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年拾萃
☆ 国际化学年(IYC 2011)的由来:
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口号是 “化学: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该年度将强调在健康、食品、环境、能源和交通等各行各业中化学的关键作用。提高公众对化学的理解,鼓励
青年对化学的创新兴趣,尤其是产生对化学创造性未来的热情。该年度将邀请青年尤其是非化学专家参与化学相关
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详细信息可浏览www.chemistry2011.org。
☆ 什么是IUPAC?
IUPAC在国际化学年的角色?
2011年,国际化学年,也恰逢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国(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连盟(IACS)成立100
周年。
IUPAC的总部在瑞典的苏黎世,是由来自大学和企业界的化学家组建的,目标是鼓励全球在化学上的合作,搭
建在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和公众之间的桥梁。IUPAC来自全世界的化学家都分享一种语言,那就是术语、符号、标
语、标准原子量等。IUPAC在全球有54个国家会员组织。
国际化学年的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导进行。全球范围内,
各个国家和地区将组织一系列由公众参与的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化学的认识,增加公众对化学的欣赏和了解,提高
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化学未来发展的热情,彰显化学对于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 国际化学年,纪念居里夫人
国际化学年恰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居里夫人,1867~1934)是波兰
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
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贤祠。她还是“居里
学院”的创始人。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
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 科学里程碑上女性的名字熠熠闪光
国际化学年恰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所以,活动内容将特别强调化学领域中女性的贡献与作用。
自从1901年诺贝尔奖项设立以来,共授予了40位女性。
玛丽·居里是世界科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也是惟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仅有3位
女性在诺贝尔化学奖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她们是:Irene Joliot-Curie, Dorothy Mary Crowfoot Hodgkin和Ada
Yonath。Irene Joliot-Curie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在1935年和其丈夫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世人皆知,作为一个女科学家所要承受的艰难和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不可小觑。但是尽管如此,或是说就可能
是因为如此,许多女性在科学领域中冲锋陷阵,并在科研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实际上,每个在前进的女性都
在为下一代克服阻碍,用知识武装自己。例如伊莉莎白·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她在19世纪中期曾
因性别被医学院拒收。面对这种窘境,她毫不退缩,勇于争取。最终,她的坚忍让她成功的进入梦寐以求的医学院。
不仅如此,她还帮助其他的女性实现了学医的梦想,甚至为她们提供拿到学位后的实践机会。
☆ 跨领域合作可能解决全球问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召开的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上,巴斯夫公司代表Hans-Ulrich Engel向约500
名与会代表分享了其对化学工业发展的分析和建议。他在演讲中表示,要使化学工业充分服务于解决全球诸领域的
问题,就应积极转变各监管部门和公众的传统思维定势。对于一个参与创新工作的人员而言,应该从系统整体出发
以寻求解决方案。为此,应该注重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等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彼此合作,突破局限在分子
水平研究的瓶颈。Hans-Ulrich Engel在大会上表示,“仅仅维持现在技术改进的程度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要解决诸
如粮食和能源危机这种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就应像‘蛙跳’一样改变我们的科研和发展思路。”(记者 朱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