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出凸现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的软肋
□刘世平
橡胶工业外贸形势良好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生产大国之一,2006年世界橡胶消耗量为2150万t,其中我国为450万t,
占世界消耗量的20.9%,超过居第2位的美国170万t。一些主要橡胶产品(如轮胎、胶鞋、自行车胎等)的产
量也都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橡胶工业外贸出口形势也非常好,汽车轮胎出口额达到43.54亿美元,同比
增长33%,居世界第2位;胶鞋(含其他类鞋)出口额为1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位居世界首位;摩托车
胎自行车胎为1.63亿美元,同比增长35%;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36%,并首次实现出
口额高于进口额的情况。近几年我国轮胎与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变化情况见表1、图1及表2、图2。
表1 2002~2006年我国轮胎与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 万美元
产 品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轮 胎 95031 128360 212188 328288 435473
非轮胎制品 52457 70437 98636 124802 170425
非轮胎制品所占比例/% 35.6 35.4 31.7 27.5 28.1
表2 2002~2006年我国轮胎与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 万美元
产 品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轮 胎 3439 7433 10163 11567 18986
非轮胎制品 63324 97014 122469 131812 167884
非轮胎制品所占比例/% 94.8 92.9 92.3 91.9 89.8
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持续增长
2006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为167884万美元,出口额为170425万美元,出口额高于进口额2500万
美元。尽管如此,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量仍然很大,2006年进口额比2002年翻了2倍,同比增长27.4%,
且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净增近2亿美元,主要进口品种包括:①橡胶密封圈、垫,进口额为51606万美元(同年出
口额为29793万美元);②橡胶型材、异型材、板片等,进口额为17315万美元(同年出口额为12581万美元);
③钢丝增强胶管进口额为8591万美元(同年出口额为6627万美元);④纯胶管进口额为8922万美元(同年出口
额为4879万美元);⑤橡胶线、绳进口额为4503万美元(同年出口额为1067万美元);⑥同步带进口额为2665
万美元(同年出口额为914万美元)。
2006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额为170425万美元,同比增长36.6%,出口的重点产品主要有:①生活用
品中的工业及家用手套15758万美元、医用手套9117万美元;②纤维输送带9529万美元;③铺地用品及门垫
8133万美元;④橡胶V带4523万美元;⑤卫生医疗用品2505万美元。此外,2006年出口额高于进口额的产品
还有各种输送带、避孕套、橡胶护舷及硬质橡胶制品等。
进出口差异显露产业软肋
(1)从产品结构来看,进口产品以工业橡胶制品为主,而出口则以生活、医用等橡胶产品居多。在20世纪
90年代,工业橡胶制品如纯胶管、钢丝增强胶管、纤维增强胶管等曾是主要出口产品,如今则成为主要进口品
种,其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而像铺地用品、门垫这类生活用品,以前曾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现在则成为主
要出口产品。近几年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如纤维增强胶管2001年出口额是629万美元,进口额374万美元,但
到2006年其进口额已达到4849万美元,出口额为3789万美元。总体而言,我国在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方面,
主要是医疗卫生及衣着生活用橡胶制品,如工业及家用手套、外科手套、气垫床等充气橡胶制品、避孕套、医
疗卫生及铺地用品等,但近2年纤维输送带和V带出口增长较快。而进口的产品则主要是工业橡胶制品,如各
种胶管、同步带、橡胶密封制品、橡胶型材、异型材等。
(2)从进出口产品单价来看,出口的各种橡胶制品价格与进口产品相差甚大。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比进口的
同品种产品要低很多,以2006年我国进出口橡胶商品的平均单价比较(见表3),纯胶管(无附件)进口的平均
单价是12.3美元/Kg,而出口只有3.15美元/Kg,价格相差3倍;同步带进口平均价格是31.04美元/Kg,出口
产品单价是9.87美元/Kg,也相差2倍多。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出口的都是低档次的产品,而进口的大量非轮
胎橡胶产品则是适应汽车等制造业需要的高档工业橡胶制品。低价橡胶产品出口虽也能换取外汇,但在资源与
能源消耗方面确是很大的浪费。
表3 2006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单价比较 美元/kg
产品品种 商品编号 出口单价 进口单价
纯胶胶管(无附件) 4009.1100 3.15 12.3
纯胶胶管(有附件) 4009.1200 2.95 18.02
钢丝增强胶管(无附件) 4009.2100 2.84 5.72
钢丝增强胶管(有附件) 4009.2200 4.87 15.83
纤维增强胶管(无附件) 4009.3100 1.94 12.47
纤维增强胶管(有附件) 4009.3200 4.74 16.15
纤维输送带 4010.1200 1.99 3.5
钢丝输送带 4010.1100 2.38 1.89
V带 4010.3200 2.45 11.15
同步带 4010.3500 9.87 31.04
密封制品 4016.9310 9.38 43.25
橡胶片材 4016.9390 5.74 30.56
橡胶机器、仪器零件 4016.9910 8.58 38.54
海绵橡胶片材 4008.1100 1.93 7.13
海绵橡胶型材、异型材 4008.1900 3.37 11.06
硫化橡胶线、绳 4007.0000 1.27 1.93
(3)从进出口地区来看,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主要来自日本、德国、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其中以日
本的进口额最多。以2005年为例,日本纯胶管的进口额占54.4%、纤维增强胶管占35.6%、密封制品占31.8%、
V带占32.0%、橡胶及海绵胶片材型材占33.9%;德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2大进口国,其钢丝增强胶管进口额占
到26.7%、V带占13.4%、同步带占13.6%。日本、德国是世界主要的橡胶制品生产国与出口国,加之近几年来
我国汽车引进车型多来自德国及日本,因此,也必然增加了这些国家的相关橡胶产品的进口量。我国非轮胎橡
胶制品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额见表4。
表4 2005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额 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进口额 占比例/% 国家或地区 进口额 占比例/%
纯胶管 纤维增强胶管
1.日本 3911 54.4 1.日本 1162 35.6
2.韩国 840 11.7 2.德国 803 24.6
3.美国 502 7.0 3.韩国 533 16.3
4.德国 432 6.0 4.美国 152 4.7
5.中国台湾 325 4.5 5.法国 158 4.8
其他国家 1178 16.4 其他国家 459 14.0
合 计 7188 100 合 计 3267 100
钢丝增强胶管 V带
1.德国 1573 26.7 1.日本 620 32.0
2.韩国 860 14.6 2.韩国 280 14.5
3.意大利 701 11.9 3.德国 260 13.4
4.美国 697 11.8 4.新加坡 133 6.9
5.日本 536 9.1 5.西班牙 79 4.1
其他国家 1518 25.8 其他国家 564 29.1
合 计 5885 100 合 计 1936 100
同步带 密封制品
1.韩国 662 32.5 1.日本 11958 31.8
2.德国 278 13.6 2.韩国 5071 13.5
3.日本 223 10.9 3.美国 4541 12.1
4.美国 180 8.8 4.德国 3679 9.8
5.中国台湾 161 7.9 5.中国台湾 2320 6.2
其他国家 535 26.3 其他国家 10002 26.6
合 计 2039 100 合 计 37571 100
胶片材及型材 海绵橡胶片材及型材
1.日本 2245 31.4 1.日本 2576 33.9
2.韩国 1087 15.2 2.韩国 2062 27.1
3.美国 783 10.9 3.美国 768 10.1
4.德国 721 10.1 4.中国台湾 752 9.9
5.中国台湾 522 7.3 5.德国 211 2.8
其他国家 1794 25.1 其他国家 1237 16.2
合 计 7152 100 合 计 7606 100
钢丝输送带 橡胶丝、绳
1.中国台湾 288 32.7 1.马来西亚 1789 44.9
2.德国 246 27.9 2.泰国 1492 37.5
3.日本 161 18.3 3.中国台湾 129 3.2
4.美国 61 6.9 4.印尼 128 3.2
5.韩国 39 4.4 5.新加坡 117 2.9
其他国家 86 9.8 其他国家 326 8.3
合 计 881 100 合 计 3981 100
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日本、美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新
加坡、阿联酋等(见表5)。我国出口的橡胶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品种上相差不多,主要是产品档次较低,与国外
比较,质量属中下级。
表5 2005年我国主要橡胶制品出口国及出口额(前5位) 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额 占比例/% 国家或地区 出口额 占比例/%
纯胶管 纤维增强胶管
1.日本 1131 31.6 1.美国 658 23.9
2.香港 414 11.6 2.日本 295 10.7
3.美国 369 10.3 3.伊朗 114 4.2
4.中国台湾 196 5.5 4.韩国 109 4.0
5.俄罗斯 177 4.9 5.叙利亚 95 3.5
其他国家 1294 31.6 其他国家 1474 53.7
合 计 3581 100 合 计 2745 100
纤维输送带 V带
1.南非 684 12.8 1.阿联酋 299 10.8
2.意大利 608 11.3 2.美国 298 10.8
3.韩国 496 9.2 3.巴西 230 8.3
4.美国 485 9.1 4.巴基斯坦 147 5.3
5.巴西 456 8.5 5.伊朗 135 4.9
其他国家 2636 49.1 其他国家 1656 60.0
合 计 5365 100 合 计 2765 100
硫化橡胶板片带型材异型材 硫化橡胶制机器及仪器用垫片垫圈、密封垫
1.日本 1059 15.7 1.日本 6491 36.9
2.美国 746 11.1 2.美国 3999 22.8
3.韩国 631 9.4 3.香港 1889 10.8
4.荷兰 496 7.4 4.韩国 1760 10.0
5.英国 419 6.2 5.中国台湾 1210 6.9
其他国家 3375 50.2 其他国家 2220 12.6
合 计 6726 100 合 计 17569 100
编后语:刘世平专家对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出口情况的分析揭示了目前行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虽然2006
年我国非轮胎橡胶制品首次实现出口额略大于进口额的可喜局面,但是出口总量是60万t,而进口总量仅为15
万t,二者比例为4∶1。这就是说,同样是一美元的产品,我们用的原料、消耗的能源是国外产品的4倍,差
距如此悬殊,很难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特别是取消出口退税以后,对于低档的橡胶产品出口来说几乎无利可图,
甚至亏本。因此广大橡胶制品生产企业不能再寄期望于盲目的产能扩张来占有市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
新的生存点,企业必须加强研发力量,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
产业国际化的新形势下,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企业才可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