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钛矿资源成钛白粉企业竞争焦点
2010年47期 发行日期:2010-12-08
作者:林贵贤
钛矿资源成钛白粉企业竞争焦点
□  西美国际有限公司 林贵贤
    至2010年6月,我国钛白粉产能已经占全球总产能的30%以上,且这一比例还将随着产能的扩张进一步加大。
虽然我国拥有世界35%左右的钛资源储量,但每年60%左右的钛矿需求仍依赖进口解决。钛白属于资源型行业,
随着钛矿价格的日益上涨以及储量的日益减少,钛矿资源已经成为钛白粉企业未来生存的决定因素。

钛矿需求不断扩大
  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欧美不但没有新增的钛白粉产能,反而由于环保压力导致的生产成本剧增关停了不少硫
酸法装置,其中包括Huntsman 在英国Grimsby工厂的部分产能(以及在南非的4.5万t/a产能)。此外,Cristal
和Tronox也由于运营中的其他原因相续关停了在美国的部分氯化法产能。全球钛白粉产能分布见图1。
  相对而言,近年新增的钛白粉产能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近期,Tronox与Exxaro已完成其在澳大利亚合资
氯化法钛白粉厂的扩产计划,产能由原来的11万t/a增加到了15万t/a。而印度的KMML也正准备将其产能扩张
至6万t/a(新增2万t/a)。最明显的扩张出现在中国,在过去两三年中,中国新增了超过50万t/a的钛白粉
产能。由于中国新增产能主要为硫酸法,从而使世界钛白粉生产工艺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2010年,世界硫酸法
产能已经超过氯化法产能,占到总产能的55%。未来几年,中国的硫酸法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张,氯化法产能也有
望获得较大发展(见表1)。到2015年,中国钛白粉总产能有望突破300万t/a。届时,中国将控制超过40%世界
钛白粉产能,世界钛白粉生产中心将转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转移。
  钛矿资源主要作为钛白粉、海绵钛以及电焊条等产品的原材料,其中钛白粉的消费占了92.5%。据统计,截
至2010年6月,我国有钛白粉生产企业63家,总产能达198.6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31%。
  此外,我国钛矿的另一下游市场,海绵钛的产能在未来几年也将进一步扩大。2009年我国有12家海绵钛生
产厂家,总产能达到8万t/a。2010年上半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3.73万t。未来几年,我国还将新增攀钢集团
(1.5万t/a)、金川集团(1.5万t/a)以及中铝(3万t/a)等多家海绵钛生产企业。
  受下游产业扩张的推动,我国对钛矿资源的需求将迅速增加,预计2010年我国钛矿需求量将超过300万t。
相比于钛矿,采用钛渣生产钛白粉具有能耗低、“三废”少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需求增长中,钛渣的需求增
长将快于钛矿的需求增长。
       表1  我国部分即将投产及在建钛白粉项目           万t/a
   公司          新增产能                  备 注
西昌瑞康        6.0        硫酸法金红石,预计2010年11月投产
云南泽昌        3.0        硫酸法金红石,预计2010年11月投产
江西添光        5.0        硫酸法金红石
马鞍山金星化工    2.0        硫酸法金红石
武汉方圆        2.0        硫酸法金红石
广东惠沄        3.0        硫酸法金红石
云南新立        6.0        氯化法
锦州钛业        3.0        氯化法
总计           30.0    

钛矿资源供应内忧外困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钛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见表2),但是我国的钛资源多为原生钒钛磁铁矿岩矿,开发
难度大。同时,我国90%以上的钛矿资源集中在攀枝花地区,在云南、海南、河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见表3)。
  除了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外,国内钛矿公司众多且单个产能偏小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如目前国内最
大的钛矿开采公司为攀钢集团,其钛矿开发能力也只有48万t/a。而像攀钢集团、龙蟒矿冶、安宁铁钛等主要的
钛矿公司又有自己的钛白粉生产线,为了保证自身发展,这些钛矿公司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对外销售钛矿。
    世界主要的钛矿公司产能几乎在50万t/a以上且还在进一步扩张,如莫桑比克的肯梅尔公司的产能在2012
年有望达到120万t/a,力拓公司也正在开发马达加斯加钛矿项目(见表4)。但这些大公司的产品大多以钛渣或
金红石矿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很少能适用于国内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因此,如果从这些大的矿业公司
中买矿,国内公司在价格、供应谈判中也将处于劣势。
    此外,由于从业公司数量众多,国产钛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第二季
度对攀枝花地区50家生产企业生产的50批次钛精矿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查,其中合格19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仅
为38%。
   由于国内供应的严重不足以及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钛矿资源以满足国内需求
(见表5)。2010年前8个月,我国已经进口115.5万t钛矿(不包括钛渣),同比增长58.5%,相当于去年全年
进口量的78.1%。由此可以预计,2010年全年的钛矿进口量将突破200万t,占到国内总需求量的60%以上。
   从我国钛矿进口情况来看,来源相对集中。越南、澳大利亚以及印度为主要来源国,2010年前8个月来自这
2个国家的进口量占到总进口量的87.7%。相对集中的进口来源,使国内钛白粉企业时刻存在“断粮”的风险。
   作为我国最大的钛矿进口来源国,越南政府将于2011年起禁止钛矿的出口(越南原本决定从2010年1月起
禁止钛矿出口,但由于国内钛矿下游行业发展缓慢以及本国钛矿公司的反对,且钛矿出口每年为越南带来5000
万~7000万美元的利益,为此推迟1年执行,但其钛矿出口关税已由7%提高到10%)。如果2011年越南如期执行
钛矿禁令,届时我国的钛白企业将面临每年50万~80万t的钛矿缺口,超过30%的钛白产能将面临无米之炊的
困境。
   此外,澳大利亚和印度也频繁调整其矿产资源政策。今年5月份,澳大利亚政府称,计划从2012年7月起
对资源开采类企业开征高达40%的资源税,以支付日益升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退休金。同样在5月份,印度
政府将其铁矿出口关税由10%提高到15%。随着钛矿出口量的增加,不排除印度政府会调整其钛矿出口关税。这
些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调整也将对我国的钛白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在我国,资源税也将全面开始征收。根据之前在新疆试行的政策规定,对金属类矿产资源征收0.4~30元
/t不等的资源税。同时政策规定,那些自用于连续生产的矿产资源是不用缴纳资源税的。也就是说,像攀钢集团、
四川龙蟒等企业利用自己的钛矿来生产钛白粉则不必缴纳资源税。
  可以预见,钛矿资源已经成为国内企业未来生存形势的决定因素,那些拥有钛矿资源的企业将拥有更强的市
场竞争力。
         表2  世界钛矿资源分布         万t
国家              钛铁矿资源       人造金红石资源
             储量  基础储量    储量   基础储量
南非         6300    22000         830    2400
挪威         3700     6000          -      -
澳大利亚    13000    16000        1900    3100
加拿大         3100     3600           -      -
印度         8500    21000         740    2000
巴西         1200     1200         350     350
越南          520      750          -       -
美国          600     5900          40     180
乌克兰          590     1300         250     250
中国        20000    35000          19      28
莫桑比克     1600     2100          48      57
其他         1500     7800         810    1700
合计        60610    122650        4987    10065

   表3  2010年我国钛矿产能分布     万t/a
分布        产能   产量(预估)/万t      
攀枝花        150            100
云南         30            10
海南         30             8
河北         10             8

               表4  2010年世界主要钛矿公司产能及产量统计       万t/a
公司                产能                 分布          2010年上半年产量/万t    总计  
                                                       钛铁矿  金红石   钛渣    
肯梅尔        50(钛铁2010年)
            120(钛铁2012年)             莫桑比克        31.98      0.12       -        32.10
爱索矿业    150
            (含钛铁、钛渣、金红石等)    南非、澳大利亚       -    10.90     24.50     35.40
力拓        150                                               -       -    68.40    68.40
            (含钛铁、钛渣、金红石等)    加拿大、南非    68.40     68.40
Titanium     10
Resource    (含钛铁、金红石)            塞拉利昂         0.75      3.72        -     4.47
Group    
艾璐卡        150
            (含钛铁、钛渣、金红石等)    澳大利亚        23.10     11.32     17.39     51.81
必和必拓*    50                            南非                -     2.50     25.00     27.50
注:*根据2009年产量估算。

向上游延伸 突破瓶颈
   国外的钛白粉巨头早已认识到钛矿资源的重要性。与国内大多数钛白粉企业严重依赖进口钛矿不同,这些国
际巨头们已经通过不同形式积极地向上游延伸,如Cristal 2008年收购Bemax,2010年10月1日,Cristal又
与挪威的Nordic Mining ASA达成了长期供应金红石的合作协议;Tronox与世界主要的钛矿公司Exxaro 成立合
资公司;Kronos 控股挪威拥有80万t/a钛矿生产能力的Titania AS。
    国内的攀钢集团除了在攀枝花拥有丰富的钛矿资源开采权外,其也正积极向海外寻求更多的资源。可以说,
稳定的钛矿供应也为这些钛白粉巨头生产高质量的钛白粉提供了资源保障。
   因此,国内有实力或技术优势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可以向上游延伸,突破钛矿资源这一产业发展瓶颈。例如,
有雄厚资金的钛白粉企业可以在海外购买钛矿开采权。
    目前,莫桑比克的“砂矿长廊计划”(The Corridor Sands Project)正在重新招标,同时加拿大的钛矿公司
也正在寻求投资资金积极开发钛矿资源。
    再有,拥有技术实力的钛白粉企业可以选择在越南、巴西等钛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当地的钛矿公司合作投建
钛白粉生产线。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的钛矿资源,又可以直接占据当地新兴的钛白粉需求市场,可谓一举两得。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