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部分化工产品市场预测——聚氨酯
本期市场评论员 赵丽英
TDI 弱势盘整
进入6月,TDI市场如临寒冬,整体疲软下行,厂商价格均大幅走低,整个市场笼罩在阴霾中。贸易商多把
责任推给厂家产能过剩、市场货源供大于求上,具体分析如下:
①前期厂家报价较高,而在下游需求清淡情况下,工厂基本满负荷运行,致使厂家库存增速加快,据了解6
月下旬国内三大厂家库存累计在2.5万t。甘肃银光厂内人士表示,这是自工作以来所见最大库存;
②市场上不同货源竞争大,下游观望气氛浓、采购意愿淡。上海拜耳25万t/a TDI装置备受场内关注,场
内货源竞争激烈,竞相暗中降价现象时有发生。多数企业以观望为主,静待TDI价格进一步下滑;
③下游旺季不旺、淡季提前。上半年下游需求较去年同比下滑,尤其是海绵厂生意较为清淡,导致原料TDI
消耗缓慢。目前来看,相比去年同期国内产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而且山西太原蓝星3万t/a TDI装置从5
月初至今都没有恢复生产。据统计,截至6月底,今年国内TDI供应量(包括进口)约为26.5万t,相比去年
28.1万t减少了5.7%。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今年的市场供应量相比去年有减少,而市场表象却仍是供大于求,
因此,今年下游需求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6月中旬至7月上旬,厂家终敌不过市场,下调报价到20000元/t。商家如释重负,价格跟随大幅走低,各
种低价货源频繁出现,市场主流成交价从国产含税20000元/t降到18800元/t。进口货源价在19500元/t,香
港美金现货报价2300~2350美元/t,价格已接近成本线边缘且为上半年最低位成交价,因此采购状况较前期有
所好转。
后市分析
近期厂家报价持续下调,部分下游企业开始蠢蠢欲动,但在下游需求淡季时期,同时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支
撑下,实际成交稀少。再加上当前国内厂家货源供大于求情势较为明显,虽然太原蓝星3万t/a 装置已停产,
但对缓解市场的货源供应压力的影响作用不大。因此预计短期内国内TDI市场难以好转,仍将以弱势盘整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