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橡胶材料发展 把脉行业未来走势
——第四届中国橡胶材料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前言:自去年底以来,天然胶、合成胶等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一度达到历史高位,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
幅上升,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橡胶原材料已成为决定轮胎等橡胶制品是否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2010年
9月28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橡胶材料发展论坛在海口举行,在为期
两天的论坛中,专家们共同研讨国内外橡胶原材料发展态势,交流了国内外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新产品、新技
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情况,并分析和预测了低碳经济及绿色轮胎发展对橡胶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及需求、橡胶材
料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报告精彩纷呈,剖析准确深刻,现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世界橡胶产业呈现新的变化
近10年来,伴随着亚太地区汽车及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橡胶工业产能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然橡
胶种植面积和加工能力大幅度增长,年产量由681万t增长至988万t,增幅45%。世界各主要产胶国除马来西
亚外,天然橡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泰国由180.5万t上升至330万t,增幅82.8%;印度尼西亚由145.5
万t上升至259.2万t,增幅78.1%;越南由15.5万t上升至77万t,增长396.7%;印度由50万t上升至88.3
万t,增长76.6%。但同期,世界各国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或有关闭、或有新建,全球产能从2000年的1229万t/a
增长到2009年的1237万t/a(不含热塑性弹性体和胶乳),仅增长8万t/a。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凤菊介绍,目前世界合成橡胶能力的增减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由欧美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生产能力增长尤以中国、韩国最为突出。二是合成橡胶产能逐步向大型集团
公司集中。其中,合成橡胶生产能力的增减也因产品品种而异。丁基橡胶与氯丁橡胶产能增长最为突出,分别
由84.2万t/a增至103.9万t/a,由30.8万t/a增至38万t/a,各增长23.4% ;异戊橡胶由140.9万t/a降
至70.7万t/a,减少99.3%。欧美地区乳聚丁苯橡胶产能大幅减少,溶聚丁苯橡胶明显增加;钕系及锂系聚丁
二烯橡胶产能在不断增长。全球溶聚丁苯橡胶产能由2000年的67万t/a增长至2009年的107万t/a,增幅53.7%。
乳聚丁苯橡胶由435.4万t/a降至419万t/a,总体减少16.4万t/a。世界合成橡胶新产品开发及应用趋势表
现在品种差异化、高性能化、环保化及低成本化等方面。
与此同时,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将迎来稳步增长时期,2003年以来世界各国新增种植和更新的橡胶树从2010
年开始陆续进入割胶期,2003~2009年新增种植和更新的橡胶园到2014年也将达到最佳产胶期。在新产品开发
及应用趋势上,未来各国对天然橡胶新材料的研发将主要围绕环氧化天然橡胶、热塑性天然橡胶、脱蛋白天然
橡胶、液态天然橡胶和纳米复合产品展开。
王凤菊秘书长认为,国内橡胶材料市场与世界橡胶市场休戚相关,为保证国内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一定
要保护好本土天然橡胶资源,积极开拓海外橡胶资源;通过推动杜仲大产业的发展,加速杜仲胶产业化进程;
要加强上下游的强强联合,形成战略伙伴,防范风险,提升竞争力;合成橡胶发展要合理配置资源,产品品种
均衡发展;维护健康的橡胶市场秩序,倡导诚信贸易、文明贸易。
我国橡胶行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整体经济回升,汽车等相关行业高增长,我国橡胶工业呈现了大幅增长的势头。中国
橡胶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雅俐介绍说,今年1~7月,我国子午线轮胎总产量为1.46亿条,同比增
长26.3%;子午化率达83.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同时,出口形势好于预期,前7个月协会统计企业实现
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5.2%;其中轮胎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7.8%,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34.9%。
但值得关注的是,特保案的影响已经显现,对美出口锐减。虽然上半年我国出口小客车轮胎交货量同比增
长了26.1%,交货值同比增长了25.3%。但是,对美出口交货量同比下降20.1%,交货值同比下降24.6%。她
预计,下半年橡胶行业生产增长速度将回落到20%以内,其中轮胎增幅预计可达10%。同时,行业效益不容乐
观,除了橡胶原材料价格高涨外,行业自身集约化程度不高,整体产能过剩,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产品同质化
现象严重,市场恶性竞争,都使效益大受影响。今年后几个月,橡胶行业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一方面,要保
增长,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确保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有重点地进行结构调整、平衡
产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任务,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保证橡胶原材料供应仍是重中之重。邓雅俐认为,我国首
先应稳定扩大国内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提高其质量和产量。同时,鼓励轮胎等橡胶制品企业参与天然橡胶的
种植和加工,优化天然橡胶的初加工,提高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和物质流服务水平;引导企业“走出去”建立
境外天然橡胶种植和加工基地。同时,健全完善天然胶储备机制,加强天然胶期货市场建设,保持国内天然胶
市场的平稳运行。在合成胶上,则要加快开发异戊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品种,增加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等合
成橡胶品种牌号,逐步提高合成胶在轮胎中的使用比例和研制生产能力。
合成橡胶要走高性能发展之路
2008~2012年将是我国新增合成橡胶装置产能集中释放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二五”末,我国
合成橡胶装置总产能将达到423万t/a。届时将形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三分天下的格局。从
产能结构看,虽然覆盖全部七大基本胶种和SBCs,但是产能结构尚不均衡,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EPR、IIR、
IR和NBR的产能比例偏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化院燕山分院院长梁爱民认为,原料供应上,我国丁二烯和苯乙烯等基
本充足;技术储备方面,燕山石化在锂系聚合物、巴陵石化在SBCs、齐鲁石化在ESBR、兰州石化在NBR和ESBR、
中石油兰州研究中心在乳液聚合、吉林石化在EPR和ESBR上都具备了雄厚实力,这是发展合成橡胶的优势。但
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传统技术仍占主导,部分合成橡胶品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市场
需求的特殊高性能牌号供应不足;工程技术开发及大型设备的研制与实际生产需求仍有差距;助剂及产品的环
保友好进程比较缓慢等。同时,应用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
持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橡胶工业产业升级的推动需求都将给未来中国合成橡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但国内外过剩产能的比拼也对我国合成橡胶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高性能轮胎用合成橡胶的新品研发和应用中,中国石油石化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的荔栓红表示,目前中
国轮胎企业以大宗通用型规格的轮胎生产为主,多属于中低端产品,所以在原材料上以低成本低消耗为主,消
耗的合成橡胶原材料主要是通用牌号:SBR多采用SBR1500及SBR1712;SSBR胶用量不多,且多为通用牌号;BR
采用镍系BR9000,稀土BR和低顺式BR用量较少;有些企业通过与其他通用胶并用的方式降低了成本。目前市
场上用量较大的通用型产品主要是环保型芳烃油的充油胶。
荔栓红博士列举了高性能轮胎用主要合成橡胶新产品的研发进展情况,ESBR主要是改性产品、预交联产品、
高结苯、高充油产品;SSBR主要是不同苯乙烯、不同乙烯基含量的产品,末端改性产品;BR主要是高乙烯基BR、
低凝胶含量BR、充油系列BR等;丁基橡胶主要是星形支化丁基橡胶、星形支化溴化丁基橡胶;其他如集成橡胶、
粉末橡胶、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等。他认为,高性能轮胎用合成橡胶的发展趋势是ESBR仍占SBR的主
导地位。其发展方向是增加非污染型充油牌号、SBR炭黑母炼胶以及高苯乙烯含量牌号,用于制造淡色、透明制
品的低门尼牌号,用于轮胎胎面的充油牌号以及预交联、粒状、液体、粉末、羧基及防滑ESBR等品种;SSBR将
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BR将继续保持第二大胶种的地位,但镍系BR在轮胎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下降,在牌
号上更注重充油、氯化、环氧化、羧基化等改性BR的开发,锂系BR的重点是发展用于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改性的低顺式LCBR、滚动阻力和抗湿滑性均衡的中乙烯基MVBR和高乙烯基HVBR以及适用于全天候轮胎胎面胶
的分子链端。
天然橡胶要量、质并重
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秘书长郑文荣介绍了中国天然橡胶的发展历程,据统计2010年1~8月我国天然橡胶产
量约36万t,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460万亩。通过进一步发展海外优良种植面积,预计2015年天然橡胶产
量可实现100万~120万t。
但与会专家们也表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国内未来生产的天然橡胶已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如何在稳定扩
大国内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进一步提高小型民营天然橡胶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已成为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热作院橡胶加工研究所所长黄茂芳介绍说,虽然近年来我国天然橡胶加工业已从烟片胶、风干胶片发
展成为技术分级橡胶,生产有全乳胶(WF)、SCR5、SCR10、SCR20、恒粘胶和浓缩胶乳等系列初加工产品,但总
体来说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加工厂的规模偏小,质量一致性难以控制;初加工产品集中于全乳胶(WF)和SCR5,
品种不齐全;与下游主流产品(子午线轮胎、避孕套等)生产企业不容易实现定点供货等。天然橡胶初加工企
业也认识到这一点,除了加强工业布局调整外,还启动了新产品研发及产品质量改进计划。目前我国在环氧化
天然橡胶、氯化天然橡胶、恒粘橡胶、接枝橡胶、低蛋白质橡胶、低氨胶乳、纳米胶乳、高品质浓缩胶乳产品
以及高性能轮胎胶和子午线轮胎胶技术方面的研发均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且成果已经推广应用。
黄茂芳所长还着重指出了天然橡胶国家标准方面的进展,他指出新版本调整后的指标比上一版本国家标准
或现行国际标准版本要求更高。如在浓缩天然胶乳核心标准GB/T 8289-2008《浓缩天然胶乳 氨保存离心或膏化
胶乳规格》中,有两项重要指标(挥发脂肪酸值、凝块含量)还严于其修改采用的国际标准ISO 2004:1995。此
外,在修订后的GB/T 8082-2008《天然生胶 标准橡胶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中列出了对天然生胶包装材料
的要求,该项要求有利于防止进口天然橡胶包装用的托板/疏格木箱所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进入我
国。这对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国产和进口天然橡胶的质量监管及天然橡胶国际贸易将发挥更
好的作用。
海胶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加工分公司副总经理袁瑞全表示,通过提升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质量来满足用户需
求、延伸下游产业链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他们将辅助生物凝固技术用于胶乳级标准胶的生产,解决了多年来
国产胶拉伸强度低的问题,并成功研发了航空轮胎橡胶产品。其生产的高氨浓缩胶乳,已可根据不同用户、不
同产品对天然橡胶质量的不同要求,按用户提出的产品指标,量身定做各种产品。目前,普利司通轮胎厂已成
为其最大的高档次轮胎用全乳胶终端用户之一。目前,通过质量提升,高品质的全乳标准胶、浓缩胶乳已成为
海胶集团打开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橡胶贸易市场呼唤诚信、文明
我国是一个橡胶进口大国,2009年进口天然橡胶280万t,进口合成橡胶 228万t,橡胶贸易已经成为我国
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化国际天然橡胶事业部总经理马文军在会上介绍,目前国内天然橡胶贸易环
节活跃,下游厂家成品出口和内销并重,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保税区仓
储转口贸易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橡胶贸易市场仍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海南华加达投资公司董事长陈献财分析了中国橡胶贸易市场现状,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橡胶行业的冲击和影
响并没有彻底结束,贸易摩擦日益高涨,橡胶贸易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正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他建议,橡胶
贸易企业要始终树立诚信理念,以诚信净化橡胶贸易市场;橡胶行业协会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橡胶企业
的诚信调查和监督;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橡胶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推
出节能环保、高效优质的品种,从而树立企业的国际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橡协橡胶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凤菊认为,众多橡胶贸易企业在活跃我国橡胶贸易市场和保障橡胶原
材料供应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护市场稳定对于我国上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防止胶价的
大起大落更是关系到贸易企业的生存命运。因此,倡导诚信贸易,文明贸易,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对于我国橡胶
工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