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大踏步前进中的中国无机盐工业
2005年2期 发行日期:2005-09-01
作者:王佩琳
大踏步前进中的中国无机盐工业
□  王佩琳
    进入21世纪,我国无机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行业的生
产能力、产量、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均提前达到并超过“十五”无
机盐工业规划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无机精细与专用产品的发展,给
行业带来生机,使传统的无机盐工业不再仅仅是原料行业,而成为促
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材料工业。勿庸质疑,中国无机盐工业在前进!
然而行业内部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搞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发展精细与专用产品、提高市场布局的合理性、增强市场抗风险性能
力等将是我国无机盐工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  行业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无机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2003年
期间我国无机盐产品总生产能力增长了0.9倍,产量增长了1倍以上,
2003年总生产能力超过3850万t/a,总产量突破3000万t;工业产
值和利税分别达到了810亿元和154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
25.5%和27.1%;产品出口数量和创汇额也有较大发展,2000~2003
年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3.1%和13.1%。目前行业的生产能力、
产量、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均提前达到并超过“十五”无机盐工业
规划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无机精细与专用产品的发展,给行业带来
生机,使传统的无机盐行业不再仅仅是原料行业,而成为促进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的材料工业。
    1. 国民经济发展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传统产品的
发展。一些传统产品采用高新技术生产,使其性能得到了根本改变,
因而对与之配套的无机盐产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出台鼓励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充电技术、计算机及
通讯技术、材料设计技术等产业的进步带动了无机化工产品的发展,
尤其是开发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建材和汽车、食品、造纸化学品、油
田化学品和新型催化剂等行业快速发展,为无机精细化学品和微细无
机功能材料提供了发展空间。
  为配套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系列产品的开发成为当今无机盐行业
的热点:为造纸、医药、汽车制造、皮革、油田化学品及涂料等行业
配套的无机盐产品,如专用碳酸钙、碳酸镁、偏硅酸钠、锡酸盐、碘、
次磷酸、次磷酸钠及高铁酸钾等;为水处理剂、阻燃剂配套的磷酸盐、
溴化物、二氧化氯、聚合硫酸铁及聚合氯化铝等;洗涤剂的换代产品
如4A沸石、层状硅酸钠及五水偏硅酸钠等;为大气环境保护配套的溴
化锂;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的稀土催化剂材料;为电子及信息产业配套
的氧化锌、硅酸铅、软磁铁氧体大比表面Mn3O4及高纯氧化铁等;为
电池行业配套的锂离子电源材料、为镍氢电池配套的球型活性氢氧化
镍等;为军工和高科技产品配套的高纯、高浓产品,如高纯、高浓度
过氧化氢、高纯金属、高纯焦亚硫酸钠及高纯黄磷;无机精细陶瓷用
化合物如氧化锆、碳化硼、氮化硼、氧化钴、氧化铋、高纯纳米级二
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铝及晶须氧化锌;为无机饲料、食品添加剂配
套的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及硝酸盐等都得
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精细无机化工产品在相关配套行业的生产中发
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 科技进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加快,为我国无机盐行业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无机盐行业正朝着为高新技术提供配套新产
品和新工艺的方向发展。加强对专用化、系列化、功能化及高纯化产
品的机理、结构性能和新合成方法的研究,以满足高新技术领域及各
行各业的需要,成为无机盐行业发展的另一热点,如深入纳米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及无机晶须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3. 加入WTO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第3年。面对国际化大市场,也带给无机
盐行业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无机盐产品表现出在资
源、能源、产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带动了行业的进出口增长和
招商引资项目的激增。
    2003年我国无机盐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量为1530.6万t,进出口总
额62.37亿元,贸易顺差降至4.17亿元,出口和创汇分别占全国化工
系统的19.04%和12.85%。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我国无机盐产品出
口量虽有减少,而出口额增长幅度较大,出口产品平均单价同比增加
了100.1美元/t,表明过去以原料、通用型为主的出口模式正在转变,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在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国内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及市场条件的
不断完善,无机盐行业成为外商投资热门行业之一。近年行业招商引
资活动持续加强、加快,涉及的无机盐产品品种多、技术先进、规模
大,提高了我国无机盐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可喜的是,近年由于西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引进项目由沿海地区向
内地,特别是向西部地区发展趋势明显。如山东海化集团与以色列死
海溴集团合作成立维坊中以溴化物有限公司,在山东海化建成投产的
溴化物合资项目,成为国内最大溴化物生产基地;贵州宏福集团与以
色列ateman 公司合作,采用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建设10万t/a磷酸
装置等,这些项目都将对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充分发挥国内资金和技术优势,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开发我国
短缺的资源,是近年无机盐行业国内外合作的另一特点。中国明达矿
业总公司承担的泰国东北部钾盐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已获国家财政部、
商业部支持,国家发改委批准,一期建设氯化钾100万t/a,最终建
成300万t/a;云南省开发投资公司联合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组建
的中辽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老挝工业手工业部签订协议,开发万
象钾盐资源,年产氯化钾100万t等,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钾资
源短缺的状况。
    4. 西部大开发政策加速了西部地区无机盐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无机盐工业特别是基础无机盐产品的发展重心向西部地
区转移,这是由于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
的机遇;二是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多集聚于西部地区;三是我国西部地
区煤炭、水电资源丰富,再加上近年国家又在西部新建了一批水电及
能源项目,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四是西部
地区地方政府对开发及建设项目给予了多种优惠政策,并加大了基础
设施的配套工程,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商。因而近年我国无机盐产业结
构已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主要无机盐的基础产品已从东部地区向西
部能源及资源地区转移,并在西部地区汇聚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如国
内95%黄磷、70%三聚磷酸钠、85%以上磷酸氢钙集中于云南、贵州、
四川、重庆、湖北;70%碳酸钡、碳酸锶产能集中于贵州、重庆、青海、
湖南;90%碳酸锂集中于新疆、四川、青海;65%红矾钠、铬酸酐集中
于甘肃、云南、重庆、四川、青海。
    这些项目充分利用了西部丰富的矿产及各种资源,就地或靠近资
源产地建设,装置都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生产成本较低,在国内外
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以预见,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对
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大型化进程加速,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逐步深入,带动了资金市场化运作和市场竞争
的发展,企业间重组兼并不断,组建大型企业和生产基地成为行业的
另一个亮点。据调查,2003年无机盐行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在百
家以上。其中江苏澄星化工集团公司销售额达到50多亿元,在石油和
化学工业500强企业中排列第39位。其他如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公司、
广东中成化工集团、山西南风化工集团公司、宜昌兴发集团责任有限
公司、江苏张家港天鹏化工集团、济南裕兴化工总厂等企业均成为行
业的排头兵。
    企业的迅速掘起,形成了一系列产业生产基地和大型骨干厂点,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强化。如广东中成化工集团保险粉的产能占全国总
产能的70%以上;黄磷工业经过整合,逐步形成了以四川川投化工集
团、云南省马龙产业集团、湖北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
黔能天和磷业有限公司、云南南磷集团、重庆川东磷化工集团公司为
主的黄磷生产企业,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青岛红星集团、
中昊河北辛集钡盐集团的碳酸钡、碳酸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
上;山西南风集团公司、四川眉山川眉集团公司的无水硫酸钠、硫化
碱等产品占全国总产能的30%左右。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母体产
品多与矿产资源、电力、煤炭等能源及下游衍生产品相结合,形成了
特有的优势,成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极具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行业走向大型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近年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项目
规模大,项目涉及精细产品品种多,环境治理专项多,科技含量高,
建设速度快,建设期短,呈现出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6. 清洁生产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无机盐生产所面临的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产品,其生产过程中的
粉尘、废渣等污染物较多,如不严格治理,极易对环境产生危害。但
环保措施所付出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企业的效益,有的甚至使一些企业
的生产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解决好行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是
行业的重要课题。近年行业在解决这一重要课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新(扩)建项目中加大了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的力度,综合利用项
目增多。如四川绵阳建化有限公司采用综合利用技术,新建2万t/a
红矾钠,实现了铬渣零排放量,成为国内铬盐行业第一个对环境无污
染的项目。

    二  亟待解决问题
    尽管我国无机盐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
题,主要表现在: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依然严重;生产厂
点多,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国外同行或国内其他化工行业相比仍然
较低;安全事故隐患仍较多;系统工控水平较低;资源综合利用差,
环保欠帐多;产品精细化率低,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仍不尽合理等。
    1.精细无机化工产品生产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我国无机精细化工生产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尚未形成完整的
工业体系,无机盐行业产品仍以原料、通用型为主,行业精细化率仅
35%左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产品品种少、总量不足、质量差,不能
适应不同行业发展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宗、通用无机盐产品产能在世
界排名均为前1、2位,而无机精细产品的产能较低,甚至落后于一些
发展中国家。一些多规格的无机盐产品往往也是通用产品多、专用规
格少,产品质量与国外比差距明显,没有形成系列化,直接影响了下
游产品性能。通用与精细产品之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格、品种上
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总供给方面,特别是精细和专用
品上,我国对国外仍有相当大的依存度。如碳酸钙、白炭黑、过氧化
氢等。
    出口创汇是我国无机盐行业的优势,多年来一直以原料、通用型
为主,近年虽有较大的改变,但出口创汇的增加主要还是靠增加出口
吨位。发达国家无机盐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的40%以上,我
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处于劣势。以上这些足可以看出我国无机盐产品
结构存在的问题。
    2. 地区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近年虽有较大的改变,但无机精细化工产品
发展多以位于东南沿海及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西部地区仍相对
落后,可喜的是,近年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项目增多,有望在不久的
将来,这种状况会有较大的变化。
    3. 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产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同国外同行或国内其他化工行业比
较仍较大的差距,迄今仍有一些作坊式生产、单元操作,产品后处理
等仍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平,自动化水平低,仅有少数企业生
产实现DCS控制,相当部分企业还靠手工操作。许多高新技术如超高
温、超高压、超真空、超临界、超微量技术等差距更大,很多仍是空
白。
    4. 企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低
    目前我国拥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无机盐企业,特别是近年经过
重整、兼并组合,大公司(集团)、大基地增加很多。但纵观行业整体,
仍然是生产厂点多、生产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集中度仍很低,因
此,在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协调、科研开发调控等方面均不能适应同
国外的竞争,其中最明显是重复建设产生,结果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开工率严重不足,企业竞相压价(包括出口),经济效益下滑。一些企
业不分析市场及自身的情况、盲目扩产,结果装置投产后,难于打开
产品销路,造成产品积压、资金浪费。
    5.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仅处于初创阶段
    我国大多数无机盐企业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当数量企业还未能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还存在着科技
与经济效益脱节,主要表现是:科技资源大多集中在独立的科研机构
和高等院校,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自身的技术
创新能力弱,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
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
另外科研开发投入比例低,同国外形成鲜明的差距。国家设立的中小
型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每年用于无机盐行业比例很低。
    6.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无机盐的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厂点分散,生产过程
中“三废”排放量较大,有的还难于治理。另外建设治理装置投入较
大而副产品经济价值又较低,虽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企业经济
效益却很低,因此许多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
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更加剧
一些企业对环保问题的漠视。无机盐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地方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今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
来越严格,处罚力度的加大,企业如不加强重视,将会影响企业的生
存和行业的稳定发展。
    7. 安全生产问题值得重视
    确保安全生产同样是无机盐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列入国家危险
化学品目录中的无机盐产品达500多种等。这些危险化学品生产都将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规
范生产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国家正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
证发放工作,能否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对不少无机盐企业来
说无疑也是首要大事。
    8. 遭遇严重的倾销与反倾销问题
    我国在全部反倾销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和最终裁定倾销的比例均居
世界第一位。化工、冶金、矿产、纺织等成为遭受反倾销的主要门类,
其中无机盐产品是化工类反倾销主要行业,先后有:过硫酸盐、氧化
锌、金属镁、磷酸、三聚磷酸钠、焦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高锰
酸钾、碳化硅等10多种产品遭到国外反倾销,导致在国外市场严重萎
缩,国内产业严重受损。另外,我国也正在遭受国外化工产品越来越
严重的倾销行为。其直接后果就是,虽然国内需求连年大幅增长,但
国内生产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却增长缓慢,生产能力始终不能得到充
分发挥,企业利润急剧下降。
    此外,近年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给部分企业带来一定的压
力,一些原本处于保本微利的无机盐企业可能退出国际市场。
    鉴于我国无机盐工业存在上述问题,目前正面临竞争力减弱的危
机。因此,搞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精细、专用产品,重
视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开发,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采用新技术改造
现有设备,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重视“三废治理”和“安全生产”
技术开发与应用,提高市场布局的合理性,增强市场抗风险性能力等
将是无机盐行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