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走在稳健发展道路上的钾盐(肥)工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第六届年会”掠影
2012年4期 发行日期:2012-01-31
走在稳健发展道路上的钾盐(肥)工业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第六届年会”掠影
  “十一五”是钾盐(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行业长足发展,历经市场的风浪,越发理性和成熟。2011
年我国资源型钾盐产量达到380.3万t(折纯K2O),同比增加13.81%,自给率进一步达到58.1%。在“中国无机
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第六届年会”上,与会专家对各钾盐品种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本刊特摘录部分内
容以飨读者。

氯化钾:产能扩张追不上需求增长
   我国氯化钾生产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国内产能尚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求。受资源分布的限
制,我国氯化钾主要产地集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截至2011年10月份,全国生产氯化钾主要企业约有30家,
包括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藏格钾肥有限公司、青海冷湖滨地钾肥等,总产能约500万t/a(实物量)。
  我国氯化钾产业所依附的首要资源是青海和新疆的盐湖卤水,但新疆罗布泊卤水以生产硫酸钾和硫酸钾镁肥
为主,无氯化钾产出。而深海海水和苦卤钾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北、山东、江苏等,逐步建立了海水提取氯化
钾的生产装置,但这些生产规模大都偏小,产能多在万吨之内。云南江城地下固体钾矿、四川地下富钾卤水、甘
肃钾资源等,目前正在进行开发。这些地区未来有望形成一定的钾盐能力,但由于钾矿从资源勘探、开发、工艺
设备选择、装置建设到产品产出最快也要经历近十年的努力,因此当前其开发情况并未对国内钾肥市场带来影响。
  在《“十二五”化肥工业发展规划》中,2015年钾肥产能目标为450万t(K2O)/a。要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
全行业付出很大努力,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按照《规划》目标,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氯化钾将新
增产能150万~200万t(实物量)/a,其中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00万t/a,新疆罗布泊新增20万
t/a,境外开发50万t/a,其他30万t/a。届时氯化钾产能将达到或超出《规划》目标,进口依存度进一步降低。
   在国内钾肥供需平衡,且经济平稳和排除非常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未来3~5年,我国氯化钾价格有望保
持在3000元/t左右的合理水平。

硫酸钾:资源利用趋向高值化
   目前我国硫酸钾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技术多样,工艺稳定,从品质到成本均已趋成熟,市场需求也逐步温
和放大。2011年国内资源型硫酸钾产量近150万t,主要生产企业有新疆新雅泰化工有限公司、青海联宇钾肥有
限公司、青海滨地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化硫酸钾厂和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等。
   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硫酸钾的总产能将不断扩大: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300万t/a钾肥
项目二期工程的开工;青海联宇、滨地钾肥的硫酸钾装置将投入正常生产;加工型硫酸钾产能扩大。未来5~10
年,硫酸钾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资源型硫酸钾产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盐湖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
比差距较大,局限于初级盐化工产品,且品种单一,特别是镁、锂等元素未得到综合利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实施,西部地区盐湖的开发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先后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罗布
泊盐湖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展金属镁、高纯镁砂、纳米级
氢氧化镁等产品开发,同时综合回收老卤中锂产品,开发高值化镁盐、精细化的锂盐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
将我国的盐湖资源利用推向高值化发展道路,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的盐湖产业将初具规模。

硫酸钾镁肥:后起之秀尚需扶持
   目前我国资源性硫酸钾镁肥的生产厂家不多,主要集中在青海和新疆,主要有青海滨地钾肥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联宇钾肥有限公司、青海高端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
司、新疆新雅泰钾肥有限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生产能力已达150万/a左右。虽然硫酸钾镁肥使
用效果已被证明有着相当的优势,但由于认知、价格、宣传推广等因素,我国对硫酸钾镁肥的实际需求还远远没
有得到满足。目前市场对硫酸钾镁肥的总需求不到30万t,距离市场实际容量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当前部分厂
家已经停止生产硫酸钾镁肥转而生产更易于销售的硫酸钾和氯化钾品种。按保守估计目前上述厂家产能释放仅为
20%~30%,其中青海滨地钾肥股份有限公虽已具备50万t/a的产能,但目前每年直接用于销售的硫酸钾镁产量
仅在10万t左右。
   硫酸钾镁肥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应用,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泰国等地区硫酸钾镁使用都较为成熟。他们除直接施用外还大量用于复合肥厂,根据各个农场的土壤含量及作物
状况配制专用肥,广泛用于烤烟和许多经济作物。国内的硫酸钾镁肥有部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与国外同类产品
比较,国产硫酸钾镁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性价比优秀的硫酸钾镁肥产业在我国毕竟只有6年左右的发展
历史,所以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制约瓶颈:其一,我国的硫酸钾镁肥99%产自青海和新疆,大部分是利用盐湖生产
过硫酸钾和氯化钾后的尾矿作为主要原料,实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但仍需交纳资源税;其二,由于主要产地在
青海新疆,铁路运力紧张,产品的及时外运成为硫酸钾镁肥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三,一些中小肥料企业以掺混方
法生产硫酸钾镁肥,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急待规范;其四,尽管硫酸钾镁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肥种,有其不同于
硫酸钾和氯化钾特有的肥效,但目前市场认知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出台政策鼓励硫酸钾
镁肥的发展,2011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联合发出通知,自2011年12月20日起,将“硫酸钾镁
肥”纳入《实行铁路优惠运价的农用化肥品种目录》,经铁路运输时执行化肥优惠运价,免收铁路建设基金。
   硫酸钾镁肥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作物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
此,对无氯钾肥(含硫酸钾)的消费也增长迅速。预计到2015年,国内作为化肥的硫酸钾镁施用将达到80万~100
万t。

碳酸钾:拓展市场扭转命运
   碳酸钾是钾盐产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用于生产玻璃、电焊条、丹士林染料等,并且在陶瓷、建材、医
药等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碳酸钾用于CRT电视的生产使用逐年减少,碳酸钾的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产量也出现了萎缩。同时随着国家整个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化工行业在装置规模、消耗水平、节能环保、品
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碳酸钾行业面临一系列问题: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规模小,产业链
不齐全;离子膜-流化床法的关键设备需进口;碳酸钾本身品种单一。
   面对市场需求的萎缩,拓展新应用领域是碳酸钾行业的当务之急,如钾玻璃、替代食用纯碱、还原染料的印
染及冰染的拔白、丹士林染料、医药等领域值得关注。另外,放眼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对碳酸钾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在钾玻璃、食品、医药等行业的用量比重越来越高,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碳酸钾的应用量还处
于起步或幼年阶段,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非发达国家对碳酸钾的需求都处于一个上升期,拓展国际市场,是
碳酸钾生产厂家的重要的选择。
   目前国内碳酸钾产能已经过剩,碳酸钾本身市场容量有限,近期碳酸钾的需求没有多大提升,所以国内碳酸
钾行业 “十二五”发展趋势不明朗,不宜盲目扩大碳酸钾产能和盲目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而现有碳酸钾企业宜
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不同品质的碳酸钾产品。

氢氧化钾:市场竞争激烈 亟待化解成本压力
   氢氧化钾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钾的衍生产品、液体肥料、高级日化用品、水处理等领域。
近年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日益重视,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氢氧化钾新的需求增长点。“十一五”期间,
氢氧化钾市场整体保持了较为繁荣的局面,市场年需求从17万t增加到36万t,年均增长20%;同期年产量从
20万t增加到40万t,年均增长19%。
   我国氢氧化钾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应用广泛,用量分散。国内每月能使用上百吨的用户极少,大多数用户
每月只用几到几十吨,小的只有几十千克。这就决定了生产企业需要开发大量下游客户,市场成本较高,且对出
口市场的依赖性较大。
   “十一五”期间,氢氧化钾行业经历了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市场出现周期性波动变化。前两年
隔膜法产品与离子膜法产品市场表现平分秋色,后三年离子膜法产品处于优势,现已完全占据行业主导地位。预
计“十二五”期间隔膜法生产工艺将被淘汰,隔膜法氢氧化钾产品将退出市场。
   “十一五”期间,国内氢氧化钾市场需求年均增长约19%,快于GDP增速。预计“十二五”期间需求量年增
长在7%左右,与GDP增长基本保持一致。但产量增长率预计在12%左右,市场整体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通过
激烈竞争,预计将有一批技术与管理相对落后、规模较小企业被淘汰,使行业集中度提高。而一批具有比较竞争
优势的企业能生存下来,并加强市场控制地位,最终将形成几家大企业共同左右市场的垄断竞争格局。
   我国氢氧化钾产品价格不仅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更受到氯化钾、电力等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在我
国钾盐国内供应不足、电力价格上调、人民币升值等的压力下,国内氢氧化钾产品的生产成本控制必然面临较大
的压力。如果氢氧化钾产品提高价格,必然影响到下游用户的需求量及需求的转向等,更影响到出口市场上产品
的竞争力,因此各生产企业在未来必须考虑如何消化这种压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