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两项工程开工建设
人工湿地工程 5月28日,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人工湿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人工湿地工程总占地面积约
302亩,其中潜流湿地区190亩,生态稳定塘97亩。建成后工程日处理规模为4万m3,每天可回用中水2.2万
m3。
湿地工程建成后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残留的可降解有机物和少量不可降解的有机物、营养物,具有运行能耗
少、处理效率高的特点,是一项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先排到水平潜流湿
地,里面栽种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可大量降解和吸收水中的COD、NH3-N,然后再排到生态稳定塘,利用其中
的莲藕、菱角、鸢尾等植物进行水质中和稳定,当废水完成“湿地之旅”后,水质完全可以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在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同时,也为建设节约型的国家
级化工产业基地创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化工区建设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投资环境作出了重要贡
献。
码头物流工程 5月26日,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码头物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4亿元,设计年吞
吐能力1000万t,共建设千吨级泊位16个,其中焦炭泊位2个、煤泊位4个、集装箱泊位2个、件杂货泊位4
个、化工泊位4个。工程总占地1430亩,其中,码头用地677.1亩,物流仓储用地752.9亩,新建防洪混凝土
大堤2328m。
济宁化工区拥有建设水运码头的岸线资源, 具有贯通京杭大运河这一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优势。码头工程作
为化工区重点配套工程,是化工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化工区大宗物质的
运输提供便捷的水运条件,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化工区交通物流整体水平,满足进驻化工园区企业原材料和化工产
品的进出所需,对于带动化工区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荆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