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0年三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发展分析
2010年44期 发行日期:2010-11-17
作者:董涛
2010年三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董涛
    三季度我国石化工业呈现增长势头,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石化行业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资
源短缺严重依赖进口,贸易壁垒阻碍出口等问题影响着石化行业产业安全,值得关注。
    一、1~9月国内行业形势分析
   (一)产值指标继续上升,增速略有上升
    9月份总产值增速继续上升,实现总产值7792.90亿元,同比上升26.10%,增速比上月上升0.59个百分点。
三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237.10亿元,同比增长35.90%,比1~8月增速回落3.16个百分点(见
图1)。
   (二)九成产量上升,七成价格上涨
  随着需求上升,三季度产量继续上升,但是升幅收窄。在统计局重点监测的95种产品中,除5种产品产量
下降外,其余产量均上升,其中升幅在20%以上的品种占比达30.53%,比上月下降10.52个百分点。
  国内大多数石化产品价格环比同比均上升。据统计局公布的868种(类)石化产品价格指数分析,从环比
看,9月价格指数上升的种(类)占56.45%,所占比重比上月上升12.45个百分点;持平的占17.51%;下降的
占26.04%,比上月下降13.0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上升的种(类)占73.04%,比上月上升3.14个百分点;
下降的种(类)占20.39%,下降3.37个百分点。
   (三)行业投资步伐有所上升
  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到7923.25亿元,同比增长14.94%,增速比上
年上升3.40个百分点,比前8个月的增幅略降0.74个百分点(见图2)。
   (四)进出口贸易额上升,增速回落
  前9个月化工进出口额为2076.5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72%。同比上升55.18%,比前8个
月的增速下降2.87%。进口额为1177.76美元,上升35.54%,增速较前8个月下降3.15个百分点;出口额为898.83
亿美元,上升91.55%,增速下降2.17个百分点。
  (五)石化行业利润上升,增速回落
  随着行业形势的好转,1~8月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利润为4310.17亿元,同比上升44.25%,比1~5月增速
下降28.23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采选业和专用化学品制造业利润增幅均高于
全行业水平,分别为89.17%、55.27%和51.47%。
   (六)世界石化价格指数三连跌后首次回升
  9月份世界石化价格指数(IPEX)为259.86,比8月份指数修正后的256.04点上涨1.5%。是该指数在经历
了6、7、8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回升。亚洲地区的上涨抵消了欧洲地区的损失。亚洲上涨了3.3%,欧洲下跌0.7%。
美国市场未出现较大波动。
  二、产业安全形势分析
  (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致使产能过剩与大量进口并存
  1.精细化工率偏低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
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精细化率已达到60%~70%。而我国精
细化率仅为40%~50%。
  2.产品结构不合理
    高端产品大量进口,集中体现为石化产品、有机化工产品和高档新产品需大量进口,针对国外产品的冲击
有效的抵御能力较弱。一方面拥有廉价乙烯原料的中东地区乙烯工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石化行业最大的竞争
对手;另一方面,专用合成材料的专有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易遭受进口冲击。
  低端产品出现产能过剩,产业链脆弱。如纯碱、氯碱、甲醇、氮肥、磷肥和轮胎等产能已经过剩,企业开
工率下降,面临产业升级和调整。轮胎工业由于近期上游天然橡胶价格疯涨,而下游产能过剩达30%,因此无力
转嫁成本而面临利润下降的窘境。
   (二)资源短缺,受制于人
  能源、资源短缺严重。2010年1~9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4.39%,同比上升4.38个百分点。预
计到2020年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超过60%。化学矿资源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特别是硫、磷等重要资源已濒临枯
竭,氯化钾对外依存度超过5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9年的60%~70%,上升到今年可能超过80%。
  (三)高耗能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难以持续
  高耗能产品如PVC、合成氨、尿素、纯碱价格出现短期快速上涨。近来,为完成国家“十一五”单位GDP能
耗下降目标,全国对高耗能产品进行限电限产,这部分子行业在强制性紧急措施下,供给受到一定抑制,产品
价格上涨。从9月份的数据看,PVC、合成氨、尿素、纯碱产量环比,同比均出现负增长,同期价格上涨加速。
但此轮价格上涨的持续性不强。
  (四)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影响,新能源产业成为矛盾的焦点
  1.贸易壁垒如REACH与CLP对我影响大
  随着REACH注册的截止时间11月30日的临近,未能及时完成注册的企业将无法再向欧洲出口。今年12月
1日CLP法规也将开始执行。企业需根据CLP法规重新分类产品,并于2011年1月3日前完成通报。CLP执行
后,进入欧盟海关和欧盟市场流通的化学品如未更新安全数据表和分类标签,会遭遇货物滞港、退货、罚款等
处罚。据保守估计,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所要负担的成本,约为5亿~10亿美元,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因此
下降0.4%。
  2.美国以碳关税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
  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征收特别关税”条款中规定,美国政府在2020
年之后,可以对出口美国的产品征收每吨二氧化碳10~70美元的“碳关税”。通过制定只有美国的设备和技术
才能够达到的碳强度标准,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想出口美国,就必须买它的设备和技术。这意味着,将来中
国若达不到国外所设置的“碳要求”,将可能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
  3.新能源成为美国制裁的重点行业
  美国将启动对中国对本国清洁能源行业补贴行为的301调查。该调查将涉及到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电池
及节能汽车行业。如果未来对中国清洁能源出口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无疑将对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的出口战略形
成相当大的冲击。
  三、全年预测
  (一)石化贸易增速放缓
    随着美国复苏步伐的放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及欧盟REACH和CLP等注册结束日期的临近,中欧贸易
将受到影响,加之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石化贸易将呈现进出口增速放缓的局面。
  (二)石化产品价格继续上升
    随着国际油价、水电煤气价格上升,以及节能减排对部分行业开工率的影响,石化产品价格也将水涨船高。
  (三)石化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收窄
    随着成本上升,石化利润空间遭到挤压,盈利增速将有所放慢。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