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2010甲苯需求稳增市场探底回升
□ 路丽苹
我国甲苯主要来自炼油厂催化重整占80%,乙烯装置热解汽油占16%,煤焦油和其他占4%。国内甲苯生产厂
家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近年来我国芳烃生产发展很快,随着生产厂家新扩建芳烃装置的投产,
国内供应能力大幅增长,2008年大幅增长至410万t/a,截至2010年底,我国甲苯产能已达505万t/a左右,
国内主要企业统计见表1。从全国范围看,华东地区甲苯的产能最大,为158.5万t/a,占据了总产能的32%,其
次是东北地区,产能为98万t/a,华北地区为95万t/a,华南72万t/a,西北及华中地区因企业稀少,产能较
小。
表1 我国甲苯产能统计 万t/a
地区 生产企业名称 产能
华东 上海石化 22.0
南京炼油厂 11.4
九江石化 4.2
镇海炼化 36.0
扬子石化 20.0
扬子巴斯夫 12.0
上海赛科 16.0
浙江和邦化学 15.0
丹阳石化 10.5
金陵石化 11.4
华北 齐鲁石化 17.0
燕山石化 9.6
石家庄炼厂 2.7
青岛丽东 18.4
齐旺达海仲 7.0
天津石化 40.5
华中 长岭炼厂 7.0
武汉石化 4.4
洛阳石化 10.0
华南 广州石化 15.0
茂名石化 14.0
湛江东兴 5.0
中海油壳牌 12.0
中海油惠州 16.0
中石油钦州 10.0
福建联合石化 25.0
东北 大庆石化 11.4
吉林石化 12.0
抚顺石化 10.0
盘锦乙烯 15.0
锦州石化 2.8
锦西石化 1.8
大连石化 45.0
西北 兰州石化 13.0
独山子石化 22.0
合计 505.1
需求状况
我国甲苯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制苯、二甲苯和溶剂等领域,用于苯和二甲苯生产的约占其总量的65%,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是甲苯消费增长较快的下游产品,其他用途包括用于油墨、粘合剂、杀虫剂、表面活性剂、燃
料和制药的溶剂(见表2)。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甲苯消费领域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1)由于近年来国内对二甲苯生产的快速增长,甲苯歧化制成纯苯、对二甲苯以及深加工制得甲苯二异氰
酸酯(TDI)的精细化产业链是当前甲苯消费的热点,符合国内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思路,甲苯作为歧化原料的
需求正在逐步增加。
(2)因因甲苯具有毒性,随着有机溶剂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及涂料、油漆行业对苯类含量的限制下,甲
苯用于溶剂方面的用途正在被丙酮、环己酮、甲乙酮、醋酸酯类等非芳烃溶剂所取代,甲苯用于溶剂领域的需求
逐渐下降。
(3)2010年,成品油市场表现强劲,全年汽柴油价格和甲苯价格一路不相上下,多数时候国内成品油出厂
价格还远远高于甲苯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生产企业将甲苯用于调油的积极性较高,致使用于甲苯调油的需求
猛增。
表2 近几年我国甲苯供需情况 万t
年份 产能/万t·a-1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2008 410 288 27.4 0.2 315.2 91.37
2009 470 329 79.1 0.8 407.3 80.78
2010 505 353.7 82.9 1.0 435.6 81.20
行情回顾
国际市场
2010年国际甲苯市场经历了斜“W”型走势。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能源首当其冲,价格不断下滑,大宗化
工产品不堪重压,纷纷步入下滑。国际甲苯亦难承重压,价格步步滑入谷底,FOB韩国一度下滑至700美元/t以
下的价格,创2009年9月份以来最低记录。然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及下游需求的增加,国际甲苯开始缓慢步
入上行渠道。国际甲苯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4月份高位震荡期,5~8月份深度下滑期,8~12月份慢步
上行期。
第一阶段:高位震荡期
本阶段国际原油于71~86美元/桶间高位盘整,且石脑油价格亦处于高位,给予市场一定成本支撑,且此阶
段纯苯及甲苯间价差明显,甲苯歧化装置利润可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甲苯的需求。3~4月份欧美地区调油需求
旺季到来,这使得甲苯潜在的调油需求增加,且4月份欧洲TDI需求旺盛,在下游需求增加及成本的支撑下,本
阶段国际甲苯市场得以高位震荡运行。
第二阶段:深度下滑期
5月份美国迎来传统的驾车旅游旺季,5~6月份本该迎来甲苯季节性需求,然因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下,
引发了金融、经济大恐慌,导致能源价格一度下滑至70美元/桶下方,导致市场信心急速转向,下游需求跟随锐
减,在缺乏下游需求支撑下,市场承受重压,加之上游和经济面的打压下,国际甲苯市场价格一泻千里。亚洲地
区因以中国为首的下游需求不振,造成东南亚、东北亚各地库存堆积,加之韩元贬值引发的韩国贸易商积极抛盘
砸市,市场价格跌入低谷,FOB韩国价格曾一度跌至700美元/t下方,创了2009年9月份以来最低记录。
第三阶段:慢步上行期
随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缓解,经济开始缓慢复苏,能源跌后开始反弹,一度上行至80美元/桶上方,芳烃大
盘整体向好发展,甲苯用于歧化装置利润空间加大,加之日韩调油需求的增加,致使国际甲苯在需求增加、外围
利好支撑及商家的极力拉涨下,价格开始慢步上移。12月份能源价格一度飙升至90美元/桶附近,给予国际甲苯
市场一定成本支撑,加之下游需求的配合下,国际甲苯冲高速度加快,FOB鹿特丹一度冲高至960美元/桶上方,
创下了2008年9月份以来最高纪录。
国内市场
2010年我国甲苯市场又是一不平凡一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打压后,又迎来了2010年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打
压,国内甲苯市场又经历了一次深度洗礼,然因经历了2008年的深度打压后,国内商家整体抗压能力增强,2010
年国内行情并没有像2008年那样跌入低谷,不能自拔。2010年我国甲苯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4月份
震荡走低期,5~7月份深度下滑期,8~12月份稳步上行期(见图1)。
第一阶段:震荡走低期
本阶段甲苯市场自1月份的最高点(华东7500元/t,华南7900元/t),开始逐步下滑。一月份因处于甲苯
需求旺季加之节前备货效应影响下,价格逐步上行至高位,然随着油价、外盘价格持续下挫,商家信心开始动摇,
加之1月进口甲苯进口激增,市场在上行至高点后开始缓慢回落。二月份正值我国传统春节假日,下游节前基本
备货完毕,节后归来,下游需求淡薄,港口库存高涨,加之银行收紧资金面,迫于资金压力,部分持货商心态由
观望坚守到恐慌抛售,市场价格跟随不断松动,4月份市场在油价及外盘的带动下,虽呈现短暂好转,但好景不
长,随即迎来欧元区债务的冲击,市场开始深度下行。
第二阶段:深度下行期
本阶段甲苯市场跌跌不休,华东市场一度跌至5850元/t的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围大环境牵制。5月份
因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金融、经济的大恐慌,油价乃至外盘价格步步滑落,国内市场备受牵连,市场心
态遭遇重击。下游需求薄弱,国内库存逐步高企,且6~7月份进口货源到岸较多,导致库存压力加大,然祸不
单行,期间国家又颁布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导致部分农药产品出口受限,甲苯在农药方面
的需求较多,其出口利润减少,对市场的打击不言而喻。7月份市场,随着天气的转热,部分合成类下游工厂开
工负荷下降,因甲苯挥发性不好,其在涂料等溶剂类市场份额亦被二甲苯等产品替代,利空消息集中凸现,导致
甲苯行情步步下挫,最终突破6000元/t大关。
第三阶段:稳步上行期
本阶段甲苯市场从低谷阴霾开始逐步走向光明。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宏观经济大环境开始逐步明朗化,能
源价格亦开始从底部逐步反弹,给予市场一定成本支撑。价格跌入底部后,部分商家开始抄底建仓。8~9月份进
口货源较少,且石化厂检修较多,压力不大,曾三度上调出厂价格,给予市场一定支撑,加之9月底至十月初适
逢中秋、国庆双节,受益于节前备货效应,商家炒作意向增强,加之能源价格上行支撑下,国内价格被不断拉高。
随着天气的逐步转冷,甲苯进入传统销售旺季,需求有所增加,加之11~12月份进口货源稀少,且成本较高支
撑下,甲苯价格稳步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