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准备 从容应对 ——各方谈欧盟化学品新政策
2001年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
欧盟新化学品政策一旦实施,化学品生产商或出口企业将必须承担昂
贵的注册评估费用,这无疑会引起下游化学产品的价格上涨。我国至
少将会有730多种出口到欧盟的化学品面临注册、评估、许可等考验,
该政策的实施将大大削弱我国化工企业在欧盟的竞争力,减少我国生
产企业的利润。《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势在必行,而我国企业该如何
应对?欧盟的大门是否就此对我国关闭?为了解答企业的疑问,我们
特邀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刊记者 杨雪松
对欧盟REACH制度的再评议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ACH)的法规草案,
修改后已于2004年1月向世贸组织做了通报。预计在2005年底以前
批准,2006年实施。
针对欧盟修改后的提案,我们认为:该法规将化学品的生产和进
口活动以技术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和限制,体现了欧盟对化学品给消
费者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影响的关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具有
积极的意义。在广泛听取并采纳了各国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
上,欧盟对REACH制度征求意见稿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强了可操作性,
如放宽了对注册的要求,建立了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制度和申诉制度,
修改了注册信息的范围和程序,强化了保密管理规则,降低了不可预
见性因素等等。对此,我们再次给予积极的评价。
但是,针对REACH制度实施中对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带来的
影响以及有待完善的内容,我们提出以下看法:
一、将对世界贸易造成重要影响
该法规虽然是欧盟地区性法规,但它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
它的实施将打破原有的贸易格局,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如美国已
经修改了《有毒化学品控制法》,其目的是在2004年底完成2800种大
宗化学品的试验;日本2003年5月28日正式颁布了修正后的《关于
化学物质审查及其制造等的规制法》,建立商品检验注册制度,其做法
与欧盟如出一辙。如果其他国家也都效仿,纷纷制定此类贸易壁垒政
策,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将受到更大的
损害。
二、该法规具有贸易壁垒的性质
欧盟以规范生产和进口的形式要求额外的或不必要的测试,抬高
了进口门槛,这将造成更多的贸易障碍,违反了WTO技术性贸易壁垒
协定。REACH制度的实施,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品制造商和出口商
在市场准入方面面临巨大困难,它不仅影响双边贸易,甚至阻碍全球
化学品贸易,预计将使全球贸易额减少9%。
近年来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与欧盟的双边
贸易额为1252.2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44.4%,占我国进出
口贸易总额的14.7%。欧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欧盟也
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化工产品的贸易地区,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化
工产品总值为44.19亿美元,大多为塑料、橡胶、有机和无机化工原
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等各类中间体等。出口超过1000t的化学品有
230多种,超过100t的有500多种,根据REACH制度的要求,我国至
少将有730多种化学品和几千种化工下游产品面临注册、评估、许可
的问题。因此,该法规的实施,对我国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将产生的
重大影响不容忽视。
三、应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
欧盟是世界上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发展中国家目前与欧
盟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REACH制度的实施,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家摆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失公允。根据WTO差
别化原则,建议欧盟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对REACH制度
进行调整,如参照国际条约出台的惯例,给予发展中国家5~10年的
延缓期,并在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包括建
立符合国际标准的GLP实验室,提高检验技术水平等。
四、对试验检测数据,应予相互承认
根据WTO对等原则,不应歧视发展中国家,而目前欧盟只承认美
国等少数国家的检测数据,这是不公平的。随着我国检测机构、认证
中心的建立,技术水平、产品标准的提高,我国已具备了对多数化工
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能及毒理、毒性测试的能力。建议欧盟公布与
REACH体系配套的化学物质测试技术规范,对欧盟境外提供化学品测
试的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凡审查合格的,欧盟应认可这些机构提供的
测试数据。
五、应简化操作,缩短流程,降低费用
该法规给化工及下游企业带来的将是昂贵的生产成本负担以及复
杂的注册程序,不符合WTO最大简化贸易手续的原则。按照白皮书的
规定,要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注册完3万种化工产品,而有的产品
的检测期在10年以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据估计平均每种
化学品的检测费用约25万美元。繁琐的程序,高额的检测成本很可能
使企业望而却步。大公司尚且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会增加成
本的产品以减轻负担,但中小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有限,在增加成本
的法规面前显得更为脆弱,支付昂贵的费用将导致中小企业的衰落。
因此,建议欧盟适当放宽要求,减少评价环节,缩短新产品的检测周
期使其能尽快进入市场;将申请费用减至最低,以降低企业负担;对
中小企业因注册、评估等费用造成出口成本增加,给予一定的减免或
适当的补助。
基于上述评价,建议世贸组织在批准欧盟实施REACH制度前,充
分关注该制度的出台对世贸组织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将
产生的负面影响,多倾听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运用WTO原则协调好各
成员国的利益关系。
欧盟化学品新政策提高进入欧盟市场门槛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 胡江云
记者:欧盟化学品新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进入欧盟市场造成哪些
影响?
胡江云:欧盟化学品新政策取代了以前的40余种指令和条例,建
立起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品要求进行注册、评
估和许可。REACH制度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有利
于实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等,但是它对欧盟以外各国和地区的投资
和贸易竖立了新的非关税壁垒,提高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
欧盟化学品管理新制度提倡非动物实验,减少重复实验,似乎降
低了成本。实际上,这些非关税措施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成本。欧
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承认,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
试验估计需花费8.5万欧元,每一新物质进行第一水平试验需花费大
约25万欧元,进行第二水平试验需花费约32.5欧元;现有的3万种
化学物质试验费用11年在21亿欧元以上,相当于2亿欧元/a;过敏
症的耗费,在欧洲估计每年高达290亿欧元。这些费用都将由化学品
企业负担。因此,高的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其他国家化学品进入欧盟
市场。
记者:欧盟化学品新政策在哪些方面维护了欧盟利益?
胡江云:在化学品的生产和制造方面,发达国家有较大优势,而
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化学工业是欧洲的主要制造业,直接雇用
了170万人,间接提供多达300万个工作岗位。除几家主要的跨国公
司外,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欧盟采用REACH管理制度,提高国外企业
在欧盟的投资、销售等成本,即使美国的跨国公司也不可幸免。在国
际市场竞争中,欧盟化学品竞争优势将愈来愈明显,处于有利地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化学品进口多出口少,而欧盟化学品出口多,
进口也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欧盟化学品出口和进口占全球
的50%左右,对全球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非常明显。根据欧盟的统计资料,欧盟区域内的出
口、进口占欧盟总出口、总进口的比例都达到60%左右;化学品进口
中,欧盟区域内贸易比例也非常高,达到60%左右。东扩之后,欧盟
共有25个成员国,统一的REACH管理制度也有助于其加快一体化进程。
REACH对我国染料工业的挑战迫在眉睫
□ 中国化工学会染料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章杰
记者:REACH法规对我国染料行业有何影响?
章杰:分析欧盟的化学品REACH法规对我国化学工业将产生的影
响,可以预料,染料、有机颜料和有机中间体等出口量大的化学品将
成为欧盟检测的重点。由于我国染料行业自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
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关注着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壁垒”和贸易壁垒问题,
因此面对这一化学品REACH法规并不感到陌生,它实际上是一种新的
“绿色壁垒”和贸易壁垒形式。毫无疑问,化学品REACH法规抬高了
进入欧盟的门槛,将对我国染料工业以及下游的纺织行业等产生不利
的影响,带来严峻的挑战。
记者:请您具体说明一下。
章杰:我国年均出口到欧盟的染料不到1.5万t,约占我国染料
年出口量的8.5%,创汇金额不到5000万美元;我国年均出口到欧盟
的有机颜料不到2.0万t,约占我国有机颜料年出口量的24.0%,创汇
金额不到7000万美元;另外,我国年均出口到欧盟的染颜料中间体3
万~4万t,占我国染颜料中间体年出口量的15%~20%,创汇金额在
1.0亿美元左右,此三者之和估计年创汇约2.2亿美元。尽管我国直
接出口到欧盟的染料量不是很多,然而用染料等纺织化学品加工的纺
织品服装出口到欧盟的量就比较可观,以2002年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创
汇626.8亿美元计,其中出口到欧盟的比例约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创汇的16.0%,据估算,欧盟化学品REACH法规的出台对我国出口到
欧盟的纺织品服装的影响将超过30%,即约30多亿美元,这对占全国
商品出口总额19%、且是我国最大的净创汇产业(2002年贸易进出口
顺差达到474亿美元)的纺织行业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记者:染料行业该如何应对?
章杰:对策之一,强化观念转变
染料行业的经营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
思想,使染料、有机颜料、助剂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更精细化,生产的
化学品更绿色化。
对策之二,强化产品质量的提高
打破化学品REACH法规等各种“壁垒”的最根本办法是提高产品
质量,我国染料、有机颜料、助剂、有机中间体和纺织品等的生产企
业要努力采用国际标准或世界著名企业的实物标准组织生产,不断追
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成果,采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及
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调整我国染料、有机颜
料、助剂及其中间体的质量指标,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要。
对策之三,强化检测技术和手段
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染料、有机颜料、助剂及其中间体等产品的
基础数据,应提高我国的检测技术水平,争取与欧盟检测数据互相承
认。
对策之四,强化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染料、有机颜料、助剂及其中间体等生产企业有近3000
家之多,在出口方面存在着产品相同、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的状况,
因此应对欧盟新法规将促使我国染料、有机颜料、助剂及其中间体等
生产企业优胜劣汰,形成一批以优势出口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做
大、做强我国染料行业。
对策之五,强化新产品开发
大力开发环保型染料、有机颜料和助剂来取代禁用和限制使用的
产品是极其迫切的。
警惕新贸易壁垒
□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会长、研究员 施用海
记者:何为新贸易壁垒?
施用海:贸易壁垒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如果我
们把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和反补贴等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称之为传统贸易壁垒的话,则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
垒而言,指的是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环境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
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新贸易壁垒则往往着
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
类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
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而且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记者:新贸易壁垒有哪些特点?
施用海: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新贸易壁垒主要有如下特点:
①双重性:新贸易壁垒以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理
由,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但同时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劳工和环境为名,
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有意刁难或者歧视,给
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②隐蔽性:新贸易壁垒由于种类繁多,
涉及的多是产品标准以及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些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
改变,让人防不胜防。③复杂性:新贸易壁垒涉及的多是技术法规、
标准以及国内政策法规,它比传统贸易壁垒中的关税、许可证和配额
复杂得多,它涉及的商品非常广泛,评定程序更加复杂。④争议性:
由于新贸易壁垒介于合理和不合理之间,同时非常隐蔽和复杂,不同
国家和地区间达成一致的标准难度非常大,容易引起争议,并且不容
易进行协调,已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内容,传统的商品贸易大战
将被新贸易壁垒大战所取代。
记者: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化工产业有哪些影响?
施用海:我国近年来每年出口化工产品总额100多亿美元,在出
口总额中占5%多一点。由于化工产品用途广泛,既大量用于工业生产,
又与人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对于化工产品对人和动植物健
康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关注,对其标准和检测也越来越严。
如前所述,现在国外已经开始禁用某些有害偶氮染料。另外,目前一
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
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
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化工(尤其是染料、涂料和农药等)在内的我国
企业的生产和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在国际上流行的发展绿
色化学对化学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也有着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