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进口增加 物流基础建设迎来新机遇
□ 靳正利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的石油需求总量将至少达到4.5
亿t。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届时需要进口原油数量将突破2亿t,成品
油进口量也将比目前有所增长。
未来我国石油进口的增加将是全面的、多品种的和多层次的。从
品种构成来看,未来石油进口的增长将不再仅仅是原油数量的增加,
除了重质燃料油的进口可能大致维持目前水平或略有下降之外,原油、
成品油、化工用油以及LPG、LNG等多种石油类产品进口的数量都将进
一步加大;从运输方式来看,将实现陆路、水路运输多通道化;从可
获得资源的分布来看,原油除了争取从俄罗斯和哈萨克等国增加一部
分之外,大部分将继续依赖中东和西非地区等远程资源地水陆运入。
预计到2020年,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原油的比例将分别达到60%和
15%以上。进口成品油将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和中东地区,进口化工
轻油、LPG等主要来自中东,LNG主要从中东、澳大利亚及俄罗斯远东
地区(萨哈林)海运进口。
物流服务业面临挑战
如何确保大量增加的进口石油能够稳定、畅通、安全、均衡、经
济地运入并形成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稳定供应,这是我国石油物
流服务业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问题是:①如何提高一程国际远
洋运输环节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②如何提高进口资源与国内
需求之间的平衡衔接能力;③如何经济、及时、高效地实现各种进口
石油的接卸和输转;④如何开辟更多的资源进口运输通道;⑤如何在
成品油及化工轻油的进口和贸易集散能力上充分适应未来市场供应多
元化的需要等等。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陆
地区将要推进实施一整套的与进一步开辟石油进口资源渠道相关的储
运设施配套建设发展计划,包括建立自属远洋船队,建立国家石油储
备设施体系,与周边资源国合作建设大型的陆路进口原油管道,进一
步扩展面向进口原油、进口成品油、进口化工原料以及进口LNG的大
型接卸码头及相关的仓储和输转设施系统等。
进口服务设施系统发展基本思路
1. 基本目标
我国石油进口服务设施系统未来发展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争
取未来十几年时间内,在东南沿海和西北部内陆地区形成一个广泛分
布、资源供应来源和运输方式多元化、国内外资源相互衔接贯通和一
体化、与同期石化生产及市场需求相适应,并且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灵活性和抵抗市场波动能力的专业化原油、原料及石油产品进口输转
调运服务网络体系;在沿海各个大型石化生产基地附近形成一系列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运进口原油及原料的接卸与输转设施;在北部和
西北内陆边界争取打通1~2条战略性陆路进口资源新通道,充分满足
我国同期炼油和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
2. 发展思路
①突出未来发展的技术进步和整个调运过程的便利性、经济性和
可靠性,以专业化、信息化、一体化作为最基本的原则。
②增强对进口原油远洋航运的直接掌控能力,提高我国远程进口
资源国际运输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③逐步扩大在一程接卸地的进口资源储备规模,增强抗市场波动
能力。
④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大型专用储运设施的服务能力,避免盲目
重复建设和长期低负荷运营,确保新建设施项目能够达到应有的投资
效益水平。
⑤所配备的储运设施要尽量达到或超过其应有的经济规模水平,
并适当留出能力裕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其相互间能够衔接
和互补。其中码头设施的靠泊和接卸能力要尽量达到25万~30万t
级;成品油和石脑油类进口接卸码头吨位等级要在3万t级以上,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达到5万~10万t级。
⑥做好国家战略储备、企业区域性中转衔接和厂内生产周转储存
三者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调互补,确保发挥出各自的最佳效能。尽量
将国家储备系统与企业的进口资源接卸与输转系统放在一起,在硬件
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上实现一体化,确保比较高的紧急动用疏
散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日常运营成本支出。
⑦借助市场的力量,集中社会各方面资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
快速健康发展。在诸如远洋运输船队和超长距离输油管道等高难度项
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倡导和寻求开展跨系统的横向联合,
发展独立经营的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实行产业化开发,争取以较少的
实际投入换取较大的有效产出。
未来潜在发展机会展望
预计未来10~15年内,伴随着石油进口量的继续增长,我国大陆
地区的石油物流基础设施类产业将会在多个方面快速发展,总的潜在
投资规模将可达1000亿~2000亿元(人民币)。
1. 进口原油的一程航运 未来,我国大陆东部沿海海运进口原
油数量将明显增多,并且绝大部分将使用25万~30万t级(VLCC)油
轮完成国际一程航运。建立一支以VLCC油轮为主的大型远洋船队,估
计需要投入资金规模达30亿元以上。
2. 原油一程接卸码头设施 预计2020年前后,东南沿海地区将
出现海运进口原油接卸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新建、扩建一批深
水原油码头,这部分潜在需求合计约需投资30亿元。
3. 原油的陆路进口系统 开辟我国陆路进口石油资源新通道有
3条潜在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基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贝加尔湖附近
石油资源的“俄中原油管道”;二是基于里海东岸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的“哈中原油管道”;三是基于中东海湾地区石油资源的孟加拉湾沿海
至我国西南内陆的“西南石油进口通道”。以上任何一个新通道项目,
所需投资规模预计都将超过40亿元。
4. 国内陆上原油输转管道网络 伴随着我国大陆地区原油进口
量的增加,包括西油东运在内的国内陆上原油输转管道系统也需要进
一步增扩,预计这部分潜在管道项目合计走向长度可达约5000km,约
需投资250亿元。
5. 国家石油储备和石化生产储存系统 未来我国大陆地区将重
点在沿海一些已有的大型接转基地附近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石油储备
库。首期1000万m3国家石油储备计划已经开始实施,预计今后一段
时期还有可能再扩展相当数量的储备库容,约需投资150亿元以上。
另外,未来的石化企业进口原油生产储存系统(一程接卸+厂区)合计
储存能力也将继续增加,需要投资在120亿元以上。
6. 成品油和化工轻油的进出口贸易物流集散设施 成品油和化
工轻油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基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的
港口服务系统、3万~10万t级油品/液体化工品码头、必要数量的仓
储库容,以及足够方便的连接资源与市场的货流集散能力。此外,预
计未来在东南沿海一些地点还需要增建一些针对成品油、石脑油、凝
析油等进口石油商品贸易用途的专用集散设施,合计约需投资20亿
元。
7. 其他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陆地区的成品油市场分销过
程一次调运所需要的管道网络系统、二次调运所需要的终端销售配送
服务系统和进口LNG的接卸和输转分销管道体系等,也将经历一个快
速发展过程。其中,潜在的新建成品油管道投资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以上;成品油二次调运的终端配送服务系统估计需要再投资至少30
亿元;从山东到长江三角洲再到珠江三角洲整个东南沿海2020年前后
的LNG进口量将有十分显著的增长,这是一个需要上千亿元巨额投资
的巨大的新兴市场,值得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