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企业进军翻胎业正当时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 欧阳洪利
轮胎工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轮胎跨国公司全面向我国转移。
同时,随着汽车工业和公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轮胎制造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现已成为世界轮胎制
造大国之一,形成了偏重的工业结构,由此也导致天然胶资源消耗量快速上升,给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
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轮胎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减轻对不可再生天然橡胶资源的过
渡依赖、改善资源状况以及环境质量既是轮胎行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
其不可懈怠的社会责任。
一、轮胎翻新迎来政策春天
旧轮胎翻新是轮胎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循环利用办法。目前整个行业的政策和宏观形势越来越好,国家
正在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旧轮胎翻新则完全符合国家经济环境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
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以大宗短缺资源、战略性资源和贵重资源的综合利用,以排放量大、
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以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提高再生资源产
业为重点,来确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生产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是我国大宗短缺资源和战略性资源,
而废旧轮胎又是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因此,《“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把
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工程明确列为我国将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实施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表明了国家
在政策层面上对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的重视程度。
同时,行业期盼的《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现已列入国家发改委2007年度一类计划、国务院法
制办二类计划,并有望在2008年出台。该条例将强化对整个行业的管理,建立翻胎企业资格许可制度、设立再
生胶及胶粉企业准入门槛等,以规范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和市场秩序;取消不规范企业的翻胎资格,提高准入门
槛。发改委还将积极配合财政部尽快推出轮胎资源循环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仅表明我
国轮胎资源循环利用迎来了政策春天,而且十分有利于轮胎生产企业正规军进军翻胎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表示,我国是一个橡胶消费大国,但又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天然
橡胶大量依赖进口,而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庞大。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是“十
一五”期间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企业部主任齐晓君在“关于废旧橡胶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轮胎企业在生产新轮胎的同时,要加大进军翻胎业的力度,特
别是子午胎的翻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秘书长范仁德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要鼓励轮胎企业进军翻
胎业,加快轮胎翻新技术进步,促进橡胶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轮胎企业应当把握政策所提供的大好机遇,积
极进军翻胎业。
二、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形势越来越好,而我国轮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却愈发严峻。
我国每年将产生1亿多条废旧轮胎,是世界上废旧轮胎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
旧轮胎的数量呈现快速递增的趋势。如果废旧轮胎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橡胶消费第一大国,橡胶消耗量占世界橡胶总消耗的20%以上,其中有2/3的橡胶要通过
进口来解决。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资源储备,其紧张程度甚至超过石油。轮胎产业对橡胶的消耗占我国橡胶资
源总消耗量的60%以上,而我国轮胎产量持续高速度增长,因此,废旧轮胎大量的产生令业内专家十分关注。为
了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紧张、价格趋涨的局面,减少废旧轮胎产生的污染,实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是轮胎行业发
展的必然选择和应负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对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轮胎翻新、生产再生胶、生产胶粉三种方式,其中轮胎翻新是最直
接、最经济有效的利用方式。据有关专家测算,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相当于制造一条同规格新轮胎
的15%~30%;整个旧轮胎的胎体可以再利用,消耗的能源为新轮胎的20%~30%;而一条合格的翻新轮胎的行驶
里程(即实际使用价值)并不低,斜交翻新轮胎一般是新胎的80%,子午翻新胎可达到新胎的90%以上。也就是
说,合格的翻新轮胎基本上能达到新胎的行驶里程和实际使用价值。2006年我国的翻新轮胎约960万条,比2005
年增长7%,其中翻新预硫化轮胎约500万条,占轮胎翻新总量的52%,同比提高39%;翻新全钢子午胎和斜交胎
分别为500万条和460万条。如果按翻新轮胎的可行驶里程推算,相当于450万条全钢子午胎和360万条斜交
胎。扣除翻新轮胎耗用的资源,全年节约橡胶资源约11.8万t、钢丝帘线6万t、胎圈钢丝1.9万t、炭黑9万
t、尼龙帘线1.3万t,合计可节约51.6亿元。由此可见,翻新轮胎不仅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十分
可观的社会价值,完全符合轮胎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需要。因此轮胎生产企业有责任、也有必要把翻新轮
胎作为一项延伸服务来参与。
三、发展空间广阔
就我国翻胎业的实际情况看,正是轮胎企业正规军进军翻胎业的大好时机:
(1)虽然近几年我国翻新轮胎产量持续增长,1995年轮胎翻新量约为350万条,2003年升至500万条,2006
年达到960万条。但轮胎翻新的总量还不足新胎的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特别是全钢子午胎一般可进行
2~3次的翻新。2006年我国全钢子午胎产量为3850万条,翻新量约500万条,仅占13%。可见,在国家政策的
大力支持下,我国翻新轮胎综合利用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2)我国约有500家翻胎企业,但大多数是小规模的私有或股份制企业,甚至还有不少技术、设备落后的
手工作坊,中央电视台还曾对如此不规范的作坊式翻胎进行曝光。目前,具有10万条/a翻新轮胎的企业不足
20家,采用预硫化胎面翻新的工厂约200家,而且大多数对翻胎用胶无质量检验与控制机构及检验设备,整个
翻胎业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质量达不到安全要求、秩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这次即将出台的《废旧轮胎
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建立了对翻胎工厂资格认可制度,以提高行业门槛、淘汰落后厂家,对翻胎业进行整合。
在此情况下,轮胎生产企业作为正规军进军翻胎业义不容辞。
(3)翻新轮胎市场将更趋规范。过去,由于国内一些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生产不规范的小翻胎工厂及手
工作坊生产的质差和伪劣翻新轮胎严重扰乱了翻胎市场的正常秩序,使人们对翻新轮胎的质量不太认可。虽然
翻新轮胎的使用与新轮胎一样涉及安全问题,但在中国强制性认证产品标准中却暂不包括翻新轮胎的技术要求。
现在翻新轮胎产品执行的是国家《翻新和修补轮胎(子午线轮胎)》GB14646标准和《翻新和修补轮胎(斜交)》
GB7037标准及《航空翻新轮胎》标准,但翻新行业的产品安全认证管理尚未全面展开。据了解,国家认证中心
现已制定了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翻新轮胎环保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和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试点工作计划将于今年9
月份完成。由此,对翻新轮胎产品安全环保认证工作将全面开展,翻新轮胎市场将更趋规范,这也给轮胎企业
进入翻胎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无论是国家政策环境,还是翻胎业的发展空间以及日趋规范的市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轮胎企业这个正规
军进入翻胎业。
四、增强轮胎企业竞争优势
轮胎翻新综合利用是轮胎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轮胎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延伸服务产
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业务。
纵观全球,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大型轮胎公司除生产新轮胎外,均拥有自己的翻胎企业,以提高
所生产轮胎的翻新率,为用户节约资金并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公司的轮胎胎体和翻新胎的品质得到了市场高
度认可,从普利司通收购美国奔达可(翻胎)公司可见一斑。轮胎产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以及售前、
售后服务的竞争,现已升级到涉及客户整体费用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旧轮胎数量的全面竞争。
反观国内轮胎生产企业,把轮胎翻新作为延伸服务的还比较少,将其视为核心竞争业务的则更少。可喜的
是,华南、三角、双星、贵轮和上轮等部分国内大轮胎企业,已将轮胎翻新作为轮胎发展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例如华南轮胎公司与广东三水海达轮胎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翻新企业,年翻新量达24万条;
三角集团正在建设50万条/a全钢胎翻新和100万条/a预硫化胎面项目;上轮公司的翻新项目也于今年7月底
试生产。国内大型轮胎公司开始进军翻胎业,可谓我国轮胎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
其实轮胎企业进军翻胎业有其非常大的优势:①资本实力的优势;②先进技术力量的优势;③现代化管理
的优势;④产品质量品牌的优势;⑤经营销售网络及服务的优势。这些优势不是一般翻胎企业可以比拟的,因
此,国内轮胎生产企业进军翻胎业,必将成为引导国内翻胎技术进步的领头羊,也将促进翻胎这个环保行业更
快更好地发展。
总之,翻新轮胎不仅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轮胎的行驶里程,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橡胶资源的利
用率,有效地节约资源,也减少了废旧轮胎产生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对轮胎生产企业来说,在橡胶资源
紧张、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用户在选择轮胎品牌时,也必将会更多地考虑轮胎生产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轮胎的
综合效益。显然,在进军翻胎业的轮胎生产企业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整体费用控制的轮胎生产商将更具有竞争
优势。希望国内更多有实力、有品牌、有条件的大轮胎生产企业能够抓住进军翻胎业的机遇,在全球轮胎产业
的全面竞争中掌握主动,为我国旧轮胎翻新综合利用、发展轮胎行业的循环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资料链接
轮胎翻新技术简介
传统的轮胎翻新方法为热翻法,又称模型硫化,即将未硫化的胎面胶按照工艺尺寸粘合在经过打磨的胎体
上,然后送入个体翻胎硫化机,在高温高压下硫化,生产出翻新轮胎,每次只能得到一个成品。热翻法的最大
缺点是容易导致过硫现象,降低了翻新轮胎的质量。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翻胎技术为预硫化翻胎法,又称冷翻法,即把已经硫化成型的带有花纹的胎面胶粘合
到经过打磨处理的胎体上,装上充气内胎和包封套,送入大型硫化罐,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硫化,一次可生产
出多条翻新轮胎。
预硫化胎面翻新方法具有诸多优点:①预硫化胎面胶采用优质原材料和高新配方技术,胎面胶耐磨耗,行
驶里程高;②保证最佳品质,在翻新过程中不必经受高压、高温,胎体无变形和老化现象,胎体使用寿命长;
③不受模具尺寸限制,适合于几乎没有伸缩变化的子午线轮胎翻新;④设备投资只有热硫化翻胎系统的1/4,一
台翻胎硫化罐可代替几十台个体硫化机,并省去了热法经常更换模板的投资;⑤占地面积小,只需热硫化系统
的1/5;⑥操作人员少,只需热硫化系统的1/7;⑦能耗仅为热硫化系统能耗的1/5;⑧效益高且无环境污染,
预硫化法每条轮胎的纯利润为热翻法的数倍。
国外的预硫化胎面翻胎法主要有2种工艺路线:以美国BANDAG公司为代表的条形硫化翻胎技术;以意大利
MARANGONI公司为代表的环行硫化翻胎技术。美国BANDAG公司的冷翻工艺流程为:初检-打磨-无损扫描-切割-
涂胶浆-修理-填充-成型-装包封套-硫化-检验-修饰-入库。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从美国BANDAG公司引进了预
硫化胎面翻胎生产线。意大利MARANGONI公司环行硫化翻胎技术的最新工艺取消了装内胆和上钢圈,包封套与
轮胎外表面之间的封闭靠压紧环与子口间夹紧形成,以便在硫化时轮胎内腔直接与硫化罐内热介质接触,从而
缩短了硫化时间。另外,压紧环替代刚圈更便于轮胎的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