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IPA企业应对挑战有妙招
□ 晓 铭
间苯二甲酸(IPA)又名1,3-苯二甲酸或异酞酸,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耐水解性和耐化学性,具有一般二元
酸的特征反应,可发生成盐、脱水、加氢、卤化等反应,在醇酸树脂涂料、聚酯(PET)树脂、不饱和聚酯(UPR)
树脂、特种纤维、热熔粘合剂、印刷油墨、聚酯纤维染色改性以及树脂增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
景广阔。
世界需求稳步增长
近年来,世界IPA产能小幅度增长。2003年为78.8万t/a,2006年为81.0万t/a,2010年达到98.0万t/a,
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亚洲,其中美国产能为27.0万t/a,占世界总产能的27.6%;西欧占23.0%;亚洲
占49.5%。日本A.G国际化学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PA生产厂家,产能23.0万t/a;其次是美国Flint Hills
Resources公司,产能为20.0万t/a;第三是比利时BP Chembel公司,产能为12.5万t/a。随着亚洲一些新、
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15年世界IPA总产能将超过110.0万t/a。2010年世界IPA主要生产企业及产
统计见表1。
目前,世界IPA主要用于UPR、聚酯和醇酸树脂(主要用作表面涂料)、油墨、增塑剂和包装材料的中间产物
等几个领域。2009年全世界IPA消费量为70.0万t。预计今后几年世界IPA的需求将以年均5.5%的速度增长,
到2015年将达到95.0万t。其中增长最快的是PET瓶级树脂方面的需求,其次由于环境法规的影响,作为涂料
用的聚酯和水性醇酸树脂需求量也将有较大的增长,而传统的溶剂醇酸树脂需求量会继续下降。
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IPA的消费结构不尽相同,但产品均主要用于UPR以及表面涂料两大领域。2009年世
界主要国家和地区IPA的消费结构情况见表2。
我国产需同步增长
2010年我国IPA总产能达到5.8万t/a(见表3),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9%。今后几年,国内将有2套
新建装置将建成投产,分别为上海司马化工有限公司拟在泰州经济开发区新建6.0万t/a项目,辽宁兴家公司计
划新建1.0万t/a项目等,预计到2015年我国IPA总产能有望达到12.8万t/a。
由于产不足需,我国IPA每年都得大量进口。2007年进口量为7.42万t,2010年增加到13.20万t,同比
增长31.1%。进口产品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新加坡、比利时、西班牙和美国,2010年来自这6个国家和地区
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3.15万t。我国IPA也有少量出口,2010年出口119.9t,同比减少36.0%。
发展前景看好 灵活应对挑战
近年来,我国IPA需求不断增加。2005年表观消费量为5.5万t,2008年达到10.0万t,2010达到16.0
万t,同比增长28.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UPR、共聚树脂和醇酸树脂,其中UPR占50.0%,共聚树脂占34.4%,
醇酸树脂占11.9%,其他方面占3.7%。
UPR IPA型UPR广泛用于建筑、管道、贮罐、交通运输、航海、电子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等领域。近年来,我
国UPR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新装置投产,而且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逐渐朝增强型、高档化方向发展,但许多企业
都依靠进口IPA原料来进行生产。如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南京复合材料总厂、天津合成材料总厂、广东顺
德先达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江苏亚帮集团公司以及上海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等。2010年我国UPR消费IPA 8.0
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11.0万t。
共聚单体 IPA直接作为共聚单体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瓶用聚酯切片改性,二是合成纤维用聚酯切片
改性。IPA制备共聚树脂我国尚处于开发阶段,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高档化必然促使聚酯也向高级耐热型聚酯树
脂瓶、食品包装、高档涤纶面料等方面发展。2010年我国共聚单体方面消费IPA 5.5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
7.0万t。
醇酸树脂 由IPA和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经缩聚制成的高固态、水基型或粉末型高分子聚
酯类涂料与三聚氰酰胺/甲醛树脂或异氰酸酯交联制作高性能涂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耐化学性、户外耐侯
性和粘附性,干燥快、硬度高、光泽好、寿命长,适用建筑、家具、汽车等工业上油漆或烘漆。近几年国外多家
大型涂料生产商投巨资在中国建设高档涂料生产线,而且投资热情不减。2010年我国醇酸树脂涂料消费IPA 1.9
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2.5万t。
其他 IPA还用于生产聚IPA烯丙酯(DAIP)树脂、IPA二乙酯(DEIP)、胶粘剂、增塑剂、光稳定剂等方面,
广泛应用于电子、合成材料、航海、航天、军事和民用工业中等领域。IPA的这些消费领域在我国大多处于成长
期,发展潜力较大。2010年其他方面消费IPA 0.6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1.0万t。
综上所述,到2015年我国IPA的总需求量将达到21.5万t,其中UPR和共聚树脂仍将是最主要的两个消费
领域。
目前我国IPA总产能为5.8万t/a,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2.8万t/a左右,而届时需求量将达到21.5万t,
市场缺口较大,IPA在我国仍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世界IPA供应已然过剩,国外生产商不会轻易放弃中国这个
潜力巨大的市场。国内企业除了不断提高现有装置的技术水平、提高装置开工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考虑新建5.0万t/a装置,可借鉴北京燕山石化经验,将现有PTA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同
套生产IPA和PTA,根据市场需求改变产品结构,也可以考虑将现有小规模IPA企业进行改扩建,扩大能力。
表1 2010年世界IPA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t/a
企业 地址 产能
美国Flint Hills Resources公司 伊理诺斯州Joliet 20.0
美国Eastman化学公司 田纳西州Kingsport 7.0
比利时BP Chembel公司 Geel 12.5
西班牙Cepsa Quimica公司 San Roque 10.0
日本A.G国际化学公司 Mizushima 23.0
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聚酯厂 中国北京 5.0
韩国Kohap 公司 蔚山 7.0
新加坡柏斯托达(原新加坡Lonza公司)Pulau Saktra 7.0
中国台湾Tuntex石油化工公司 Shanshang 5.0
其他公司 1.5
合计 98.0
表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IPA的消费结构 %
消费领域 美国 西欧 日本
UPR 37.3 37.0 57.9
表面涂料 26.9 29.1 22.2
共聚酯树脂(包括PET树脂和
功能性聚酯塑料) 20.9 28.3 5.3
其他方面* 14.9 5.6 26.6
合计 100.0 100.0 100.0
注:*其他方面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塑剂、耐高温聚合物、5-硝基IPA及其衍生物、IPA二甲酯-5-磺酸钠及
其衍生物以及液晶聚合物等。
表3 2010年我国IPA主要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t/a
企业 产能 企业 产能
北京燕山石化 5.0 江苏久泰集团 0.3
江苏正丹集团 0.5 合计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