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DOP:需求增长受阻企业当早做打算
2011年24期 发行日期:2011-06-21
作者: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十二

DOP:需求增长受阻企业当早做打算
□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产能集中在华东地区
  截至2010年底,我国增塑剂DOP生产企业有130多家,总产能已突破了245万t/a(见图1),当年产量为
126万t,进口17.3万t,出口1.3万t,表观消费量达到142万t,同比下降11.2%。
  近年来,我国增塑剂产能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虽有企业计划新建或扩建增塑剂装置,但多被延期。一方面由
于其主要原料辛醇长期缺乏,且垄断性较高,致使国内DOP装置的闲置率较高;另一方面就是,DOP毒性的争议,
使得部分厂家开始研发新型可替代性增塑剂。

消费分析
   由于DOP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迁移性小、柔软性和电性能等综合性能优良,除大量用于PVC树脂外,还
广泛用于各种纤维素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醋酸乙烯树脂和某些合成橡胶中。2010年我国DOP表观消费
量为142万t,同比上年的160万t,下降11.2%。主要原因有2方面,一是受制品安全性危机影响, 下游需求
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内外市场价差,使企业拥有出口动力。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进口方面:2010年我国DOP进口17.4万t,同比上年的24.2万t,减少28%。其中当月进口量在3月份达
到全年的最高点,在7月份为最低点;除1、3、5月外,其他月份均低于上年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国内
DOP自给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外盘市场高位,国内价格与外盘市场倒挂严重,场内进口货源贸易商无利可图,
导致进口货量大幅下降。
    出口方面:2010年国内的出口量较前2年有所增加,2010年前10个月的出口量是2008全年的230%,是2009
年的160%。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低迷,同时内外盘严重倒挂,部分企业增加出口量;另外国内自给率的提高也
给进口货源造成不小压力。预计未来出口量的增加将是必然趋势。

市场呈震荡行情
   相对于2009年DOP市场的平缓走势,2010年市场波动频率明显,均价也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10年
市场高位出现在2月份,市场价格接近15000元/t;低点出现在7月份,华东市场价格跌破12000元/t;全年价
差3000元/t左右(见图2)。
   2010年初,在原料以及外围气氛的影响下,DOP市场大幅上涨。农历新年归来后,DOP参与商逐步归市,受
原料辛醇再次攀升的影响,中间商空仓较多,补仓兴趣增大,刺激接货气氛,行情大幅攀升至近15000元/t。然
而下游对原料的上扬并不“买单”,在清淡的成交气氛中,行情开始下滑的脚步。
   从4月底至7月中旬,国内DOP市场开始大幅下滑之势,至年内最低点11800元/t。虽期间窄幅回升,但场
内需求不受支撑,行情继续走低,且处于需求淡季,多少人士对行情并不看好。由于需求低迷,原料辛醇工厂保
价销售,市场维持低迷弱势成交。工厂结束保价后,市场对辛醇的看跌心态有所转变,且市场抄底心态产生,DOP
成交量立即回升,贸易商也开始的疯狂拉涨之旅。
   7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DOP市场持续上涨。由于国内货源量偏少,港口库存偏低,而近期到港货源不畅又
较为有限,因此贸易商出货的意向较小。在明显的涨势下,港口几无明确报盘,但下游接货积极性偏一般,处于
淡季的行情,下游多不敢贸然接货。随着9、10月份的临近,假期较为集中,炒作气氛盛行,在原油大幅冲高的
带动下,持货商报盘不断攀升,但鉴于下游接货力度有限,10月中旬开始,市场缓慢回落。
   临近年末,DOP市场弱势运行,未见需求面的回升,市场仍在原料的压力下,艰难前行。

   未来发展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欧美日韩等国已经纷纷出台在食品包装、医疗用品、儿童玩具等与人体接
触的制品中禁用DOA、DOP的标准、法规,改用柠檬酸酯类、环氧酸酯类等环保增塑剂作更新替代产品,而在我
国国家标准中,还明文规定允许使用DOA、DOP。虽然这些增塑剂品种是否致癌尚无定论,但由于我国的相关标准
滞后,引起了国内许多塑料制品出口受阻。从最近社会广泛流传塑化剂事件、毒儿童玩具事件等都表明国内民众
对日常用品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可以预测,DOP产品这个普适的大众增塑剂的应用很快会受到很大限制,企
业当早做准备。

    订阅《中国化工信息》网络VIP会员,免费赠送一套(20份)系列年度分析报告全文
    010-64444027   liangyl@cheminfo.gov.cn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