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细化工“十五”发展回顾和“十一五”展望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韩秋燕
“十五”发展迅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细化工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特别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内生产
技术的进步,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料和资金供应状况的改善,以及发达国家迫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和市
场的饱和而采取战略转移和重组等策略,使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传统的精细化工
产业保持了国际大国的地位,而且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产品主导着国际
市场,从而使我国成为全球精细化工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和生产国。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精细化工工业产值为3700亿~3800亿元(不包括医药、兽药和日用化工),产品
总产量接近2000万t,2005年与2000年生产统计对比见表1。
表1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2005年与2000年生产统计对比 万t
产 量
行 业 2000年 2005年 年均增长/%
染料 39 64 10.4
涂料 184 382 15.7
农药 65 104 9.9
饲料添加剂 140~150 230~240 9.8~10.4
食品添加剂 180 260~270 7.6~8.4
胶粘剂 230 420~440 12.8~13.8
表面活性剂 90 135~140 8.4~9.2
水处理剂 30 60 14.8
造纸化学 45 85~90 13.6~14.9
塑料助剂 85 135~145 9.7~11.3
“十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传统行业继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染料、涂料和农药等传统精细化工产品在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市场成熟期,而且由于环保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
家已退出了低附加值的染料和农药生产,给我国的染料和农药生产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005年我国染料产量64.09万t,为全球总产量的55%以上,出口23.14万t,是全球最大的染料出口国。
作为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的农药消费量为全球第一,“十五”期间我国农药出口以年均21.49%的速度增长,
由2000年的16.16万t增长到2005年的42.77万t,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出口国。
油漆和涂料生产在建筑、汽车、室内装修等行业的拉动下,“十五”期间产量以每年15.74%的速度增长,2005
年达到382万t,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涂料市场是我国精细化工领域中对外开放程度最
高的,目前国际知名的涂料制造商均在我国开办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对于我国涂料工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
进作用。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也更趋合理。如环保型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产量已占相当的比重;农药中除草
剂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低档次和非环保的染料数量已大幅度减少,从而为我国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 新领域精细化取得重大突破,生产大国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新领域精细化工起步较晚,且国外公司对我国技术封锁较严,基本不转让生产技术,因此
我国的新领域精细化工基本上是依靠自身力量成长起来的,如今成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高速的市场。
“十五”期间一批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维生素H在浙江
新昌新合成公司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从而结束了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已大量出
口;赖氨酸的生产技术跻身国际先进国家之列,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已由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对于稳定国际市
场赖氨酸的价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维生素E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产品年出口量超
过2万t,约占全球市场的40%左右;柠檬酸、乳酸等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出口量不断扩大。2005年主要精
细化工产品的出口情况见表2。
表2 2005年我国主要精细化工产品出口统计 t
产品名称 出口量 占全球贸易/%
柠檬酸及其盐 484891 80
乳酸及其盐 20043 15
糖精及其盐 15101 80
分散染料 95015 70~80
有机颜料 114664 50~60
维生素C 76740 80
维生素E 23935 60
除草剂 203519 40~50
杀虫剂 120614 20~30
虽然我国已跻身世界精细化工生产大国的行列,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精细化工仍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①
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原材料等消耗水平高;②企业规模小,企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低;③原料型产
品多,深加工产品少;④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低水平重复严重。
“十一五”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1.总体发展趋势
为确保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调整进程中,
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不断优化升级向现代化发展,同时一些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如新兴的环保产业、新能源、新材
料、新型保健品等等,所有各类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都需要精细化工,纺织产品和服装的出口、原油开采、机械制造
业、建筑和汽车等传统产业也需要在精细化工的配合下进行优化升级。
此外,我国化学工业本身也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化学工自身业的结构调整。同时,世界经济一体
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都将对我国尚不十分发达的精细化工行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同时促进化学工业的自身的调整和增强产品
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特别是市场潜力较大的专用精细化学品的发展。
2010年国内主要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需求情况见表3。
表3 2010年我国主要精细和专用化学品需求预测 万t
产 品 需求量
涂 料 600
食品添加剂 320~340
饲料添加剂 280~300
造纸化学品 150~170
电子化学品/亿元 260~280
胶粘剂 730
塑料助剂 250~270
水处理剂 90~100
表面活性剂 220~240
2.重点领域发展分析
●农药
未来我国农药在维持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是发展高效、低毒和低残留产品,进一步调整杀虫、杀菌和除
草剂在农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以此来提高出口农药的档次和数量。
杀虫剂发展重点是削减高毒有机磷杀虫剂,重点发展一批低毒杀虫剂品种,使高毒农药所占比例降低到5%以
下。
除草剂发展的重点是旱田除草剂,用于玉米的新型除草剂以及用于大豆、油菜、棉花、油料作物和蔬菜的除草
剂新品种要优先考虑。
杀菌剂主要发展水果和蔬菜用新型杀菌剂、杀线虫剂和病毒抑制剂,其中应重点发展用于温室大棚、绿化植物、
花卉和庭院作物用杀菌剂以及种子处理剂的品种和数量,适当发展水果保鲜剂。
农药剂型方面,要降低粉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所占比例,开发和推广新剂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如悬浮剂、
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
●涂料
随着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我国涂料产品的量将继续扩大,2010年的需求量有望达到600万t。
随着VOC法规的实施,未来涂料工业的工作重点是环境友好和高性能化,如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
末涂料、水性涂料、抗污涂料、耐候性涂料,以及纳米技术在涂料生产中的应用。
●染料
根据国际染料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将继续保持世界染料生产大国的地位,未来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重要是:
①开发新技术,提高生产工艺的绿色化水平,加强污染的治理,减少用环境代价换来的染料出口大国地位;②
根据发达国家新的染料品种目录,开发新的染料品种,逐步淘汰已禁用的联苯胺类等致癌染料;③加大液晶染料、
压敏染料等的开发力度,满足信息产业的需求;④提高染料商品化水平,降低原料型产品出口的比例。
●饲料添加剂
2010年全国配合饲料的产量将达到1亿t以上,对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加。
今后饲料添加剂行业的重点是发展目前国内供应能力有限或无供应能力的产品,如蛋氨酸、防霉剂等,同时发
展新型的添加剂产品,以替代目前仍在使用而发达国家已停止使用的产品,如喹乙醇、杆菌肽锌和一些抗生素等,
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卫生安全,促进畜产品的出口。
●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1类,如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剂、漂白剂等,约1700种(其中香精香料约1200
种)。预计2010年食品工业的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食品添加剂市场潜力巨大。
食品添加剂行业今后发展重点如下:
方便营养食品 重点发展的产品是安全、高效、复配型的抗氧、防霉保鲜剂,面粉改良剂、乳化剂及增稠剂,
主要产品有单甘酯、卵磷脂、异维生素C、丙酸盐、黄原胶等。
特殊营养食品 根据年龄段、身体状况以及工作岗位不同等各种因素,人们所需要的食品营养组成不同,现在
已批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80种左右,可以根据不同的缺乏症和不同的需要,在
各种食品中添加。如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增多的趋势,发展脂肪代用品添加剂;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
势,应该发展既有能量和营养价值,而又不影响血糖的糖的代用品,如高甜度甜味剂、蔗糖的改性产品以及低聚糖
等产品。
●胶粘剂
胶粘剂的应用已扩展到木材加工、建筑、汽车、轻工、服装、包装、印刷装订、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制造、
日常生活等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化工产品。我国已成为世界胶粘剂生产和消费大国,随
着下游产业的继续发展,合成胶粘剂在今后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我国合成胶粘剂的需求量将
达到730万t。
随着一系列环保及安全法规的颁布,应大力发展低甲醛释放量的脲醛胶,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发展高档次的
聚氨酯类胶粘剂,淘汰污染严重的鞋用氯丁胶;根据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和建筑工业的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环氧胶、
PVC热熔胶以及有机硅建筑密封胶等。
●电子化学品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以家用电器、移动通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电子工业得到了迅猛
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国和消费国。此外,随着现代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个人计算机、移
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产品已被列为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以高于国民
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速度发展,预计2010年的工业产值将达到2.2万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20亿元,但由于国内电子化学品生产起步比较晚,科研开发能力较弱,
许多产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的金额占50%左右,这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为满足电子
工业发展的发展需要,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发展重点为:
①印刷线路板(PCB)用环氧树脂,目前PCB板材每年用环氧树脂量在1.5万t以上,但国内供应能力仅为7000t。
②干膜抗蚀剂,目前干膜抗蚀剂每年的用量在500万m2,而国内供应量仅为100万m2。
③新型电子封装材料,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布线日益精细化,芯片尺寸大型化,封装密度迅速化,
需要对环氧树脂的性能进行改进,特别是要提高其耐热性、耐湿性,应具有高纯度、低应力、低线膨胀系数等特性,
适应未来电子封装的要求,目前50%以上的封装材料依赖进口。
④液态感光成像阻焊剂,阻焊剂是制造印刷电路板用化学品中比较关键的材料之一,预计随着国内印刷电路板
生产的发展,其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2010年的需求量将超过1300t。
●造纸化学品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纸的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2005年生产纸和纸板为5600万t,加上进口的纸及纸板,总
消费量约5930万t,已远远超过造纸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预计2010年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将达到
7000万t以上,同时中高档产品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我国木材资源比较缺乏,2005年木浆纸仅占造纸工业原料8%左右,草浆和废纸浆是我国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
“十一五”期间造纸化学品行业的发展重点如下:
① 为草浆纸配套的化学品,主要有增强剂、增白剂、施胶剂等系列产品。
② 提高废纸回收利用是缓解国内纸浆原料供应短缺的有效办法之一,因此需要发展废纸脱墨剂,尤其是浮选
法脱墨剂、增强剂和施胶剂。
③ 随着纸和纸板结构向中高档产品的调整,对中性施胶剂的需求将加大,同时涂布化学品等功能性化学品和
新型的微粒助留助滤系统等过程所需的化学品需求强劲。
④ 面对21世纪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三大课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日益加大,需发展白水处理回用以及造
纸废水治理所需的各种化学品。
●塑料助剂
我国年塑料加工量已超过2000万t,2005年PVC消费量已达到800万t。随着塑料加工量的增加和塑料制品
性能要求的提高,对塑料加工助剂的消费将越来越多,产品的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预计2010年,国内塑料助剂
的用量将达到200万t以上,其中PVC加工用助剂约为170万t。
根据塑料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有关安全法规的要求,我国塑料助剂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如下:
①增塑剂,稳定提供产量,同时增加无毒、耐寒、耐热、阻燃型及永久型增塑剂的比重,重点发展的产品是磷
酸类、脂肪酸酯类和环氧酯类等产品。
②抗氧剂将向高效、无毒、无尘化、高分子量化、复配多功能化和专业化方面发展。
③热稳定剂要符合低毒、无毒化的主流,发展复合型、专用型的稀土热稳定剂,适合于PVC的钙/锌复合热稳
定剂等。
④光稳定剂要提高生产能力,其发展方向是高效、高分子量、复合化、多功能化、无毒化,HALS仍是发展的
主流。
⑤阻燃剂中要降低卤系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铝。
⑥重视开发多功能的抗静电母粒、低毒和无毒的固(液)态抗静电剂。
⑦发展高档次的ACR、MBS等抗冲改性剂。
●皮革化学品
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皮革加工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国。我国的皮革行业在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
型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皮革加工业将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皮革制品的产量
和出口量。
目前,我国各类皮革化学品的需求量已超过50万t,市值约80亿元。与皮革加工业相比,皮革化学生产比较
落后,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致使许多产品依赖进口,如2005年进口各类鞣剂10万余吨。
我国皮革化学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根据皮革工业生产环保化和产品绿色化的要求,重点发展高吸收铬鞣剂、
无铬鞣剂、新型的涂饰剂、皮革染料以及加强酶制剂的应用等。
●水处理剂
近20年来,我国水处理剂的生产在水处理量不断扩大的拉动下有了较大的进步,目前水处理剂年产量已达60
万t左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国内水处理剂的市场潜力较大,特别是新型的环保型产品。
综上所述,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食品/饲料添加剂
和塑料助剂等专用化学品的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化工行业的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