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产业转移机遇 关注电子化学品绿色化浪潮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王晨
电子化学品是指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一般泛指电子工业使用的专用化工材料,即电子元器件、
印刷线路板、工业及消费类整机生产和包装用各种化学品及材料。按用途可分成基板、光刻剂、电镀化学品、封
装材料、高纯试剂、特种气体、溶剂、焊剂、腐蚀剂、电子专用胶粘剂及辅助材料等。
电子化学品是一种专用化学品,就生产工艺属性而言,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就产品用途而言,属于电子材料
行业。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电子化学品行业属于“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
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属于“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电子化学品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目前,电子化学品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有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电子化学品产值年
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未来年均增速仍将维持在6%~7%。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BCC Research发布的报告,
2009和2010年全球电子化学品和材料市场分别为246亿美元和285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到2015年全球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生产彩电1.18亿台,手机9.98
亿部,微型计算机2.46亿台,数码相机9000万台,均名列全球第一;我国新产品开发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全年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210亿元,同比增长27.4%。《公报》还预测,2011年电子信息制造
业增加值将增长约15%。
我国迎来产业转移机遇
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化学品-元器件/部件-整机”产业链的前端,其产品质量直接对元器件/部件的功能和性
状构成重要影响,进而通过产业传导影响到终端整机产品的性能。同时,元器件乃至整机产品的升级换代,有赖
于电子化学品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电子化学品功能的重要性决定了其附加值较高、质量要求严的特点。下游客户对电子化学品质量控制要求非
常严格,其合格供应商的认证时间长、程序复杂,认证通过后通常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芯片厂,2007年世界芯片业巨头英特尔斥资25亿美元在大连投
资了亚洲第一个芯片生产厂,在上海浦东和四川成都设有两家封装和测试工厂。此外,液晶屏、内存、主板以及
OEM代工厂商等相关产业都在向我国转移。重庆电子产业也在随之迅速崛起,该地区计划在到2015年建成全世界
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由于电子化学品对于产品纯度、洁净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长途运输不利于产品品质,国外电子化学品生产
往往围绕下游制造业布局,减少运输距离。目前这种产业转移趋势,为我国市场上处于产业链前端的电子化学品
也带来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发生的日本地震给日本当地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并导致部分装置停产,
但这却给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提供了一定的替代机遇。目前日本地震已导致BT树脂、液晶材料、半导体硅材料、
电池材料等占全球相当份额的电子化学品出现断供,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而随着二、三季度消费旺季的来临,
电子市场消费需求将再次启动,带动上游材料行业也将加速回暖,迫使下游企业加速寻找替代品。这显然有利于
我国企业借助供应短缺的间隙,抢抓产能转移带来的机遇。电子化学品生产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大势所趋,日本地
震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绿色化产品需求旺盛
在全球提倡绿色环保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中所含的砷、汞、溴化阻燃剂和聚氯乙烯(PVC)等正
逐渐被淘汰。前几代iPhone手机外壳材料以塑料、玻璃和铝为主,但是最新一代的iPhone4外壳中已经不含塑
料,只有玻璃和铝。iPad也一样,最新一代iPad设备外壳的前端使用的是玻璃,而后盖使用的是铝。
据HIS公司分析,2011和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分别剧增267.3%和75.8%,平板电脑的销售量将
从2010年的2000万台增加到2015年的2.42亿台。加拿大电子产业研究中心预测,聚合物和导电聚合物的需求
每年将增长约26%,预计将从2010年的19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60亿美元。
在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已出现几家电子化学品领域的上市公司,如从事电荷调节剂生产的鼎龙股份(300054)、
从事电解液生产的新宙邦(300037)、从事液晶材料生产的永太科技(002326)、从事高纯试剂生产的西陇化工等。
新宙邦还利用自身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优势,开发了电子级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