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委石油合作 “立体外交”全天候护航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抗 卢雪梅
委内瑞拉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且潜力巨大的国家。随着查维斯执政后的政局动荡、新国有化实施、油价起
伏,石油产量、出口量整体呈降势。原拟以石油收入全面发展油气工业,调整不均衡的经济结构、大幅度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其关键是国外、国内,特别是国营石油公司对石油的投资明显不足。我国对
委内瑞拉投资巨大,三大石油公司对委投资总额高达400亿美元。如果委政局有重大变化,油价下跌将可能使
经济与社会出现动荡,对此可能产生的后果已引起国际关注……
快速发展的委中贸易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大陆北端,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2010年委内瑞拉探明石油剩余可采储量
为304亿t,占全球的15.3%,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居第二位。石油是委内瑞拉出口中居绝对优
势的货物,也是中委间贸易的主要品种。在委中石油贸易中有个特殊情况值得注意:委目前出口原油中轻(中)
质油明显减少,产于奥里诺科重油带的重(包括超重)质油是其主体且占比例日增。后者经初加工后成为可流
动的奥里乳油,它在多数国家只用作燃料油。但如果建立适合其高硫、高酸、高粘度特点的炼厂,在特殊的工
艺措施下(包括以不同比例掺混入正常原油)亦可生产油品,且因原料成本低而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在中国海
关进口统计中奥里乳油被列入燃料油(可能因税率低),但若干炼厂(包括民营炼厂)却专门用其作原料生产油
品。因此,可将中国海关年报中分列的原油和燃料油合并作为全部原油进口对待。
上世纪末期委内瑞拉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很少,直到查维斯开始执政的1998年委中的外贸总额仅1.84亿美
元(见表1)。1996年我国开始以“试烧”燃料油进口奥里乳油,而后停止。在查维斯执政初期政治经济形势均
相严峻的背景下,1999年恢复奥里乳油贸易,但对中国原油出口量极少且不稳定(见表2)。2003年中国原油需
求快速增长,进口量近亿吨,此后包括石油在内的委中贸易才开始稳定增长。2005年委内瑞拉的新国有化实施
后其出口形势开始变化,迫切要求开辟新的出口目的地。双方共同的需要使委中贸易持续大幅增长,中委间的
经济关系出现新局面。2006年委内瑞拉在中国拉美贸易中排名第五,2008年上升到第四位(排在巴西、墨西哥、
智利之后)。2005~2008年委中贸易额年增率为66.31%,其中委向中出口额年增率为74.0%,同期向中国出口
的正常原油(不计燃料油)年增率为48.90%,包括燃料油的原油量年增率为56.95%;委对中出口、进口额占
委全部出口、进口额的比例也分别从2005年的2.22%、3.61%提高到2008年的6.5%、7.04%。
2009年金融危机使委对中进出口贸易额比2008年下降27.64%,其中出口额、进口额分别下降33.23%、
16.12%。而中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进口额同比依次下降13.9%、16.0%、11.2%。这两组数字对比显示,
金融危机后委中贸易下降主要受委方经济萎缩的影响。2010年两国经济进一步增长/恢复,石油贸易量比2008
年增长12.96%,其中(正常)原油和燃料油分列增长16.69%、6.76%。2010年委向中国石油出口创下历史纪
录1176.8万t,其中(正常)原油755万t、占64.16%,燃料油421.8万t、占35.84%。如委政局无大变化
并能继续实施委中间的各项协议,可以预期委中贸易(特别是石油贸易)又可进入持续高速发展。
应该注意到:(1)在委中贸易大规模开展后,委对中贸易一直出现顺差,且贸易额越大委方的顺差似乎越
大。这是合乎中国同多数资源进口国间的贸易特点的,但从贸易平衡上看也表明中对委有加大出口的必要。(2)
委中贸易占委外贸的份额近年有所提高,从2003、2005年的1.86%、3.61%到2008、2009年的7.04%、6.78
%。但这个比例还是较低的,如情况类似的资源输出国智利对华贸易占总外贸额的份额从2006年的9.0%提高
到2009年的12.8%(中国和智利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中委贸易量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更低,如2005
年分别仅占0.19%和0.12%。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委中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委石油贸易中应注意到,委方往往会做出过高而难以兑现的许诺。如2006年在国内生产有所恢复国际
油价走高的背景下,委曾许诺向中国出口占其进口总量20%的原油;2009年底委政府说,“计划”2010年把对
中出口提高到63万桶/d(约3150万t/a),但该年向中国出口的石油仅1177万t。除了鉴于委内瑞拉国情而可
以理解的原因外,还要注意到委出口石油特有的制约因素。在以奥利乳油等重(酸)油为主时,进口方如无相
适应的炼厂则难以按“愿望”增加其接受量。即使仅将其作燃料油使用也会受价格、环保等因素的制约,如果
有价格更经济的天然气供发电或取暖时,这种重油的竞争力就大打折扣。中国2010年从委进口的燃料油数量反
而比2009年低,其原因之一是以其为原料的某些民营炼厂开工率降低。
石油合作中的“委内瑞拉模式”
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在委第三轮边际油田招标时中标位于马拉开波湖的英特甘博
(Intercanmpo Norte)和东委内瑞拉盆地的卡拉高莱斯(Calacoles)油田。中方不仅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建
设,迅速提高了产量,而且在2003年委全国大幅度减产时仍保持了增势,为克服委经济困难做出了贡献。2001
年中委签约合资开发奥里乳油,2004年又签约开发该重油带苏马诺油田。2005年以来的委新国有化对中委石油
合作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国公司与所有外资一样受到严重冲击(甚者可以说受到更多伤害),另一方面
是委方在外资大规模削减后迫切需要新的投资者和出口市场,而中国恰也有些需求,因而大幅度促进了双方的
合作。中国也抓住这个机遇,仍坚持以友好态度全面发展经济和石油合作。这时首先加大了对潜力巨大又是委
渴求发展的重油带勘探开发的投入。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胡宁(Junin)4区块项目签约并启动,该区块是委重油
带开发的核心区块之一,有87亿桶可采储量。两国合资的中委奥里乳油公司承担的项目第一、二期工程在2006
年相继投产,这是委新国有化后最早扩大产量的合资企业,使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奥里乳油年产能达
650万t并向中国发出第一艘装载其产品的大型油轮。为了加工奥里乳油,中国在广东揭阳建设了2000万t/a
的炼厂。此外,中国向PDVSA新组建的石油服务公司提供援助,首批供应12台钻机。为了进行这些项目,CNPC
的南美分公司与委方就上游的勘探开采、中游的船运、下游的炼厂签署一体化合作协议。双方努力使委向中的
出口在2006年以来跃上新台阶。
2008、2009年查维斯两次访华和中国领导人的相应回访把委中合作推向新阶段。汇总其主要成果可分为三
方面。第一,成立中委联合融资基金并由最初商定的60亿美元扩大至120亿美元,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
开行)出资80亿美元。为了资金提供的方便和稳妥中国国开行还与美洲开发银行就投资和多方面合作签署备忘
录,中国成为其成员国。第二,将对中国石油出口由30万桶/d在2013年前提高到100万桶/d。第三,开展全
面经济合作,就经贸、金融、能源、农业等领域达成15项协议。在上述互访成果基础上胡宁4区块合作得到完
善。中国国开行在10年内提供总额200亿美元的融贸贷款,CNPC在25年内从委内瑞拉获得29亿桶重质油出口。
他主要依托胡宁4区块上双方合资公司所形成的2000万t 的年产能(其产品并不需要全部输往中国)。中国以
资金(特别是稳定提供的大额货款)“换取”石油的方式在此后的多次商谈中逐渐细化、成熟。为了降低风险,
贷款由专门机构(如中国的国开行和委内瑞拉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以附有专业风险管理条款的协议进行,而
石油的提供(出售)也有公司(如CNPC、PDVSA)间的具体合同并按市场规则运作,贷款与石油间不是简单捆绑
而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中委间这种互补双赢的“贷款换石油”合作被业内称为“南南合作”的新方式——委内
瑞拉模式,在中国与原油和原料输出国的合作中被广泛采用。到2000年初中国先后与俄罗斯、巴西、厄瓜多尔、
安哥拉、哈萨克斯坦等签署了类似协议,以总额760亿美元贷款,获得20~25年间每年3000万t左右石油供
应。即使仅在委内瑞拉,“贷款换石油”也有进一步发展,2000年末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
洋石油总公司(CNOOC)分别与PDVSA签订类似协议。Sinopec将合作开发胡宁1和胡宁8区块,使其分别达20
万桶/d的产能,参与建设日处理重油20万桶的Cabruta炼厂。CNOOC将参与东北部陆上和海域的苏克雷元帅
(Marical Sucre)天然气开发项目,预计可日产120万立方英尺气和3.7万桶凝析油。这样,中国三大石油公
司对委总投资达400亿美元。
显然,“贷款换石油”的方式受到急需发展资金并力图获得稳定的原油、原料出口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欢迎。
贷款与回报间的松散联系也为灵活地发展双方急需的项目创造了条件,即使对某些需要进口类似产品的国家也
无甚负面影响。
发展中委合作的对策建议
1.继续以重油开发为主 全面发展油气合作
无论从委内瑞拉方面的需求看还是从以往合作的基础看,中国公司在委的石油重点都应是继续对奥里诺克
重油带的勘探开发,保障己有协议的顺利实施,争取如期完成产能计划及相应的加工处理设施建设。为了实现
快速增长的委内瑞拉石油进口,应及早在我国规划适于加工奥利乳油的炼厂,己有的揭阳炼厂规模显然不够。
但更方便更现实的是扶持(而不是限制)民营炼厂,他们己有相当的设备基础和专门技术在燃料油深加工中获
得经济效益,事实证明,只要监管到位也不存在所谓环境问题。应强调的是,中方与委方的研究机构已对该带
作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并参与了若干早期勘探工作,而这是许多急功近利的外国公司的弱项,这就为在更多区
块、更多油田上的开拓创造了条件。委长期无力在老油田挖潜提产上作更多投入,事实上许多老油田的轻(中)
质原油在国际市场上更为抢手,更容易获得收益。中国公司在马拉开波地区卓有成效的运营也证明了我们有胜
任这类项目的能力,所以亦应继续发展对委内瑞拉老油田的工作。
过去委内瑞拉石油的决策者已经注意到要改变重油轻气、重上游轻中下游的格局失调状态,只是因资金限
制无力全面顾及而已。对此,中国公司应予以更多关注。委内瑞拉天然气的潜力是很大的,因几口探井失利而
不敢继续勘探显然是短视的。CNOOC己开始的海上天然气项目是中方大力投入委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开端。在
委内瑞拉将要实施的大量油气中、下游设施建设中,中方可以依托“贷款换石油”取得相当的机会,甚至获得
全面承包的“交钥匙工程”合同。
2. 关注委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更全面的发展委中经济关系
委内瑞拉的经济结构失调、过份依靠石油出口的缺陷很突出,这也是严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委内瑞拉的资源开发为例,其丰富的铁、铝及其他矿产已成为居石油之后向中国出口大类。如能大力开发,
可使委方大量创汇,也有利于打破某些外国垄断企业对中国的价格遏制。中国企业参与委铁路建设也为在基础
设施上发展双方合作开了良好先例。委内瑞拉急需发展农业,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在农牧林方面已
有合作的成功经验,也应相机在委内瑞拉开展类似的合作。中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其急需发展的基础产业和
基础设施上进行合作所取得的经验表明,这不仅是促进全面合作的成功切入点,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对
中国所需资源的供应。
3.对政策和政治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无论是从所谓民主化进程还是从社会发展上看,拉美的特点都是充满反覆和动荡。这种历程使政策(特别
是敏感的石油政策)缺乏持续性,往往是“朝令夕改”,也使经济发展随之起伏并影响到社会稳定。在这方面作
为左翼中的“左”派、新国有化带头羊的查维斯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典型,特别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及其领导作
风中情绪化的决策和对经济的盲动式干预,更容易使各方面的矛盾深化。
查维斯石油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外资投入和PDVSA对生产的投入大幅持续减少,导致石油产量、出口量的降
低。在高油价时这种影响稍小些或表现滞后些,在低油价和/或国际市场低需求时则雪上加霜,对经济运行和社
会稳定产生强烈影响。如果查维斯长期执政并继续实施目前的政策,预计未来可出现两种情景:一是油价持续
走高,跨国公司在重油带和天然气上有足够的投入(这要求占股份一半或一半以上的PDVSA也有相应的投入),
雄厚的资源基础可保障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促使国内经济可基本稳定或有所增长,也使国内矛盾的积累不致
于越过底线;另一种情景是低油价和外国公司投入不足,油气产量继续下滑,而下降的经济又迫使查维斯对国
内外公司“杀鸡取卵”,实施更极端、更近视的石油政策,这样可能使油气生产陷入恶性循环的下坡路,社会动
荡加剧。对此,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戈夫指出:委内瑞拉经济不过
是借了油价高企的东风,油价剧降,其经济将随之坍塌……。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查维斯由于某种原因(如
健康)不能继续执政或落选,在执政集团内并没有比较成熟的“接班人”,在社会上也还没形成足以获得较明显
优势的反对派,那么左右两派的对立可能导致社会分裂。
(上接第5版)
依据国际货币组织(IMF)所提供的多项参数,北京工商大学季铸等给出世界110个主权国
家综合风险评估,2009年委内瑞拉的综合风险指数排序排至105位,其中政治、经济、政策、支付
风险4项指数排序依次为106、105、99、86。所有指数值不仅明显低于世界均值,而且明显低于情
况有某些类似的拉美国家,如墨西哥、巴西等。2011年中期加拿大智库菲沙研究所发布了对全球
136个国家/地区油气领域投资吸引力评估和排名报告,按财税体制、管理成本、政局、安全等17
项指标评估,其中“最不具投资吸引力”的10个国家中委内瑞拉竟被列为首位,厄瓜多尔、玻利
维亚、伊朗勉列其上。国际咨询机构对委内瑞拉经济前景和石油投资风险的一系列研究结论值得我
们注意,对委内瑞拉有直接体验的我国有关公司和研究机构应认真研究,得出自己的判断和对策。
面对委内瑞拉的实际情况,对委石油工业上中下游各领域及经济的各方面进行更全面的合作是一个
重要的对策。对委方来说这合乎其上下各阶层的要求和利益,对投资方来说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
个篮子里”的传统避风险思维。委各项经济政策全面改变(倒退)的要比单项政策变化的概率小得
多。
在新国有化浪潮的影响下,外国公司独资(更不用说垄断式)经营的模式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
小。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资源输出国来说,在资源开发中获得更多主动权、更多经济利益也是可
以理解的合理要求。从双赢互利的角度看投资方与东道国组织合营企业是一个好方式。东道主可以
由一个或多个国营公司和/或私人公司参与(很遗憾委内瑞拉只允许PDVSA等国营公司垄断),外国
投资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公司(甚至是多国)组成。共同获利的各参与方很容易成为共同利益的维
护者。包括东道主在内的多个、多种公司的参与不仅利于分散风险更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中
国在苏丹石油上的成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跨国公司员工的本地化是其发展中的重要依托,从降
低风险来说对此应更加重视。大量使用当地员工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受到公司尊重并改善了
生活的当地员工由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会降低企业风险,利比亚动荡中当地工人对中方人员、财产
保护的事例给人以很大启发。
对于政局、政策可能发生动荡的风险,我们应采取“立体”的、多种形式的外交活动。在以国
家和大公司出面的活动中不仅要大力加强对政府、国家石油公司、执政党的外交,也要发挥“民间
外交”的优良传统,关注与在野党和地方势力、其他公司和民间团体的关系,争取使友好关系有“全
天候”的可持续性。
表1 1998~2009年委内瑞拉与中国贸易情况 亿美元
委对中贸易额、年增率 委对外贸易额及对中贸易额所占比例
年份 贸易额 年增率/% 出口额 年增率/% 进口额 年增率/% 出口额 占比/% 进口额 占比/%
1998 1.84 — 0.13 — 1.71 — 173 0.08 139 1.23
2003 7.41 32.1 5.92 110.9 1.95 3.1 258 2.10 107 1.86
2005 21.42 70.0 12.34 50.9 9.08 113.6 556 2.22 252 3.61
2008 98.53 66.3 65.03 74.0 33.50 54.5 999 6.51 476 7.04
2009 71.50 -27.4 43.4 -33.3 26.10 -16.1 711 6.10 414 6.76
表2 2000~2010年中国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 燃料油统计 万t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原油 进口量 6 — — 44 33 196 420 411 647 527 755
占比/% — — — 0.5 0.3 10.5 2.9 2.5 3.6 2.6 3.2
原料油 进口量 23.8 28.6 5.0 123.8 84.8 73.5 311.5 337.0 395.1 467.1 421.8
占比/% 1.7 1.6 0.3 5.2 2.8 2.8 11.2 14.0 19.2 19.5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