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工行业标准化瞄准三大趋势
2025年8期 发行日期:2025-04-18
作者:■ 常晓宇

  4月8日,工信部公布《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指出,加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标准制定,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标准供给。化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标准化工作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力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当前,化工行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可以从传统产业升级、优势领域强化、绿色低碳转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数智绿色转型标准加速落地

  在传统产业标准建设中,化工行业聚焦关键环节的工艺优化与技术升级。《工作要点》针对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等领域,加快先进工艺、可靠性及质量一致性标准制修订,推动传统化工装备向高效、智能、可靠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关键工艺环节的数智技术与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标准建设,例如,在化工生产流程中引入数字化监控、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标准,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在绿色技术方面,推进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等工艺标准,助力传统化工企业降低能耗与排放。 

  新型环保涂料、可降解塑料等家居材料的标准制定,不仅规范产品质量,还引导行业向绿色化、功能化方向发展。这些标准的落地将推动传统化工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持续完善新兴材料标准体系

  在优势产业标准建设中,化工相关领域的标准体系将进一步细化与升级。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是化工与能源融合的关键领域。《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先进光伏材料、新型储能电池、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的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例如,锂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的制定,将规范电池回收流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要点》还提出,开展稀土、超硬材料的关键工艺、面向重点应用的制品标准研制。稀土、超硬材料是化工上游关键原材料,稀土在催化、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标准制定,将提升稀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超硬材料在精密加工、半导体等领域的标准建设,将助力高端制造产业发展。

低碳循环标准筑牢发展根基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化工行业面临严格的标准要求。《工作要点》指出,碳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涵盖温室气体核算核查、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清洁低碳氢应用等关键领域。通过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规范,推动化工企业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制造标准如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评价通则的制修订,可引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采用绿色工艺与材料,降低环境影响。

  此外,《工作要点》提出,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标准建设。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防治等领域标准制定,推动重点用水行业用水定额、节水型企业(园区)等标准制修订,开展节水工艺、技术及装备标准研制,加快环保装备、重点产品有害物质管控等标准制定。

  随着各项标准逐步落地实施,化工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助力我国从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迈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