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进入攻坚阶段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中国长三角化工协商会”上的讲话
石油和化学工业既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又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重点耗能企业,
石油和化工行业占了340家;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废水、废气监控企业,石油和化工企业分别占了25.8%
和13.4%,行业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同时,公众、媒体对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关注度也越来越大。2006年江苏
仪征的一封反映江苏沿江化工污染严重的人民来信引起了中央的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要认真调查处理,国
家发改委、原环保总局、石化协会两次赴江苏省,调查沿江化工的发展和污染情况;2006年底新华社记者在内参
上发表的一篇反映长江沿岸石油化工行业无序发展、对长江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文章,引起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
度重视,2007年3~7月,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和石化协会联合对长江沿岸有关省市的化学工业发展和
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由此可见,石油和化学工业要发展,首先要做好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受到全行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了抓手,通过控制增量、结构
调整、技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延伸,大打节能减排的攻坚战,使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有所下降。2007年前
3个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单位增加值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继续下降,原油加工业能耗同比下降1.9%;乙烯、合
成氨、烧碱、纯碱、电石的单位能耗分别同比下降2.9%、1.8%、3.6%、4.2%和1.9%。
一、节能减排对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通过狠抓节能减排,促进了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最显著的变化是高能耗、高污染、“三酸两碱”等传统产业增速逐步回落,这些
行业占全行业资产的比重开始下降,新型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有机氟、有机硅、化工新材
料、信息化学品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亮点和强劲增长点。这一经济现象说明,石油和化学工业
通过节能减排,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走上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代价低、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发展空间很大、发展前景美好。
②促进了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 节能减排推进了西部的大开发和中部地区的崛起,支持了东部地区的率先发
展。目前,以新疆、内蒙、山西、陕西、重庆、云南等为代表的资源、能源优势区域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非常
迅猛,不仅项目多、规模大,而且起点高、后劲足,成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投资的重点和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优势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加快了生产要素跨
区域、跨行业的合理流动,形成了一批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化工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以中石油、中海
油、中国中化、中国化工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部分跨国公司兼并重组、产业扩张的势头十分强劲,大大突
破了传统的格局,增强了企业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为节能减排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2.促进行业技术创新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节能减排对行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一年来,石化协会围绕节能减排,加速推进创新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向国家推荐了一批节能减排开发项目,
努力争取科技部的立项支持,并组织了节能减排项目的论证和攻关,对一些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进行重点宣传、
交流和推广应用。2007年,有191项成果获行业年度科技奖,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两项成果填补了
国内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等方面硕果累累,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对支撑和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
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由于其合成工艺的特征,是具有循环经济载体优势的产业。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
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作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抓重点行业和技术支撑,以节能减排促进循环
经济,用循环经济来落实节能减排,引导行业迈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发展道路。涌现
出一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示范产业和企业。
4.促进责任关怀活动
节能减排有利于改善和树立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健康、清洁生
产为主旨的“责任关怀”活动。去年石化协会编写了《责任关怀准则》和《责任关怀行动指南》,32家试点企业
向全社会做出庄严承诺,并在上海召开了以“强化安全监管,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2007'中国责任关怀促
进大会”。展示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环境质量、关心健康水平、实现和谐发展的行业形象
和决心。
5.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节能减排对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有力地推动行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到集约,由外延到内涵,
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技术含量
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的大发展。据去年前10个月的统计,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比重下降,
全行业在传统产业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却同比增长了18.8%,新产品的产值同比增长50.7%。
二、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1. 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能增长过快,抑制的难度很大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大,经济效益比较好,石油和化工行业出现了产能扩张的热潮。氮肥、纯碱、烧
碱、电石、黄磷等行业的投资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递增。比如,黄磷产能已经超过200万t/a,电石产能已超
过2000万t/a,国家限制电石产能增长的措施不但没有见效,今年1季度产能同比反而增长了34%。中西部能源
和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氯碱、电石、PVC、合成氨的项目很多,加剧了能源、资源和环
境的压力,也将会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受局部利益的驱动,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得到贯彻落实,抑制高耗能产
品产能增长过快的势头难度依然很大。
2.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严重滞后
目前,行业的能耗统计办法很不健全。有的是十多年前制订的,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有的根本没有标准,
需要组织研究制订。高耗能产品的节能设计规范和能效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也明显滞后或存在重要欠缺,难以
对当前新增产能的能效控制形成有力支持。现有的统计数据很难真实反映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
的统计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另外,节能减排的统计和管理队伍十分薄弱,许多
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和环保管理人员,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有很多需要行业协会来帮助核实。
3.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推广力度不够
推进节能减排需要技术支撑。这些年企业在扩大规模上投入较多,而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即
使有一些企业开发了好的节能减排技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与行业共享。如何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
开发,并优选、集成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对具有成套节能减排成熟技术的行业,在
技术推广、专项支持方面,也显得力度不够。
三、当前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
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半了,但任务完成还不到
2/5,形势十分严峻。从石化协会的角度看,当前应当重点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实现节能减排的考核目标,关键在于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通过关停并转、结构调整、技
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延伸,坚决把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产量的比重降下来,把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
经济效益好的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新型产业搞上去。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结构调整,
“小打小闹”是不行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国际上普遍遇到的难题,它涉及到发展理念、技术水平、资金来源、社
会和谐等诸多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个转型。长三角地区一定要利用节能减排
带来的机遇,加快这一战略转型的进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资
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不仅不能再上,而且要对现有的产业实行关停并转,
利用中西部大发展的机遇,实行战略转移。比如巨化公司以氟化工为核心,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现在已经
成为我国氟化学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氟材料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2007年巨化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2.5亿元,在我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中名列第22位,在世界品
牌实验室《2007中国品牌500强》中居第100位。巨化的发展道路,应当成为长三角地区化工企业的楷模。
2.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标准、监管体系和对标管理
根据《2008~2010年化工行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发展规划》,要做好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一是
做好已完成的“烧碱、合成氨、电石和黄磷”等4个能耗标准的宣贯工作;二是组织好“轮胎、炭黑、纯碱、甲
醇”等4个产品能耗标准制定工作;三是组织好“余热资源量测试和计算方法”等5个能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制定。
要组织好行业节能减排对标管理。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对标活动的要求,国家
发改委制定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可见国家对这一活动的重视。行业协会要组织重点
耗能行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制定对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确定标杆值选取和企业上报基本数据原则,建
立能效水平对标数据平台,推荐和选定标杆企业,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提供行业能效水平的相关资料和国外同行业
能效先进水平信息,为企业开展对标活动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并要开展节能标识认定活动。
3.加大实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当前主要是在重点行业推广八大节能减排实用技术:在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中推广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在氯
碱行业推广干法乙炔技术;在电石行业推广大型密闭式电石炉、中空电极和炉气综合利用技术;在黄磷行业推广
电除尘技术和尾气综合利用技术;在铬盐行业推广铬渣无钙焙烧技术;在氮肥行业推广生产污水零排放和综合改
造技术;在磷肥行业推广磷石膏生产?茁-磷石膏板技术;在硫酸行业推广中、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同时要积极
做工作,争取国家为重点实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设立专项支持,为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提供贷款支持和减
免进口税收等优惠政策。比如,引进澳大利亚的磷石膏煅烧技术和装备,美国孟山都大型硫酸中、低温位热能回
收技术和装备,在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实现技术、设备的国产化。
4.积极推进责任关怀
我们要通过开展责任关怀来促进节能减排,用节能减排的成效来检验责任关怀活动。今年石化协会在责任关
怀方面的重点:一是抓好基础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责任关怀准则和指南,研究制定企业开展责任关怀的指标体
系和评估方法等;二是抓好试点,了解32家承诺企业开展责任关怀试点的情况,组织经验交流;三是开展培训,
普及责任关怀理念和基本要求,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接受责任关怀;四是以适当的形式,宣传中国石油和化工行
业、大型企业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业绩,展现企业和行业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