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东石化的迅速崛起
防止对我国产业造成损害
北京化工研究院 白庚辛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来看,石化工业已步入成熟发展期,产品品种、生产技术、市场分配等已基本定型,
行业整体发展呈现调整和缓慢增长。但在新世纪初的10~15年内,我国的石化工业尚处于成长期,而中东地区
则处于高速发展期。就全球石化工业本身的发展特点来看,该行业对石油等自然资源依附性强,而它的发展既
为电子、家电、建材、机械制造、航空、汽车、运输等行业提供了各种材料,同时这些行业也为石化工业提供
了市场和发展空间,因此石化行业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也是推动一个国家GDP增长的重要来
源。
新世纪伊始,中东地区石化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引起世人关注,尤其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CC)中的沙特、
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阿曼以及伊朗。未来5~10年,这一地区石油化工工业将迅速发展,装置产能将急
剧扩张,将对全球石化工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石化产品市场潜力较大、对外依存度高
的石化产业的冲击会更大。
丰富的油气资源 坚固石化产业根基
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804.903亿t和175.075万亿m3。2006年全球石油
产量 36.181亿t。中东国家人口只有3亿多,但是2006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却占全球总储量的50%以上,天然
气储量占全球储量的40%以上,当年石油产量为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因此,中东丰富的油气资源为其石化工
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相比之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各占全球总储量的1%多,2006年我国石油炼制约
需原油3.5亿t,其中50%依靠进口。2006年中东主要油气生产国与我国油气储量及产量对比见表1。
表1 2006年中东主要产油气生产国与我国油气储量及产量 亿t
探 明 储 量
国家 石油 占全球/% 天然气/万亿m3 占全球/% 石油产量 占全球/%
沙特 355.926 19.72 6.78 3.87 4.53 12.52
伊朗 186.690 10.34 27.58 15.75 1.95 5.39
科威特 135.630 7.51 1.54 0.88 1.07 2.96
阿联酋 133.990 7.42 6.07 3.46 1.23 3.40
卡塔尔 20.834 1.15 25.78 14.72 0.40 1.10
阿曼 7.535 0.42 0.85 0.50 0.38 1.05
中国 21.920 1.21 2.27 1.30 1.81 5.01
适时调整战略 石油、石化产业全面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涵义是指资金、资源、技术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流动,以寻求最
佳配置,实现各国、各个地区乃至全球性的经济持续发展。中东产油国面对全球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进
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使中东国家更加迫切地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它们越来越深刻地
认识到只有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才是国家生存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持续
发展的根本保障。石油经济和石油产业发展历来是多数中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
中东国家深刻认识到单纯的采油、卖油不能持续经济发展,不能增强经济实力,不能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中东产油国普遍进行了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对其石
油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即充分发挥国内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利用全球石油价
格上涨滚滚而来的巨大利润,合理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开拓发展下游石化工业,实现经济腾飞,改善和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推动全社会的进步。而这种调整和改革行动还将继续进行和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就是在夺回本
国石油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建立和强化国家石油工业,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经济多样化,
逐步摆脱对单一石油经济的依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开放石油上、下游工业领域,吸引国外资金、先
进科学技术和人才,推动石油和石化产业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迅速组建、
崛起,并发展、壮大。例如沙特的萨比克公司,伊朗的国家石油公司等,几乎一夜成名,跨入全球石油石化领
域最具影响和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行列,一些石化生产装置拔地而起,乙烯、丙烯及其下游产品产能、产量连年
直线上升,名列全球前列。
主要石化产品快速挺进中国
当前中东石化工业的发展还集中在少数几种石化产品上,主要有乙烯、聚乙烯、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
其发展速度高于我国,并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06~2010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产能增速将逐渐放缓,
而中东的增长将继续保持强劲(见表2)。
中国是全球石化工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进口国,中东部分石化产品在我国进口量
中的比例将随着中东石化工业的发展而上升。2005年我国乙二醇、聚丙烯、聚乙烯的总进口量和由中东进口的
数量见表3。
2006年我国进口乙二醇406.1万t,其中由沙特进口148万t,占总进口量的36.4%。聚乙烯总进口量为489.16
万t,其中LDPE 为93.18万t,HDPE 为241.93万t,LLDPE 为154.05万t,其中由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
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20%、22%和34%,基本与2005年持平。
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和丙烯的当量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550万t和1905万t,供需缺口分别约为1000万t,
因此虽然进口石化产品的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是大量的。届时中东的廉价石化产品有可能取代日、美、韩等
国家,成为我国石化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据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初步预测,2010年如果我国对海合会国家的
石化产品实行零关税,必将吸引海合会国家的石化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其产品占我国进口总量的比例将会
大幅度上升。初步预测,聚乙烯将占58%,上升30个百分点;聚丙烯21%,上升15个百分点;乙二醇51%,上
升30个百分点。海合会相关石化产品将成为我国进口的主导,平均增长45%以上。
表2 全球、中国和中东主要石化产品的产能变化 万t
产 能 年均增长率/%
石化产品 国家/地区 2005年 2010年(E) 2000~2005年 2006~2010年
乙烯 全球 11631 15549 3.0 6.0
中国 787 1600 12.0 15.0
中东 1118 2700 11.3 19.3
丙烯 全球 6677 9644(2009年) 5.0 5.0
中国 818 1080 10.8 5.7
中东 275 700 17.4(1999~2004年) 20.5
乙二醇 全球 1697 2028(2013年) 4.5(1999~2004年) 2.3(2006~2013年)
中国 169 400 5.2(1999~2004年) 18.7
中东 339 648 9.9 13.8
聚乙烯 全球 7328 8175(2008年) 4.2(1990~2005年) 3.7(2006~2008年)
中国 602 1200 10.2(1999~2004年) 14.8
中东 652 1392 11.4(2006~2008年) 16.4
聚丙烯 全球 4335 6100 4.6 7.1
中国 545 717 14.1(1996~2005年) 5.7
中东 262 500 10.0 11.4
表3 2005年中国由中东进口的石化产品比例 万t
聚 乙 烯
品 种 乙二醇 LDPE HDPE LLDPE 小计 聚丙烯
总进口量 400.0 111.0 244.6 170.4 526.0 302.3
中东进口量 143.6 24.8 61.8 60.0 146.6 18.2
所占比例 35.9 22.3 25.3 35.2 27.9 6.0
高速发展下的隐忧
今后5年仍是中东石化的快速增长期,中东石化发展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具有严重的不足。其优势在于
丰富的乙烷、丙烷等廉价轻质烃资源,可以用于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新建石油炼制及石化
生产装置,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生产成本低。当中东乙烷的价格为37.5美元/t,生产出的乙烯成本约100美
元/t,而在北美和中国采用石脑油生产乙烯的成本则是其3~5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石化工业已发展成集研究、创新、开发为一体,能源、钢铁、机械制造、电子
等诸多工业部门相互依赖和促进发展的综合工业体系。中东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畸形发展
而带来的严重缺陷,其一是内需不足,下游产业不发达,初级产品市场过分依赖出口。据测算,其石化产品的
80%以上需要外销。其二是原料单一,产品品种少,而产量大,不能发挥综合优势,容易造成产品过剩。其三是
发展石化工业需要的水等其他资源匮乏,以及缺乏钢铁、机械制造、电子等其他工业部门的支持,甚至劳动力
的不足也将会影响进一步的持续发展。其四是不断扩张的产能,出现原材料短缺。全球性的原材料及运输费用
等的上涨,也将会使建设费用增加,产品成本上升,从而消弱竞争力。
中东石化产业发展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已初现端倪;一些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使建设周期延长。沙特阿美和
住友化学在沙特拉比格的炼油装置扩能和石化项目的建设成本,已经比最初预计的43亿美元上涨一倍多,达98
亿美元。萨比克和壳牌化学的合资企业沙特石化公司拟在沙特朱拜勒建设的苯乙烯扩建项目,由于建设成本的
攀升而终止。由于乙烷原料的供应不足,沙特计划改造或取消完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转向以丙烷
或乙烷-丁烷混合物为原料,这无疑将使建设费用及生产成本增加。
专家预测中东地区迅猛增加的乙烯产能,将有82%转化为聚乙烯和乙二醇,与2004年的产能相比,2010年
这两种衍生物的产能将分别增加740万t/a和348万t/a,分别达到1392万t/a和648万t/a,将分别过剩750
万t/a和500万t/a。这么大量的产品投放国际石化市场,将需要时间来及时消化。
利用中东廉价石化产品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中东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廉价的中东石化产品销售目标首先是瞄准中国市场,应对不及时,就可能对我
国石化工业造成伤害。主要是乙二醇、聚乙稀、聚丙烯,其次是苯乙烯、对苯二甲酸及其酯、甲醇、聚氯乙烯、
醋酸及其酯等。虽然是局部产品,但也会对我国石化工业做强做大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使我国石化产业免受损害,我们应早作好准备,建议应对措施应包括:1)我国石化装置在产能扩大的
同时,应及时改扩建原有装置,使规模、技术和设备能适应发展需要,向大型化、油化一体化、资源产品优化,
技术一流、节能环保型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中石化近年来在提高乙烯产能的同
时,改造原30万t/a乙烯装置为60~100万t/a,使我国的乙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品;2)吸引中东资本及石
化企业来华投资建厂,如沙特阿美、美国埃克森美孚和中石化合作在福建泉州扩建炼厂、兴建石化联合企业。
沙特萨比克公司拟在大连建设石化项目等,造成双赢的局面,就会减少产业损害的风险;3)积极参与中东石化
的发展,输出资本、技术、设备、劳动力等,积极开拓中东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做到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共同发展;4)利用中东廉价石化产品积极发展我国石化下游产品的加工业,特别是高附加值的精化产品
产业,例如塑料加工、纺织、建材等制造业。
中东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廉价的中东石化产品销售目标首先是瞄准中国市场,应对不及时,就可能对我
国石化工业造成伤害。主要是乙二醇、聚乙稀、聚丙烯,其次是苯乙烯、对苯二甲酸及其酯、甲醇、聚氯乙烯、
醋酸及其酯等。虽然是局部产品,但也会对我国石化工业做强做大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使我国石化产业免受损害,我们应早作好准备,建议应对措施应包括:1)我国石化装置在产能扩大的
同时,应及时改扩建原有装置,使规模、技术和设备能适应发展需要,向大型化、油化一体化、资源产品优化,
技术一流、节能环保型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中石化近年来在提高乙烯产能的同
时,改造原30万t/a乙烯装置为60~100万t/a,使我国的乙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品;2)吸引中东资本及石
化企业来华投资建厂,如沙特阿美、美国埃克森美孚和中石化合作在福建泉州扩建炼厂、兴建石化联合企业。
沙特萨比克公司拟在大连建设石化项目等,造成双赢的局面,就会减少产业损害的风险;3)积极参与中东石化
的发展,输出资本、技术、设备、劳动力等,积极开拓中东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做到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共同发展;4)利用中东廉价石化产品积极发展我国石化下游产品的加工业,特别是高附加值的精化产品
产业,例如塑料加工、纺织、建材等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