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八
正丁醇: 装置集中投产下游消费增长强劲
□ 辽宁省铁煤集团公司热电厂 李子彪
新装置集中投产 产能大增
2010年全球丁醇(正丁醇,下同)总生产能力约为440万t/a,亚洲地区生产能力占全球生产能力的40%,美
国、欧洲地区产能分别占27%以及22%。2010年世界大的生产商是巴斯夫公司,其丁醇产能为64万t/a,加上扬
-巴上海装置,公司合计产能达到76万t/a。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丁醇生产企业达到7家,总产能达到55万t/a(见表1),同比增长44.7%;当年产量
为42.5万t,同比上年增长不大,主要因为当年投产的装置产量贡献不大。
下游消费增长较快
随着我国新建丁辛醇装置的投产,我国丁醇产能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下游行业扩能活跃,丁醇表观消费大幅飙升,从2006年的61.5万t,增至2010年的
104.7万t,年均增长达17.5%;表观消费猛增的同时,自给率不断下降,2010年降至10.6%,见表2。
市场未来竞争加剧
2010年我国丁醇走势呈大“扬抑扬”的走势(见图1),全年价格低点出现在6月份,华东市场价格为10500
元/t;高点出现在2月份,价格达到14500元/t;全年高低点差价4000元/t。
年初1月,市场在上半月进口到货延误、台湾台塑丁醇装置停车等利好消息促进下出现快速拉升,单周涨幅
最高至1000元/t。市场大幅上涨缺乏下游积极性相应,下旬到货大幅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受此影响市场涨势放
缓,并于月底附近出现小幅走跌。尽管如此,市场高价位受供应面利好支持较为强烈,下游逐步跟涨使得整个一
季度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着持续上涨态势。亚洲装置检修促使美金盘价格处于高位水平,为市场主要利好支持。
步入4月,扬-巴装置检修消息对于各主要市场影响较为明显,虽然下游整体需求无明显好转迹象,但是消
息面利好促进下进口商订货积极性较高,借五一劳动节前气氛烘托,市场持续拉涨惜售推高价格。随五一假日期
间大量进口到货,高位价格为下游所抵触,节后开盘短暂平稳后市场开始持续下滑。扬-巴检修利好为人们过分
引用,进口到货集中促使市场出现一波深度下跌,本轮下跌延续至6月中旬。
由于行情持续走跌打压下游接货积极性,此轮走跌在低位附近出货明显亏损,市场整体信心严重受挫,厂家
为避免库存积压于7月开始保价销售。之后,随着厂家结束报价、市场现货消化至合理水平,正丁醇市场于7月
内出现反弹走高,持货商受前期亏损以及成本位偏高支持竭力推行报盘,市场上涨较为顺畅。另外7月下旬台湾
台塑报出当月第二起安全事故,丁醇装置受原料紧张被迫降低负荷,齐鲁石化丁醇装置短期停车给予月末市场有
力促进。
受需求面平平影响,整个三季度市场波动空间较小,走势相对缓和,市场虽呈现上涨之势,但是受下游丙烯
酸丁酯工厂开工不足等原因制约,市场上涨受限。三季度市场上涨利好基本源自于厂家检修消息支持以及外盘价
格上涨,内盘需求面难以出现好转。
10月国庆长假期间进口到货稍有延迟,市场出现气氛好转,国内厂家集中上调报盘,单周上涨达1000元/t,
受此影响卖家惜售推涨积极性较高,价格快速拉升。由于需求面不佳以及卖家坚挺报盘,当月市场成交多集中于
下旬,卖家集中出货使得市场出现常规性下调。四季度正丁醇整体进口成本位处于较高水平,虽10月末市场出
现一波快速下探,部分现货再次低于成本位成交,但是反弹同样十分迅速。四季度市场需求面偏弱,内盘市场多
受进口成本支撑,市场虽延续缓步下行,但是走势缓和,市场积蓄一定反弹力量,参与者心态较为平和。尽管年
末市场维持高位水平,但是进口市场高位使得进口商利润难以保障,终端需求不佳影响下市场走势较为缓和。
预测:随着拟建和在建丁醇装置的投产,国产货和进口货的市场争夺战将趋于白热化。2011年,建议进口企
业在保障稳定供应基础上关注近洋船期,参照2010年进口成本均价评估远洋订单风险。
表1 2010年国内丁辛醇产能及产量 万t/a
企业名称 产能 产量/万t 备注
齐鲁石化 5.0 6.0 -
吉林石化 13.0 13.0 -
大庆石化 8.0 7.5 装置切换生产正丁、辛醇
北化四 2.0 2.0 -
扬子-巴斯夫 10.0 12.0 部分月份超负荷运行
利华益集团 8.5 2.0 2010年8月24日附近开启
天津碱厂 8.5 0.0 2010年12月末开启
合计 55.0 42.5
表2 2006~2010年我国丁醇表观消费量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进口依存度/%
2006 38.0 23.6 0.1 61.5 61.8 38.2
2007 38.0 29.1 0.1 67.0 56.7 43.3
2008 35.6 24.5 0.2 59.8 59.5 40.5
2009 40.5 48.7 0.1 89.1 45.4 54.6
2010 42.5 62.3 0.1 104.7 40.6 59.4
系列年度分析报告全文征订电话:010-64444027
liangyl@cheminf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