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磷复肥工业健康发展
2004年37期 发行日期:2005-09-05
作者:林乐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磷复肥工业健康发展
□  林  乐
  编者按: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
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模式,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
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大量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的资源、环境
代价太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为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开始对产业
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即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
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链,实现与资源节约、环境
保护相协调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
式。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一样,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已逐渐成为当今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这些年来,我国磷复肥工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国
产磷矿作支撑,毫不夸张地说,国产磷矿是我国磷肥工业赖以生存的
生命线。当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2006~2010年)。“十一五”规划将转变过去传统的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员的全面发展。面对国内外在经济发展上的新理念,磷复肥
也应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新审视保证我国磷复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规划。

有效磷矿资源并不很丰富
  截止2002年底,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67.86亿t,其中基础储
量为40.54亿t,资源量127.32亿t。也就是说,在技术经济上可以
利用,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磷矿“基础储量”只有40.54亿t,仅占
总储量的24%。而基础储量中的“可采储量”又只有21.11亿t,仅占
基础储量的52%。这说明了我国真正可用的磷矿资源并不很丰富。
  据统计,我国磷矿P2O5平均含量为17.1%,可采储量P2O5平均
含量为23%,P2O5含量≥30%的富矿只有11.08亿t。而当前我国高浓
度磷复肥主要依赖这部分未经精选的富矿。为此,国土资源部早已将
磷矿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矿种之一。

要强化资源危机意识
  2003年我国磷矿的实际消费量已经超过4700万t(见表1)。近5
年来,统计外的小矿产量年均增速达到37%,目前已占全国磷矿总消
费量的48%;而统计内的产量中, 小型矿产量也占了一半以上,两者
合计占我国磷矿总产量的3/4。这些产量都是由个体或民营的小型矿
山开采,设备简陋,管理粗放,而且集中在富矿地区,采易弃难、采
富弃贫、采块弃粉、无序滥采,使得采收率很低。(大中型正规矿山的
采收率,露天矿为98%以上,井下矿为70%以上;而小矿的露天矿采收
率为50%左右,井下矿只有25%,仅相当于大矿采收率的1/2~1/3,
有的只有1/10)。据国土资源部抽样调查,我国磷矿回采率为60.8%,
实际上远低于此数,这意味着我国磷矿(特别是富矿)资源正在以每
年约1亿t的惊人速度下降,一些资源已经被破坏得无法利用。这种
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增强对资源的危机意识。

采取措施节约和保护磷矿资源
  1. 用“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资源保护战略和管理政策
  过去,为了照顾地方利益,往往采取划出部分资源交地方开采。
这实质上是以牺牲不可再生的磷矿资源为代价来照顾地方的局部利
益,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议国土资源部和有关
省政府,对所有磷矿开采点进行清理整顿,分情况加以果断处理:一
是将资源划归大矿开采,从大矿的利润中提成一部份,补偿地方应得
的利益;二是对部分矿山进行限期改造,达不到规定采收率不准进行
开采;三是对零星小矿点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开采,对采收率必须达到
一定的要求。
  2. 制定不鼓励磷制品出口的产业政策
  据统计,2003年各种磷产品(磷肥、磷矿石、黄磷、饲料磷酸钙、
三聚磷酸钠等)出口总量折合900万t磷矿,占我国磷矿总消费量的
20%,要在产业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限制。
    磷矿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保证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重
要物质基础。我们应站在“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上,胸怀全局、放
眼长远、适度开发、严加保护,绝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竭泽而
渔,做出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3.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磷产品加工的收率
  近5年来,尽管高浓度磷肥发展很快,但低浓度磷肥(普钙、钙
镁磷肥)的产量一直稳定在430万t(折P2O5)左右(见表2),这说
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过去我们曾经多次讲过普钙、钙镁磷肥的优势,
现在面临我国磷矿的严峻形势,要看到一方面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富矿
来支撑大家都去生产高浓度磷复肥,另外也必须要对大量中低品位磷
矿找到加工利用的出路。这既突显了低浓度磷肥将会较长期存在的必
然性,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要因矿制宜,研究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复
肥的新技术和新思路。
  磷复肥厂要贯彻节约资源的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提高加工过程中
磷的回收率。比如2003年MAP厂的平均磷回收率为86.8%,而先进厂
可达到95%;DAP厂的平均磷回收率为89.5%,而先进厂为92.8%,国
外则可达到95%~96%,差距很大。应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
低消耗、提高收率。
  4. 加大磷矿投资和勘探力度,保持矿肥协调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磷矿投入很少,而磷肥等
磷制品发展很快,造成磷矿供不应求,助长了各地对磷矿乱采滥挖。
建议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加大对磷矿的投资力度和富矿的勘
探力度,建设一批正规的大中型矿山来替代现有的小矿。2003年云南
省年产磷矿1180万t,自用量约900万t,据规划,2010年省内要用
矿1600万t;贵州省年产磷矿860万t,自用量约520万t,据规划,
2010年省内要用矿1000万t。这些新建的大型磷复肥项目,如果不同
步配套建设矿山,将会进一步加剧磷矿的供求关系,助长磷矿乱采滥
挖的现象。
  对于其他原材料、能源、土地、水、运能等资源,也要根据国务
院关于节约资源的精神,认真研究如何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要实现清洁生产,做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尽量减少对大气、水
域和土地的污染。对排放物要尽量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目前我国年
产磷酸约500万t P2O5,每年副产磷石膏(干基)2500万t,大部分
都是排放堆置。对磷石膏的处理,要开辟多种利用途径,除了用作水
泥缓凝剂、石膏板、石膏砌块外,还要研究降低磷石膏制硫酸、水泥
装置投资的方案,使其能进一步得到推广,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彻
底消除废渣的排放。
  近年来,我国磷复肥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在“十一五”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要传承和发展这些好的经验,与时
俱进的狠抓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提高技术含量,降
低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接
  近年来,我国磷复肥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挖潜改造、滚动发展、
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战略,不懈地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
新,使磷复肥工业保持了高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产量增长 自给率显著提高
    磷肥产量稳步增长,平均每年递增6.5%,2003年产量达到908.5
万t(P2O5);其中高浓度(≥40%)磷复肥产量高速发展,平均每年
递增33.6%,2003年产量达到448.8万t(P2O5);品种结构得到了大
幅调整,三大主要品种(MAP、DAP、氮磷钾复合肥)分别以年递增16%、
30%、50%的速度增长。但磷肥消费量增长缓慢,5年来我国磷肥消费
量基本维持在1000万t(P2O5)左右,年均增长率只有2%。近年,我
国磷肥进口量逐年减少,出口量不断增加,自给率已接近90%,其中
DAP进口量在表观消费量中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85%降低到了34%。
  技术创新活跃
   ①磷酸快速萃取技术,已成为多数企业挖潜增效的核心技术,大
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②在传统法DAP
工厂中,与料浆法生产MAP联产,既可以保证DAP的产品质量和操作
稳定,并可大幅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③我国独创的硫基NPK生产工
艺,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④磷酸生产的主要设备(过
滤机、搅拌桨、浓缩循环泵等)和各种新型材料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⑤对于大型高浓度磷复肥引进装置,通过消化吸收,作了大量的改进
和提高,并实现了国产化。目前,30万t/a 的磷酸(P2O5)、30万t/a  
MAP(P2O5)和60万t/a DAP/NPK(P2O5)装置,可以由国内自行设计和
建设,投资只相当于过去引进时的1/3左右。
  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挖潜改造、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普
遍翻番扩大,成本下降了300~500元/t,出厂价一般已低于同品种进
口肥的到岸价,具有了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整合重组崛起大型磷复肥企业集团
   5年来,具有资源、资金、生产、商贸等优势的一批企业,共同
组建了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云南石化集团、云天化集团、宏
福实业、开磷集团、中化化肥、中阿化肥、天脊集团、鲁西集团等,
对调整我国磷复肥行业的资源配置、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产业
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意识提高,注重营销网络建设
  我国磷复肥品牌众多,知名品牌较少,部分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
的差距一直没有缩小。流通环节运营效率低下,商业运营费用过高,
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磷复肥今后在农村终端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国内企
业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2003年,
“天脊”牌硝酸磷肥和“宏福”牌磷酸二铵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天脊”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很多公司都在致力于整合和发展农
资连锁经营网络,把营销网络建设给予主够的重视。
  
          表1  近年我国磷矿消费情况      万t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磷矿总消费量     3177    3157   3492   4050    4282    4718
统计产量         2709    2076   1937   2101    2301    2447
统计外产量          468    1081   1555   1949    1981    2271
统计外产量占/%       15     34     45     48    46      48

     表2  近年我国低浓度磷肥产量   万t(P2O5)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产量    428.6       437.2       434.7     437.7       459.7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