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涂料行业 “十二五” 关注结构优化
2011年43期 发行日期:2011-11-08
作者:杨渊德
涂料行业 “十二五” 关注结构优化
□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  杨渊德
一、“十一五”行业超常规发展
  1.产量与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涂料行业在高速成长的房地产、汽车、船舶、运输、交通道路、家电等行业的带动下,
生产总量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速发展,产量从2005年的383万t增至2010年的966.63万t,成为世界第一大涂料
生产和消费国(详见表1)。
  在产量连续攀升的同时,行业整体运行质量良好,行业销售收入及实现利润的增长速度均远远高于产量增速。
从2001年到2009年间产量总体增长了316.99%,而销售收入增长了507.36%,是产量的1.60倍;实现利润增长
了512.37%,是产量的1.62倍。
  2.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涂料生产基地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区域性发展
更加平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加,产值过5亿甚至10亿元的企业超过20家。三大涂料生产基地的区域不断延
伸:珠三角以广东为核心向福建沿海区域延伸;长三角以江浙沪为核心向周边区域延伸;北京及周边区域也向环
渤海湾区域延伸;中部地区逐步趋于形成新的第四大涂料生产基地(见表2)。
  3.产品结构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涂料产品市场需求的全面走高,各类专用涂料市场一派兴旺。统计资料表明,建筑涂
料在我国的涂料产品结构中占47.8%,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业涂料的权重接近70%,水性建筑涂料在涂料
市场上仅占1/3左右(见图1)。我国环保友好型涂料发展远滞后于欧美国家。除建筑涂料外,欧美水性涂料、粉
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使用领域和使用比例远高于中国。如德国汽车底涂100%水性化、中涂
70%水性化、面漆60%水性化,罩光漆也部分使用水性涂料;而我国面漆水性化程度很低,仅刚建成试用生产线,
罩光清漆基本以溶剂型为主。
  近年来我国门窗、地坪、家具、装饰材料、钢结构件等产品涂装逐步向工厂生产线方向转移,促进了工业涂
料的快速增长。另外汽车、公路、桥梁等行业对涂装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增,石油储备工程、大型钢结构工程的兴
起,也加速了工业涂料的增长。
  4.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近年来,涂料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是企业并购活跃,扩张步伐加快;二是名牌战略快速推
进,市场向强势品牌集中。我国涂料行业形成了以大企业为支撑,众多小企业为补充的分布格局,产业集中度不
断加强。
  201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涂料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1401家,总产量966.63万t,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6899.6t
涂料。而2006年,美国涂料年产量800万t,只有400多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涂料约2.0万t,是我国
的2.9倍,且其排名前20家的企业产量占总量的85%以上。2009年我国排名前20位企业的产量只占总量的19.48%,
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表1  2000~2010年涂料行业产能及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增幅/%    销售收入/亿元  增幅/%  实现利润/亿元   增幅/%
2000    183.94          -             271.8           -         16.1           -
2001    181.60        -1.27         302.3        11.20         18.5        14.96
2002    201.57        11.00         344.0        13.81         54.5        193.91
2003    241.51        19.81         428.0        24.43         34.9        -35.96
2004    298.15        23.45         539.9        26.13         32.1         -8.07
2005    382.57        28.31         734.7        36.09         44.3         38.14
2006    507.80        32.73         963.2        31.09         65.7         48.21
2007    597.28        17.62        1264.7        31.31         86.4         31.55
2008    638.00         6.82        1821.9        44.06         99.2         14.85
2009    755.44        18.40        1835.9        0.77        113.5         14.42
2010    966.63        27.96        2026.8        26.40        140.8         19.90

         表2  三大涂料生产基地区域分布变化      万t
地区           2000年              2005年           2009年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珠三角        59.48     32.34      136.56    35.70    212.82     28.16
长三角        40.26     21.89       98.40    25.72    222.50     29.45
环渤海湾    44.19     24.02       85.54    22.26    155.06     20.54
其他        40.01     21.75       62.07    16.22    165.06     21.85
全国       183.94    100.00      382.57    100.00    755.44    100.00

二、“十二五”发展更上层楼
  1.产量预测
  “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发展,受下游工业和民用两方面的需求影响,涂料行业预计将
保持年均10%的增速增长,产量将由2009年的755万t增至2015年的1200万t(详见表3)。
  2.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鼓励符合标准的环境友好型涂料生产,包括水性木器、工业、船舶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功
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鼓励单线产能3万t/a及以上、以二氧化钛含量不小于90
%的富钛料(人造金红石、天然金红石、高钛渣)为原料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
  限制新建硫酸法钛白粉、铅铬黄、1万t/a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不包括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
产工艺),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生产装置。
  作为以可再生资源植物油为原料的醇酸类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要调整产品的结构适应市场需求,通过
改性和可行的水性化工艺加快水性醇酸的产业化步伐。
  3.产品研究开发
  ①水性工业涂料 目前,国内溶剂型涂料占52.1%,有机溶剂用量在产品中占50%以上,加上涂装过程中使
用的稀释剂,每年约有350万t有机溶剂挥发至大气中,既造成大气污染,又浪费大量资源。我国水性建筑涂料
产品已进入成熟期,而工业水性涂料,如水性木器涂料、水性防腐涂料、水性汽车涂料等还处于研发初期,一些
关键技术问题远没有解决,严重制约了我国水性工业涂料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要下大力气解决水性工业涂料
中用量最大的水性木器涂料和水性防腐涂料中的技术关键,借以推动水性工业涂料大发展。
  我国木器涂料年产量在70万t以上,其中水性涂料不到5%,而且主要原料水性树脂还部分依赖进口。木器
涂料涂装家具、装修家居,直接与人们接触,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首先解决木器涂料水性化是关系人体健康的
重大问题。
  开发高功能水性防腐涂料是一个涉及工业涂料全局性的课题,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铁路、公路、
桥梁、电力、化工等均需涂料防护,开发水性防腐涂料意义重大。
  要解决水性工业涂料抗化学腐蚀性、耐水性、涂膜硬度逊于溶剂型涂料的关键问题。首先要采取先进的乳液
聚合技术,如核壳乳液聚合、杂化乳液聚合等,同时引入少量纳米材料、氟硅材料等新材料,合成复合型乳胶树
脂,这是突破关键技术的前提。其次是其他材料(颜填料、助剂等)配套研发和选用,配方设计研究以及施工工
艺配套研究,使水性工业涂料的性能完全达到或超过现有溶剂型工业涂料的水平,产品性价比要合理。
  ②以功能性涂料为饰面的外墙外保温技术 关键技术是研发耐候性优良的反射型隔热涂料,配套研发和选用
具有阻燃性能的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和具反射功能的饰面涂料一体化,制成预制板,挂装在墙体外,新墙和旧墙
均可使用。整体外墙外保温材料组装后要符合国家要求使用20~25年的要求。
  4.环境保护
  在2009年基础上,2010年涂料行业“三废”总体减排10%,能耗减少20%,物耗减少5%。“十二五”期间,
全面推进涂料水性化,高固体分醇酸涂料份额提高20%;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禁止溶剂法氯化橡胶生产和替代,
禁止使用DDT、TBT等有机锡防污漆;开展环境友好型涂料如高耐候性粉末涂料,UV固化在水性涂料、粉末涂料
和汽车涂料涂装中应用;涂料与无机颜料的循环经济建设等项目;全面推动钛白粉、氧化铁颜料清洁生产工艺评
价指标体系,促进以高品位(大于80%)钛原料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表3   2015年我国涂料产量预测       万t
涂料品种        2009      2015(预测)
建筑涂料        361             580
汽车涂料         45              72
船舶涂料         35              56
木器涂料         72             110
防腐涂料         61              98
粉末涂料         83             130
卷材涂料         15              24
其他             83             130
合计            755            1200

三、政策措施建议
      1.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
  (1)加大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注重“高性能绿色环保涂料”和“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涂料”的开发和
利用。建议此类项目由院所、大专院校或国家现有的涂料实验室、涂料工程中心来承担,研究经费采取以国家拨
款为主,承担单位部分投入的模式。
  (2)开发核心技术,整合核心要素。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也是企业
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中小涂料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最新技术的掌握运用,不断提
高生产、服务水平,才有可能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和形成。涂料企业要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强化自己的研发力量,积极培养和
引进各类科研人员,注重研发费用的投入;建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内部科技创新机构;保证技术人才的
优化配置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逐步提高标准水平
  (1)建立健全低污染化涂料产品及测试方法标准体系,促进低污染涂料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
化组织中的地位,为我国涂料产品争取更好的出口技术环境。
  (2)适时制修订产品性能标准,加大标准宣贯和执行力度。随着涂料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标准应适时进行制修订,以达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的目的。当前由于涂料产品性能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对于推荐性标准国家标准化政策是鼓励企
业采用,但并不强制企业执行,因此部分涂料产品的标准使用均不高。
  (3)全面了解相关国际标准和法规,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动向,国内没有但又急需使用的某些涂料标准,可
以从国外等同或等效引进,在使用中逐步修改完善。
  (4)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市场的准入、定价、打假、侵权等措施,建立诚信、
责任的市场环境。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民族企业和品牌的竞争力
    (1)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法,促进涂料行业向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开展涂料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3)加强涂料行业的品牌建设。
  (4)推进涂料行业的联合、重组、并购,让企业优势互补。
      4.建立健全涂料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涂料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健康发展
  (1)优化涂料行业的产业结构首先应限制规模以下(年销售量2000t以下)生产企业的建立,环境友好型
涂料的准入门槛可以适当放低。对现有企业应合理规划,加强对小型企业的指导,限制小型企业的盲目发展,通
过市场竞争和环保法规的限制,关停一批不规范的小型作坊式企业,逐步淘汰年产量不足2000t的小型企业。重
点扶植一批技术先进、工艺设备条件好、年产量1万t以上的中型生产企业,促进规模化发展,使其成为骨干企
业。
  (2)对涉及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产品,建议实施强制性认证。随着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国家
相关管理部门应探讨对有关涂料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强制性认证促使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
证体系,配备必要的检验人员和设备,提高员工的质量、环保和安全意识,对生产原料和产品的质量严格控制,
避免不合格涂料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质量监管部门也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产品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监
管力度。
      5.其他
  (1)提高涂料生产和检测的设备水平。近几年由于涂料行业迅猛发展,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涂料生产
设备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为了实现涂料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环保化,应推广应用全密闭一体式成套生产设
备和高性能检测设备。
  (2)提高涂料的施工应用水平。“三分涂料,七分施工”是保证涂装质量的经典写照。提高施工水平,一是
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二是要开发性能优异的施工设备,三是完善涂装质量保证体系和标准体系,四是要
实施施工监理制度,杜绝施工质量和涂料本身质量不一致的事故发生。
  (3)加强涂料行业信息工程建设。
  (4)提高与涂料上下游企业技术合作水平,建立联动机制。涂料工业是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涉及到高分子
化学等多学科,因此涂料开发、生产单位一定要和树脂、助剂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密切合作,开发出适合于用户的
各种产品。   
  (5)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市场准入、标准制定、信息建设以及企业与政府沟通等各个方面的主导作用,切
实提高行业质量水平。
  (6)建议针对氧化铁颜料,将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氧化铁绿、氧化铁棕的税则号加以区分。
恢复钛白粉出口退税政策、恢复氧化铁颜料出口退税政策、提高水性涂料的出口退税税率、免征涂料行业用溶剂
油的燃油税、征收硝基纤维素涂料的消费税。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