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农药行业“十一五”规划设想
2006年3期 发行日期:2006-01-17
作者:曹承宇
农药行业“十一五”规划设想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曹承宇
                                    产业发展蓬勃向上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家超过600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2亿元。
2004年我国农药生产能力约94万t/a(折100%,下同),产量86.96万t,可生产300多个品种,常年生产250多
个品种。2004年我国农药行业销售额468.88亿元,实现利润19.2亿元;进口农药2.8万t(实物量),金额1.47
亿美元;出口农药39.1万t(实物量),金额11.86亿美元。2005年1~9月,我国农药总产量达到78.2万t,同
比增长15.1%,其中杀虫剂33.0万t,杀菌剂8.4万t,除草剂22.5万t;出口农药32.3万t,出口额为12亿美
元。我国原药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江苏、山东、浙江、河北和辽宁5个省。近年来,河南的发展也十分
迅速,这些地区的原药生产企业数占全国的70%以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药行业的生产和科研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以农药生产为
主,其他化工产品为辅,跨行业、跨部门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如:福建省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化工农药集
团公司、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
京红太阳集团公司等,还有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企业,如湖南海利、大连凯飞、绵阳利尔等。2005年中国化工集
团下属的明达公司开始收购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已经收购的较大的企业有湖北沙隆达和佳木斯黑龙公司等),
组建了中国农化集团。所有这一切变化将促进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
  尽管我国农药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农药工业的总体实力,包括科研开发能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
术水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种植结构变化将促需求结构调整
  1994年至今,我国农药出口超过进口,特别是在2004年有较大的增长,出口量已经占农药产量的45.3%。2004
年国内消费量为50.66万t,其中杀虫剂占55%,杀菌剂占10%、除草剂占15%,见表1。
   我国农药主要消费市场是水稻、棉花、玉米和水果蔬菜等作物,这些作物近几年的播种面积见表2。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播种面积也随之减少,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的比较
多。从表2中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油菜籽、水果和蔬菜的
播种面积一直呈增加态势。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必须保持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
播种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蔬菜、水果、花卉和饲料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将有比较大的增加,将带动用于水果和蔬菜
的农药需求量的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使旱田除草剂的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正发生变化,随着轻型耕作技术的推广,水田除草剂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由
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防治技术的提高,防治面积的增加速度也将超过发生面积的增加速度,而随着高效和超高效农
药品种的增多,特别是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削减,单位面积的施药量将比目前降低,但因防治面
积有所增加,农药的总需求量也将会有一定的增加,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0万~33万t。
表1  2004年我国农药消费情况           万t
                   总量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国内产量    86.96    42.50    9.10    23.00
进口量     2.76      0.68     1.02      0.96
出口量    39.09     13.65     5.78     17.54
表观消费量    50.63     29.53    4.34      6.42

表2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ha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播种面积    15571    15637    15642    15571    15466    15241
其中:水稻     3121     3128     2996     2881    2820    2651
         小麦     2978     2885     2665     2466    2391    2200
         玉米     2524     2590     2306    2428    2463    2407
         大豆      850      796      931    948    872    931
         棉花      446      373      401    481    418    511
         油菜籽      653      690      749    710    714    722
         蔬菜     1390     1511     1728     1634    1971    2031
         水果      854      867      893    920    910    944
         茶叶      106      113      109    114    113    121

                                      发展规划设想
  根据我国农药工业科研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考虑到国内外农药市场需求情况,我国农药工业在“十一五”期
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继续加强科研力量,建设符合GLP标准的实验室,提高行业
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我国农药产品真正走向世界。
  1.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鼓励其他行业和部门进入农药工业,欢迎各种资本采取资本注入、控股、兼并等形式投
资农药工业,共同把我国的农药工业做大做强。在“十一五”期间,农药行业应组建几个资产在50亿~100亿元、
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我国农药工业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中型
企业,大中型企业应成为我国农药工业的骨干力量。
  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调整、农业耕作制度的发展及出口的需求,我国农药生产能力维持在85万~90
万t/a,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分别占50%、15%及25%比较适宜,将进一步提高国产农药对农业生产的满足程度。
其中调整的重点是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
  2.增强科研力量并建成高标准实验室
  鼓励国家、地方和其他资本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投入,进一步加强我国农药的创制能力。以南、北2个国家级农
药创制中心为骨干,吸引一批国家及地方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加入农药开发与创制的队伍,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
企业集团以自主开发、委托开发或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农药创新工作。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有5~10个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进入市场。
  “十一五”期间计划建成2个以上符合GLP认证体系的实验室,使我国的农药安全评价体系得到国际认可,为
我国农药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3.提升农药行业整体水平
  “十一五”期间,农药生产的主要骨干品种的技术水平要有较大的提高,骨干品种要实现清洁工艺,实现优化
工艺技术条件,生产过程要实现DCS控制。
  农药产品结构应更加合理,鹿特丹公约中包括的高毒品种要全面在国内停止使用,其他高毒品种在全部农药中
的比重要降低到5%以下。国产农药要满足国内农业、卫生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主要产品质量,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含量等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水基制剂所占比重要超过有机溶剂制剂
的比重。
  大型、骨干企业要通过GMP认证,按照现代企业规则进行运作,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极大地增强企业的
竞争能力。
  4.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十一五”期间,主要农药原药生产企业都要建设比较完善的“三废”处理装置,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物
进行有效的处理,农药生产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要有较大幅度的减轻。骨干企业的“三废”要全部得到有效的治理,
全面符合EHS评价体系,企业整体形象要大幅度地改善,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典范。
  在未来的5~10年内,通过农药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农药行业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为我国从农药生产大国转变成农药生产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