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国全钢子午线轮胎有序发展
2004年32期 发行日期:2005-09-05
作者:蔡为民欧阳洪利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国   全钢子午线轮胎有序发展
□  蔡为民 欧阳洪利
    在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下,我国全钢子午胎发展势头迅猛,近一
两年内全国新上10多个项目。预计到2005年,新增全钢子午胎生产
能力将超过1000万条。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全钢子午胎市场竞争的帷
幕已经拉开,在未来2~3年内将进入竞争期。也就是说,一些新上马
企业的产品刚刚上市,尚未得到市场认可,或者说其产品还在磨合期
内就要遭遇价格大战,对这些企业这无疑将是致命打击。为此,专家
呼吁:尽快制止全钢子午胎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年,我国汽车工业和公路建设高速增长,仅去年一年,我国高
速公路就建成4600km,总里程达3万km,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
位;据汽车界权威人士介绍,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400
万辆,分别达到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0%和
34.21%,其增速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由此,带动了轮胎
尤其是全钢子午胎的快速增长(近年国内全钢子午胎产销状况见表
1),2002和2003年的增长率高达59.7%和67.6%。从出口情况来看,
除2001年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基本呈上升态
势,全钢子午胎的出口量占轮胎出口总量的比例也从1999年的4.9%
上升至2003年的5.8%。从目前的产销情况分析,全钢子午胎产能还
没有出现过剩。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全钢子午胎的发展方向应该说是
正确的,发展速度也基本满足我国汽车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但问
题在于,由于利益的驱动,近两年一下子新上了10多个全钢子午胎项
目,仅某一个县级市就有6、7个,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
注,也使不少人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斜交胎无序扩张引发的后果,
全钢子午胎是否投资“过热”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一、发展势头迅猛
    据了解,2001年,全国生产全钢子午胎的企业共有14家,产量
417万条,其中外资企业3家(沈阳普利司通、沈阳米其林、安徽佳
通);2002年,增加了银川佳通、山东华青(现在的青岛双星),全钢
子午胎生产企业共16家,全年产量666万条,同比增长近60%。2003
年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达到20家,其中列入轮胎分会统计的有17家,
未列入轮胎分会统计的有3家(沈阳普利司通、朝阳浪马及重庆佳通),
总产量达到1116万条,增长幅度为67.6%;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
会统计表明,2004年一季度,全钢子午胎产量仍在高速增长,增幅达
67.94%;据预测,2004~2005年,全国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将达到40
多家,产能达3000万条/a左右(我国主要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及产
能详见表2)。
     二、市场亮起红灯
    1.开始出现库存压力
    近几年全钢子午胎市场基本处于需大于供的状态,各生产企业都
达到了满产满销。但从今年年初开始,销售趋缓,并出现库存压力,
全钢子午胎存货达13亿元,同比上升110.22%,市场销售亮起了红灯。
目前除个别企业外,国内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已开始采取促销手段,
希望能缓解库存压力。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理事长鞠洪振曾发出忠告:
若今年全钢子午胎产量保持在1300万~1350万条,市场可能产销两
旺;若产量超过1500万条(有专家预测,今年产量在1800万条左右),
则全钢子午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将不可避免。也就是说,全钢子
午胎的总体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由此带来的市场价格大战将最终导致
企业利润下降。实际上,我国家电业的价格大战正警示着我们轮胎行
业。如果全钢子午胎投资建设不从中吸取教训,那么重蹈家电业的覆
辙将为期不远。
    2. 原材料供应紧张
    由于我国橡胶工业快速发展,对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大宗原材
料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我国橡胶消耗量已从2000年的250多万t飙升
到2003年的340多万t,年均增速达10%以上,连续两年超过美国而
居世界第1位。就天然橡胶资源来说,国产胶年产量约60万t,而消
耗量约145万t,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由此导致天然胶、合成胶等原
材料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扬,轮胎生产成本攀升,全钢子午胎毛利
已从2001年的25%~30%下降到10%左右,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增产
减收现象。
    三、诸多问题需关注
    现在,国内全钢子午胎投资建设和生产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应
当引起大家的注意。
    1. 投资和竞争还主要停留在中、低档水平上
    从目前来看,我国投资新建的全钢子午胎技术并没有新的突破,
新上马的10多个全钢子午胎项目主要是国内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这
些技术多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费尔斯通、倍耐力和邓禄普
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开发形成的。应该承认,与米其林、
普利司通和固特异等公司掌握的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
距。像这样“一窝蜂”的中、低水平重复建设,很难提高我国全钢子
午胎的总体水平。
    2. 投资分散,产量达不到经济规模
    近几年,国内轮胎生产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纷纷投资建设全钢子午
胎项目,投资规模均为一期30万条/a,后续规模100万条/a。而国外
全钢子午胎规模一般在100万~200万条/a。据统计,2003年全钢子
午胎产量超过100万条的只有4家,依次为上轮公司(170万条)、三
角集团(130万条)、山东荣成(112.8万条)和杭州中策(111.7万条)。
由此可见,我国投资全钢子午胎项目分散,普遍达不到经济规模,在
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由于我国银行贷款收紧,这些新上马企业
缺乏资金支撑,致使后续发展乏力。
    3. 缺乏高新技术支撑和自主研发能力
    全钢子午胎是轮胎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对技术和工艺要求较高。
而相当一部分新进入的企业没有生产全钢子午胎的经验,还有个别单
位甚至连斜交胎也没有生产过,技术力量薄弱,更谈不上自主研发新
产品的能力了。处于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国际市场之中,一个没
有高新技术支撑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面对
的市场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4. 前期可行性调研和论证不够充分,缺乏理性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全钢子午胎供不应求,供需缺口和产品的高
利润吸引了各方投资。除了现有的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填平补齐不断
扩产,以求保持市场份额和优势外,全国一哄而上十几个项目。其中
有的企业对全钢子午胎生产情况并不很了解,前期可行性调查研究和
科学论证又不够充分,投资时缺乏理性思考。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
业也明白,全钢子午胎项目投资大,风险也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很可能被其他企业整合,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
发。这说明盲目投资的现象确实存在。
    分析认为,造成目前全钢子午胎企业盲目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一,
汽车及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全钢子午胎需求激增,促进了全钢子午
胎的发展,也吸引了一些企业的盲目投资,体现了资本最本质的特征
——逐利性;其二,个别地方有关部门在审批全钢子午胎项目时把关
不够严格;其三,舆论上有误导倾向,一味宣传全钢子午胎投资回报
快、效益好,却没有风险警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由市场竞争来进
行优胜劣汰,由市场来对行业发展纠偏。
    四、以科学发展观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纵观近几年我国全钢子午胎的发展历程,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全钢
子午胎对整个轮胎行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
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增幅过
大,造成橡胶原材料、能源供应趋紧,价格上扬,以及全钢子午胎市
场的供大于求趋势。这些虽然都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必须引
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妥善地加以解决。
    1. 用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指导行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综合发
展观念,也是当前及今后实施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科学发展观
要求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
认识,指导全钢子午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和防止片面理解科学发展
观产生的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放慢速度,以致失去发展的战略机遇;
二是只强调发展速度,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全钢子
午胎的发展来说,既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又要
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内发展规律相结合,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有
序地推进我国全钢子午胎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2. 立足大局,紧靠市场,突出品牌,注重实效
    中央已经就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问题做出了部署。就轮胎
行业来说,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
任意识,正确引导全钢子午胎的发展。全钢子午胎的发展速度一定要
紧跟市场,与市场需求增长同步,做到供需基本平衡。同时要突出重
点、突出品牌,利用企业的优势,特别是全钢子午胎的骨干企业,要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扩大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并与
科研单位、高校联合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材料,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进一步增强参与国际轮胎市场竞争的能力。
    3.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投资风险提示并尽快出台新的产业政策
    全钢子午胎是国有重点轮胎企业的当家产品。近几年对全钢子午
胎的高强度、大规模投资无疑大大促进了我国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
但同时,投资热也导致了产能过剩和轮胎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个别
地区投资增长过快,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投资风
险提示,便于企业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另外,在目前投资主体多元化
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规范市场、防止恶性竞争,政府有关部门有必
要尽快出台新的产业政策,以规范、调节经济自发增长,降低投资风
险,避免出现过度竞争。
    4. 择优扶强,增强支持重点骨干企业的力度
    目前全钢子午胎还是重点骨干企业占优势地位。为了更好地促进
这些企业的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使其形成较为合理的经济规模,
进一步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形成我国轮胎的品牌优势,扩大
出口,建议国家对一些重点骨干企业的填平补齐项目和技术改造给予
政策上的支持。全钢子午胎已被列入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范围,
我们要实施名牌战略,形成名牌优势,培育出一批中国名牌轮胎。
    5. 加快制订轮胎召回制度安全法规
    轮胎召回制度是目前国际上保障汽车轮胎安全行驶的通行法令。
这一法令自1969年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轮胎制造商对轮胎安全性
的重视和轮胎质量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虽然实施轮胎产品强制性安
全认证,但由于轮胎生产企业较多(仅统计在册的就有200多家),技
术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实施轮胎召回制度,一是可提高新进入者的门
槛;二是如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可追究轮胎生产商的法律责任,
进行赔偿并令其限期召回所有问题轮胎。这足以使现有部分轮胎企业,
特别是技术水平不高、装备条件落后的小轮胎企业退出。通过3C认证
和轮胎召回制度来规范轮胎市场,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轮胎工业的水
平。
    6. 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开发队伍建设,推动产品结构
升级
  我国现有轮胎企业全钢子午胎生产技术情况为:一是从国外引进
的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费尔斯通、倍耐力和邓禄普的技术;
二是国内消化吸收并创新的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近10
年,全球轮胎工业发展很快,已推出了全新的“轮胎制造新概念”技
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因
此,要提升轮胎工业的整体水平,我们一定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起
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轮胎企业可进一步探索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
的途径,通过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来提升全钢
子午胎的档次,实现轮胎工业整体结构的提升。
    编后:全钢载重子午胎是国内,特别是国有和国有控股轮胎企业
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其能否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轮胎
行业的未来,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重大课题。针对目前全钢子午胎的
投资热,现在有3种观点:一,这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斜交胎的无
序发展,是符合轮胎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应当大力支持;二,不必
过多干预,让市场竞争来优胜劣汰,就像当年的“彩电热”、“冰箱热”
和“乳胶手套热”一样;三,轮胎行业向全钢子午胎方向发展是正确
的,但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过热现象,即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能
力,有序发展,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关键要看其发展是否适应市
场需求,发展的定位是低端还是中高端,是否有较高的技术支撑。其
实,讨论全钢子午胎投资“热”还是“不热”不是本文的目的,寻求
一条有利于轮胎行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途径才是大家的初衷。

    表1  近年国内全钢子午胎产销状况   万条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产量        332        417        666        1116
增长率/%     35.0     25.6     59.7      67.6
出口量        118.8    107.4    141.7     207.5
增长率/%     27.9     -9.6     31.9      46.4
  
表2  我国主要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及产能①   万条/a
                         2003年     2005年产能
                         产量/万条      (计划)
一、国资控股企业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        170            250
  三角集团有限公司            130            180
  山东成山橡胶集团            113            180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公司         56.2        140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        112            150
  青岛双星轮胎总公司         44            100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46.2         60
  河南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70            140
  辽宁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     28.4         35
  湖北东风轮胎集团有限公司     10.5         50
  广州市华南橡胶公司         55.2         90
  四川川橡集团有限公司                     30
  新疆昆仑股份有限公司                     30
  桂林子午胎指挥部                        60~100
  内蒙古呼和浩特腾飞公司                 60
  山西双喜轮胎工业股份公司                 30
  小计                        835.5      1585~1625
二、外资控股企业
  米其林沈阳轮胎公司         36.4         40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60             90
  银川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43             60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60
  重庆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6.6         30
  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6.1        100
  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          1.6         85
  江苏昆山正新(中国)公司                 30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公司                     30
  普利司通(沈阳)轮胎公司     70.2         90
  小计                        223.9        615
三、民营企业
  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          53             60
  浙江富轮集团                   5             30
  山东泰山轮胎有限公司                     30
  山东三工集团有限公司                    120
  山东泸河集团总公司                    30~100
  山东四水集团兴源公司                     30
  山东华泰橡胶有限公司                     30
  山东永泰化工集团                         30
  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                     30
  山东永盛橡胶有限公司                     30
  山东寿光银宝轮胎集团公司                 30
  山东荣成市峰富橡胶公司                 60
  青岛国人科技股份公司                    100
  青岛光明轮胎有限公司                      30
  山东兖州银河德普公司                     30
  山东东营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120
  广东资兴高马橡胶公司                    30~100
  小计                          58        730~960
总计                        1117.4      2930~3200
  注:①本表为不完全统计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