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十五
丁二烯: 产业逐步成熟 市场紧随化工大盘
□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廉政
近年来全球丁二烯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2000年全球丁二烯的总生产能力只有960万t/a,2005增加到1140.3
万t/a,2010年这一数据达到1025万t/a,其中亚洲地区的丁二烯装置新建和扩能较为迅速。目前,全世界丁二
烯生产能力的92%采用裂解C4混合物抽提工艺,其余采用正丁烷、正丁烯或乙醇脱氢工艺。美国丁二烯产品主要
通过生产乙烯联产时得到,此外也有一些生产企业通过从加拿大、西欧进口混合C4原料进行抽提获得,还有少
量生产企业通过回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生产装置的废组分进行再循环提纯获得;西欧所有的丁二烯生产都是来
自于自供或购买的裂解联产品C4馏分,没有以脱氢工艺为基础的丁二烯生产装置;日本丁二烯绝大部分直接从
乙烯裂解中获得原始的C4馏分加以抽提制得,其中约60%丁二烯生产公司使用日本瑞翁公司的DMF抽提蒸馏工艺
技术。
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我国丁二烯的生产厂家有20家,生产装置达到27套,总生产能力为258.4万t/a,其中采用DMF法
的装置有11套,采用ACN法工艺的装置有11套,采用NMP法工艺的装置有5套。其中,吉林石油化工公司是目
前我国最大的丁二烯生产厂家,有3套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合计为23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10.2%(见表
1)。
随着国内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丁二烯的裂解C4资源随乙烯产量的增长同步增长,国内丁二烯的抽提
能力不断提高,产量也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丁二烯产量约为144.5万t,2009年为154.6万t,2010年增至
178.3万t。
消费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合成橡胶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丁二烯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2010年已达约196.7万t,
同比增长约14.36%。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世纪 90年代初期几乎全部用于生产合成橡胶,逐渐
扩大到生产合成树脂、热塑性弹性体、丁苯胶乳以及其他有机化工产品,尤其是在ABS树脂、SBS热塑性弹性体
和丁苯胶乳等产品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我国丁二烯的消费结构见图1。
进口下降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丁二烯,2009年丁二烯进口量累计达到约29.78万t,同比上涨28.17%;2010
年我国丁二烯进口19.6万t,同比下跌38%,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厂家整体开工率提高且新增产能较多,虽然国内
生产厂家依旧多以企业互供为主,但产量的增加也大幅降低了对进口的需求。
近几年我国丁二烯进口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美国、巴西等国
家和地区。我国进口丁二烯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2010年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为24.38万t,占总进口量
的81.87%;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为4.7万t,占丁二烯进口总量的15.76%;而保税仓库货物进口量为0.71
万t,仅占丁二烯进口总量的2.37%,见表2。
市场价格走势回顾
2010年伴随着亚洲丁二烯外盘不断攀升,以及国内丁二烯下游需求旺盛,国内市场上的丁二烯价格一路震荡
前行,从1月初的16000元/t涨至5月份的年度最高点近18000元/t(见图2)。原因主要是国内市场上丁二烯
整体供应相对偏紧,中石化、中石油下属厂家的丁二烯装置停车计划,而下游顺丁、丁苯、丁腈、乳胶、ABS等
橡胶厂家对丁二烯的需求较为旺盛,使得丁二烯供应较为紧俏,从而带动国内丁二烯价格震荡上行;进入6月,
国内丁二烯的价格走势出现回落,其原因在于国际原油和石脑油震荡下滑,厂家检修计划结束导致丁二烯供应增
多,到9月底丁二烯市场价格跌至13500元/t左右。而下游相关产品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SBS、ABS
价格临近年底报价纷纷走高,加之国内部分丁二烯厂家的装置开工率偏低且茂名、镇海等装置的检修计划,以及
市场需求略有回暖等利好支撑,再次助涨了丁二烯价格上扬的决心。进入11月份,临近年关,丁二烯价格开始
逐步上调为主,到年底持稳同时小幅波动上涨。
纵观2010年国内丁二烯市场,全年呈现先扬后抑再涨的走势,年底丁二烯市场处于高位震荡走势。由于各
地市场货源并不显多,商家炒作气氛浓厚,市场创下年内新高,但随着年底的临近,下游企业的观望心态亦明显,
因此市场呈现不温不火局面。在全球经济环境复苏过程相对不稳定的大环境下,2011年国内丁二烯市场仍难有作
为。
表1 我国丁二烯主要生产企业统计 万t/a
生产厂家名称 产能
中石化燕山石化 13.5
中石化上海石化 11.0
中石化扬子石化 22.0
中石化齐鲁石化 16.4
中石化茂名分公司 15.0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 3.4
中石化吉林石化分公司 23.0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 4.5
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8.1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13.5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16.5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3.0
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 2.0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3.0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 9.0
蓝星天津石化分公司 3.0
盘锦乙烯工业公司 12.0
辽宁辽阳金兴化工厂 3.5
惠州中海油壳牌公司 15.5
福建联合 12.0
天津乙烯 20.0
广州乙烯 12.0
镇海炼化 16.5
合计 258.4
表2 2010年我国丁二烯进口主要来源 t
国家和地区 进口量 所占比例
巴西 13171 4.42
韩国 62507 42.39
美国 17899 5.47
日本 10253 9.1
中台湾 37000 18.94
订阅《中国化工信息》网络VIP会员,免费赠送一套(20份)系列年度分析报告全文
010-64444027 liangyl@cheminf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