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夯实技术基础 推动磷化工精细化发展
2012年20期 发行日期:2012-05-22
作者:□ 本刊记者 李 伟

  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和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2国际精细磷化工技术交流大会”于2012年5月16日在江阴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得到全行业的关注,共有超过100家企业及科研单位的140名代表参加。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付旭到会并致辞,东道主江阴市副市长费平则介绍了江阴市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会上,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了行业紧抓全球磷化工复苏机遇,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推进健康稳健发展的战略思路。

磷化工体系逐步健全

  磷产品主要包括磷肥和精细磷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食品、电子等多个领域。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磷化工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建立起以磷酸盐为主体、品种相对齐全且各具规模的磷化工体系,并形成了一批磷化工骨干企业,但是产品在精细化、专用化、高端化和绿色化程度上发展还不够。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磷化工行业应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紧抓“十二五”建设期间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精细磷酸盐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化的有机磷化学品,着力发展高端磷化工产业,并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我国磷化工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来自磷化工行业的专家及企业代表纷纷发表了关于行业发展的建议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武汉工程大学的贡长生教授介绍说,目前全世界磷矿资源储量约为500亿吨,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中国和美国等国。近年来,世界磷矿石产量在1.8亿吨左右。在经历世界金融危机短暂的萎缩后,世界磷化工发展和市场复苏已现端倪。随着资源耗竭及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磷矿资源的深度应用;国际巨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产业调整,不断朝着大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多联产、一体化和循环化的特点也愈发明显。
  据统计,在国际市场复苏的带动下,2011年我国磷矿石产量达到68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中77%的磷矿石用于加工生产磷肥,16%用于生产黄磷,7%用于生产饲料级磷酸钙盐。
  中国云天化集团副总工程师梅毅指出,我国基础磷化工的产能、产量及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并且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云、贵、川、鄂四大基地。就产品而言,目前中国的磷肥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25%,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第一磷肥生产大国。当记者问到中国企业在国际磷肥定价权方面占有何种地位时,贡长生解释说,“随着我国磷肥产量占世界比重的持续增长,形势也较以往有所好转,在某些产品上,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产品定价上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除了磷肥以外,我国在无机磷化工方面亦能生产磷酸盐的绝大部分品种,而且部分品种的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出口量也保持强劲增长。这些成果。主要源于我国磷化工产业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目前我国在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基础产品产能过剩  精细产品有待开拓

  尽管我国磷化工产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梅毅对我国基础磷化工产品产能过剩表示了担忧。贡长生也认为,我国的磷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基础产品和初级产品过多,深加工下游产品少,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精细磷化工产品仍需依靠进口。就中国龙头企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梅毅表示,“尽管云天化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的磷复肥生产企业,但是集团已确定不会再继续新增磷肥的产能,未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磷化工精细产品上,考虑到磷化工精细产品品种复杂、应用领域众多的特点,会在开发新品种的同时,重点通过整合营销网络,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从而将产品生产及应用拓至更宽。”
  除了产品结构不完整这一问题之外,我国在磷产品开发环节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研发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举动的政策上也有待加强。”梅毅如是说。四川绵竹华丰磷化工有限公司的唐煌博士也表示“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不力将对我国引进国外技术形成阻碍”。贡长生认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急需增强,目前应用研究比较滞后。”

磷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成果显著

  尽管磷化工产业发展还有待加强,但成绩也有目共睹,特别是在磷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例如从磷矿中提取碘已经实现规模化;云天化等企业在副产氟硅酸生产无水氟化氢的技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已经在行业内普遍推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最高的国家。而在精细磷产品开发方面,华中师范大学的贺红武教授和华丰磷化工的唐煌博士也展示了磷系阻燃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可观的应用前景。

  在谈到中国磷化工未来的发展时,贡长生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悄然转变,各国都着眼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优化,全球主要的精细磷化工产业将逐步集中于美国、中国和摩纳哥。中国将凭借着以磷资源为基础的多产联合平台,最有希望成为全世界磷化工的中心。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