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遭受反倾销制裁 中国糠醛、糠醇行业损失惨重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瑞和
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执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出现的贸易摩擦与日俱增,我
国已成为被国外反倾销的重灾区,已连续12年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2006年共遭遇86起贸易摩擦案件,
是入世以来最高的一年。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消耗密集型、环境污染型、技术附加值不高的产品。
从事这些产品生产的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多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多数企业
受到反倾销制裁后束手无策。
我国糠醛、糠醇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制裁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我国的两糠产品在出口过程中所遭遇到的
反倾销制裁的国家之多、时间之长、征税额度之高、外汇流失之严重,在受国外反倾销制裁的产品中极具代表
性。通过剖析两糠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两糠产业应对反倾销的历程,政府、协(商)会和企业在反倾销应
诉工作中所应担负的职责和作用,找出一条解除反倾销制裁的途径,并建立起长治久安的反倾销应对机制。将
对优化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外汇流失,保护我国企业
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可等闲视之。
欧美等国长期实施反倾销制裁对中国两糠行业的影响
1.两糠产业大起大落 损失惨重
1994年美国海关对中国糠醛关闭,1995年起欧盟对我国糠醛征收高额反倾销税。1995年中国糠醛的出口量
从1990年的3.84万t跌落到1.37万t,年均增长率为-23%。中国的糠醛行业是依托国际市场生存和发展的,
连续5年出口大幅度下滑给中国的糠醛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许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开工不足,产品
积压。1994年初,糠醛的国内市场价格曾下跌到2800元/t仍无销路,企业的经营状况极度困难,生产设备因
长期闲置而锈蚀严重,中国的糠醛产量大幅度下降,企业损失惨重。1996~2000年,由于国际市场糠醛资源量
减少导致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企业效益增加,进而刺激各地纷纷建厂,扩大产量。2001~2003年由于糠醛产
大于需,出口受阻,产量积压,价格下滑,企业纷纷倒闭,我国的糠醛产业又经历了一个从低谷——波峰——
低谷的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起,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市场出现反弹,到2005年糠醛产业仍处在
从低谷至波峰的上升阶段,2006年糠醛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均呈下滑趋势,预示着下一个波谷即将到来,我国糠
醛产业又将面临一次大的波动。糠醇是糠醛的下游产品,其波动情况与糠醛类似。1995~2006年我国两糠产品
出口量变化情况见图1。
2.出口价格不断走低 创汇能力下降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两糠产品征收惩罚性高额反倾销税,按照国际惯例,中国的两糠产品不可能再进入欧
美市场。面对贸易制裁,中国的企业不积极应诉,为了在欧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所能做到的只有拚命压
低价格,产品报价越来越低,使外商从中国进口两糠产品后加上反倾销税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自欧美1994、1995年对中国两糠出口进行反倾销制裁开始,中国的两糠贸易陷入了一个怪圈。由于中国两
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低,遭到反倾销制裁,中国企业继续降低出口价格,从而招至更严厉的制裁。1995~
2006年中国两糠贸易的平均价格见图2。
中国两糠产品出口价格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自1996年起,中国两糠出口量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1995~
1998年糠醛出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60%,糠醇量出口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6%,1998年中国糠醛出口5.65t、糠醇
3.38t,出口总额高达7858万美元。1999年中国糠醛出口3.54万t,下降37%,糠醇出口3.59万t,两糠出口
总额降至5246万美元,两糠产品出口总量和换汇总额急骤下降。2000年中国出口糠醛4.65万t、糠醇3.44万
t,与1999年相比,糠醛出口量增长31%,糠醇出口量略有减少,但出口总额却跌至5039万美元。2000年以来
全球原油价格飞涨,价格始终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受原油价格的影响,国际市场上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
品价格均大幅上扬,受国际市场化工产品价格上扬的影响,中国糠醛/糠醇价格理应在国际市场上卖出好价钱,
但事与愿违,与1999年相比,糠醛出口平均价格下降了15%,糠醇下降了13%;与1996年相比,出口平均价格
均降低50%以上,是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2002年两糠产品的出口平均价格再创新低,糠醛、糠醇的出口平均
价格只有1995年的39.4%和39.9%。这一年糠醛出口27207t,同比上升了9.7%,糠醇出口41612t,同比只降低
了0.65%,但出口创汇总额却降低了19.5%。从2003年起,两糠产品的出口平均价格开始逐步回升,2005~2006
年国际油价格与10年前相比上涨了3倍,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同步上涨了3倍。但直到2006年我国两
糠产品的出口平均价格仍末达到1995年的水平,也只有1995年的58%和53%。
3.主销市场萎缩
美国是两糠产品的净进口国,2005年美国糠醛、糠醇的净进口量分别为15855t和13281t。美国自1995年
起对中国糠醇征收反倾销税后,不再是中国的主要糠醇贸易国。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糠醇由1994年的4400t锐减
到数百吨,1995年美国海关对中国关闭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糠醛只有120t,美国海关一旦开放,中国出口到
美国的糠醛猛增,出口最多的2000年达到24232t,占中国当年糠醛出口总量的52%,成为中国糠醛出口的最大
贸易伙伴。2001年Penn公司的四氢呋喃装置改用BDO为原料,对中国糠醛的需求降低到谷底,2001~2005年
美国进口中国糠醛的数量只有1500~3000t,2006年进口量增长到5597t。自从1995年美国对中国糠醇征收反
倾销税的13年来,Penn公司完全垄断了美国市场,中国糠醇每年向美国的出口量只有数百吨。2004年6月美
国对中国四氢糠醇征收反倾销税后,近两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糠醇下降到数十吨,2006年只有19t,基本丧失
了美国市场。1995~2006年美国进口中国两糠情况见图3。
4.反倾销税重压下力保欧盟市场
欧盟是中国两糠出口的主销市场,2005年占中国两糠出口总量的29.5%。中国已经失掉了美国市场,不能
再失掉欧盟市场。为了在欧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两糠行业只能采取低价战略,宁可牺牲企业的正当
盈利,也要力保欧盟市场。欧盟自1995年起对中国糠醛征收352欧元/t的固定反倾销税,自2003年起对中国
糠醇征收84~250欧元/t差额反倾销税。但欧盟在中国的两糠出口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如1998年欧盟进口中国
糠醛1.2万t,2004年为1万t,2005接近2万t,2006年为1万t。欧盟进口中国糠醇的总量与糠醛相当,近
几年增长较快,如2005的进口量为1.6万t,2006年为1.2万t。1995~2006年欧盟进口中国两糠情况见图4。
5.开辟新市场
中国两糠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制裁之前,泰国不是中国两糠产品的主销市场。1995年泰国只从中国进口糠
醛1300t。1995年欧美对中国两糠产品出口进行制裁后,从1996年起泰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糠醛,成为中国重要
的贸易伙伴。10年来每年的进口量均维持在6000~8000t。从2000年起糠醇进口量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3~
2006年从中国进口糠醇在1000t左右(见图5)。
6.外汇大量流失
欧美对中国糠醛、糠醇的反倾销制裁使中国失掉的市场份额无法用统计数据进行精确计算,但中国不断降
低出口价格造成的外汇损失却可计算出来,1995中国两糠产品的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是较低的,是引起
反倾销调查的价格,以1995年的出口价格为基数可以计算出1996~2006年的11年间,中国两糠产品出口的外
汇损失为5.2亿美元,平均每年的外汇损失高达4700万美元(见表1、表2)。
表1 以1995年出口价格计中国糠醛出口的损失情况 美元/t
年份 出口平均价格 与1995年的价格差 出口量/t 外汇损失*
1995年 1241 — — —
1996年 1236 5 37949 19.0
1997年 803 438 38666 1693.6
1998年 750 491 56477 2773.0
1999年 590 651 35473 2309.3
2000年 513 728 46501 3385.3
2001年 634 607 24789 1504.7
2002年 489 752 27202 2045.6
2003年 523 718 22432 1610.6
2004年 843 398 26770 1065.4
2005年 854 387 38547 1491.8
2006年 725 516 32966 1701.0
合计 19599.3
表2 以1995年出口价格计中国糠醇出口的损失情况 美元/t
年份 出口平均价格 与1995年的价格差 出口量/t 外汇损失*
1995年 1661 — — —
1996年 1636 25 59668 149.2
1997年 1156 505 15087 761.9
1998年 1079 582 19667 1144.6
1999年 873 788 28281 2228.5
2000年 772 889 30548 2715.7
2001年 838 823 41884 3447.1
2002年 663 998 41529 4144.6
2003年 725 936 44099 4127.7
2004年 1036 625 52949 3309.3
2005年 1092 569 75657 4304.9
2006年 875 786 74144 5827.7
合计 32161.2
注*:以1995年计(万美元)
近几年国际油价与两年前相比翻了一番。几乎所有化工产品的市场价格都随着油价同步上涨。我国两糠产
品的出口也在增长,但出口价格的涨幅有限,至今仍未达到1995年的价格水平。由于煤电油运费用大幅提高,
两糠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我国的两糠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站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却没有定价的话语权。这种一反常态的情况使许多外贸公司
和生产企业感到困惑。今后几年中国两糠产品出口能否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长达13年之久的反倾销制裁何时
能结束?糠醛、糠醇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价位是多少?这些都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中国两糠行业在国际同行中的地位及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目前全国有300余套糠醛生产装置,由于中国糠醛生产过于分散,每年总有一些老的糠醛生产企业倒闭,
同时也总会有一些新的装置投入运行,因此很难精确地对中国历年糠醛生产能力进行统计,根据产量推测,2005
我国糠醛总生产能力超过30万t/a,产量约22余万t。中国的糠醛工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糠醇生
产较为简单,只需上一套糠醛加氢装置即可,国内的加氢装置能力一般为1万~2万t/a,一套糠醇装置需10~
20家糠醛生产厂向其提供原料。2005年糠醇生产能力24万t/a,产量17万t。
其他国家运行中的糠醛生产能力大约为24万t/a。其中美国为7.3万t/a,欧盟8万t/a,其他国家(不含
中国)8万t/a。由于糠醛生产具有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等特点,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会发展糠醛生
产,90年代初期世界糠醛生产的重点已经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欧美每年需进口5万t糠醛,10万t
糠醇。中国糠醛生产能力占全球总能力的60%左右。
国际市场对两糠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1994~1995年美国、欧盟对中国实施贸易壁垒后,中国的糠醛、糠
醇业严重萎缩,1995年中国向世界市场的糠醛供货量下降到1.37万t、糠醇为2.14万t,由于中国供应量的减
少,1996年出现全球性的货源紧张,中国的两糠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近几年中国两糠产品出口
量剧增,随着出口量的增加,中国两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2005年两糠世界贸易数字
统计显示,糠醛贸易量(以出口总量计,下同)为50301t,其中中国出口量为38547t,占贸易量的76.6%;糠
醇贸易量为99170t,中国出口量为75657t,占75.3%。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环境和生产成本问题,今后几年糠
醛产量将继续下降,发达国家对中国两糠产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国两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定的
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