;目前正在考虑的项目有8项,计划投资额874亿美元。如果投资项目按期落实,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聚丙烯的基本自给,但是原计划2024年启动或完工的多个聚丙烯项目均有推迟,而乙烯的全面自给可能还需几年时间。如果印度石化产品实现自给自足,预计需要建造20座年产能100万吨的裂解装置。
印度的基础石化产业在国内需求增长和政府支持政策推动下迅速发展,但仍面临原料依赖、技术滞后和价格竞争等挑战。印度国内企业在政策激励下扩大生产能力,正在努力提高乙烯、聚丙烯等核心石化产品的自给能力。
2. 氯碱和无机化学品
印度氯碱化学品的产能在逐渐上升,产量也在显著增加,2022—2023财年产能利用率为86%。印度无机化学品的装机产能显著增加,但是产量保持平稳。2022—2023财年产能利用率为67%。印度有机化学品的装机产能和产量过去几年都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但是产量在2022—2023财年出现了下降,2022—2023财年产能利用率为66%。
印度氯碱化学品进出口差距在缩小,净进口额显著下降,对进口的依赖在减少,处于贸易顺差。印度无机化学品出口和进口都有增长,仍然存在进口依赖,大量进口了炭黑、碳酸钙和氟化铝。印度有机化学品出口和进口差距明显增加,进口依赖越来越强,大量进口了乙酸、甲醇、苯酚、苯胺、马来酸酐、柠檬酸、丙酮。
随着技术创新和行业需求的扩大,印度氯碱行业长期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通过引入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扩大产能,印度可能进一步减少进口依赖,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3.染料和颜料
印度的染料和颜料市场在2023年达到约65.71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7.65亿美元。2023年印度的染料和颜料生产量接近40万吨,比2022年增长22%,显示出较高的增长速度。行业主要驱动力来自国内外纺织业的旺盛需求,以及在涂料、塑料、油墨和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汽车和建筑行业对高性能颜料的需求增长。
印度染料和颜料国内生产能力强大,进口和出口存在显著差异,处于贸易顺差,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印度偶氮染料的最大目标出口国是意大利、荷兰、中国等;酸性染料的出口目标国是美国、意大利、中国等;碱性染料的出口目标国是中国、美国、泰国等;分散染料是出口到土耳其、洪都拉斯、中国等。颜料乳液是出口到中国、美国、荷兰等;活性染料是出口到孟加拉国、土耳其、洪都拉斯等。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关注,印度企业逐步转向开发可持续染料和颜料,如有机染料和生物可降解颜料。这种转型使印度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随着印度纺织业和相关工业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市场对绿色化学品的需求增加,印度染料和颜料行业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保持稳定增长,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4.农用化学品
印度目前是仅次于日本的全球农药第五大市场。印度农用化学品市场在2023年的估值约为7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0%。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对作物保护化学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农业技术的改进。根据印度农业和农民福利部(DA&FW)统计,2016年以来印度本土农药消费量基本稳定在6万吨(折原药)左右,但化学与肥料部统计的印度农药产量近年来明显增长,(折原药)从2018年的21.7万吨提升至2021年的29.9万吨,2022—2023财年稍有回落,产量提升主要为出口贸易顺差服务。
根据印度化学与肥料部所统计的43种主要农药品种的产能变化,2015—2023年印度主要农药的总产能从30.7万吨提升至38.9万吨,复合增长率3.60%,产能增长温和。其中代森锰锌为产能最大且为产能扩张最大品种,另外2,4-D也为印度重点发展品种。印度优势品种包括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以及代森锰锌等,但产品结构多为老品种、大单品,且品种有限。
印度主要农药出口量从2018年的40.5万吨提升至2022年的108万吨(此数据应为实物量口径),年复合增长率为27.8%,农药贸易顺差从2017—2018年度的803亿卢比扩大至2022—2023年度的2891亿卢比,2022年后印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农药出口国,主要出口地是美国、巴西和日本。麦肯锡预计到2040年,农化品将占印度整体化学品出口的近40%,占全球农化市场的近13%。
在“印度制造”倡议的推动下,印度企业向上游整合并致力于成为自力更生的供应链中心,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印度的农用化学品公司已经实现通过完全的后向上游一体化来生产有机磷、二硫化碳和拟除虫菊酯类的化合物,并且在吡啶、高端氟化学品的出口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但是印度磷资源匮乏,许多中间体无法生产,进口依赖依然存在。非专利产品是印度最大的增长领域之一。在农药仿制药方面,印度的农用化学品公司以比创新者更实惠的价格推动销量。预计印度的国内农药消费量将伴随印度人口的增长、富裕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其低廉的制造成本可满足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特种品需求,有望成为全球农化并购和战略联盟的热点地区。
5.跨国化工企业在印度投资
印度化工行业(不包括化肥)的外国直接投资为227亿美元(2000年4月—2024年6月)。印度化工行业在2020年有2笔较大交易:法国兴业银行33.4亿美元收购了葛兰素史克公司在联合利华集团印度子公司的股份;普立万公司15.6亿美元收购科莱恩全球色母粒业务以及印度市场色母粒业务。另外比较大的交易是2021年私募公司KKR以6.25亿美元收购印度个护和美容公司Vini多数股权,2024年私募公司Advent International对印度Apollo Hospitals的子公司Apollo HealthCo进行约2.97亿美元的重大投资。近三年(2022—2024年)没有跨国化工企业对印度企业进行收并购大额投资。
印度政府近年来对外资的态度存在摇摆,但总体较为积极,尤其是在吸引化工行业投资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例如,通过生产相关激励计划(PLI)和化工园区等措施,鼓励外资在特种化学品和下游高附加值领域进行投资。然而,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现有优势项目的扩产和技术升级,如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的生产扩能,以及在优势领域的并购活动。相比之下,由于投资金额巨大和供应链复杂,印度在石化综合体和上游石化项目方面吸引外资的力度相对较弱,尚未看到大规模的外资主导项目。
小结
印度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化工行业规模约为22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3000亿美元。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染料和农用化学品出口国,但基础化工品和高端化学品仍严重依赖进口。
印度在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特种化学品和农化品领域的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政府通过石化园区等方式提供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支持,吸引外资进入。
在国际贸易方面,印度在农化品和染料等细分市场的出口快速增长。在印度国内政策鼓励以及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过去十年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力度加大,但是由于不稳定的投资环境和较高的投资风险,化工领域的外商投资活动近几年处于保守状态。
印度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化学品主要是农化产品和染料颜料。对外部依赖比较大的是无机化合物、农药中间体、颜料染料中间体以及部分裂解石化产品。
印度在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和染料颜料等领域的快速增长正在改变全球化工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加剧。印度企业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
印度特种化学品行业吸引了全球跨国公司的注意,被视为具有显著增长潜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市场规模发展迅速。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印度的特种化学品和下游石化行业预计将继续吸引外资扩大生产能力和支持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