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学工业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2011年12期 发行日期:2011-03-29
作者:李勇武
化学工业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勇武
    化学是研究“变化”的学问,化学工业是通过“变化”的技艺和方法,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为人们提供物质
资料保障的产业。生命的起源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由非生命物质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最终发展
成当前繁荣昌盛的世界。利用化学技术制造的推进剂和燃料电池,可以将宇宙飞船送入了太空,将水下探测器送
入6千米以下的深海,使人类实现“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和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此肯定和
宣传化学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纪念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和
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化学学科做出过重要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
就掌握了制陶、酿酒、冶铜等与化学有关的技术与工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国人又以四大发明领先世界
的科学技术,其中造纸术与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化学工艺与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展现出古代中国人非凡的聪明
才智。造纸术与火药的广泛传播,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
进程。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改变旧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以徐寿为代表的大批有识之士力倡“实业救国”,
开始积极引进西方的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基础。他们不甘落后、努
力进取,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在少数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减法”,
就是在抗日战争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创造的,为世界制碱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化学家和工程师,为国民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覆盖放射与核化学、量子化学、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和催化剂、电化学、光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在
内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化学学科体系,我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也已经形成包括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
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等约50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
完整工业体系。化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化学家不但在化工领域发挥
着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发展航天、航空、核能、生物医药等尖端技术和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上
取得了重要突破。
   “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产值、利润、销售收入和资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3.2%、21.5%
和21.4%,是历史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化学
工业产值达5.23万亿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
胎、甲醇、合成纤维等产品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原油加工量、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排名世界第二。
   “十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新型煤化工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
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我国煤化
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开发了煤直接液化制油技术、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航天粉煤加压
气化技术等,建成了世界首套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煤直接液化大型制油等重大工程与重大装置,对于实施石
油替代战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制备膜材料的
关键技术,摘下了化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在蛋氨酸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年产1万吨工业示范装
置,在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材料关键技术上也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国产化,使我国成为掌握这些技术的少数
国家之一。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法脱除炼油化工生产废水氨氮等一大批节能环保技术的突破与应
用,为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诸多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恶化、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安全,能源资
源短缺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学科与化学工业仍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必然要在节约发展、绿色
发展、低碳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本质安全型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
大变革之中,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时期。不少发达国家正在抓紧制定和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
日趋激烈。中央审时度势,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
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
强国战略,为今后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大力发展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节
能环保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领先技术,抢占国际制高点,提
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
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发展中国的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特别是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
太阳,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创新力强,是中国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化
学年”活动,希望年轻人以发展中国的化学学科和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为己任,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投身
到发展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中来,为世界化学学科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