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合成橡胶行业产能、产量双双列世界第一,再加上消费量世界第一、进口量世界第一,中国誉为世界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橡胶市场。2011年,全国共有8套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投产建成,新增生产能力57万吨。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不能不引起业界警惕:2011年合成橡胶装置开工率丁苯橡胶为88%,丁二烯橡胶为79.5%,SBS为68%,丁腈橡胶仅为59%,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橡胶的需求主体仍将是汽车工业,但预计2015年以前,我国汽车产量年增长率不会高于8%,是否能达到2000万辆的年产量也很难说,所以合成橡胶投资者的热情需要降温。另外,在我国轮胎制造行业,天然橡胶的消耗仍高于合成橡胶,如何处理好与天然橡胶的竞争,也将是合成橡胶行业新进者的主要课题之一。
1. 欧美合成胶需求反弹,亚太增长落后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P)公布,2011年世界合成橡胶总产量为1511.5万吨,同比增长7.34%。其中亚太地区增长率最高,为8.32%,所占比重为50.6%。2011年世界合成橡胶总消费量为1492.6万吨,供过于求18.9万吨。IRSP统计的2011年底合成橡胶总库存约为322万吨,同比增长6.22%(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合成橡胶消费增长率并非亚太最高,而是北美和欧盟。同时北美和欧盟的合成橡胶消费比重在近2009~2011年期间也保持增长,亚太地区逐年下降(详见表2)。究其原因,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为主,最终还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经历2008年经济发展低谷后,欧美国家自2009年起开始缓慢恢复,汽车产销量也随之反弹。正所谓跌得越狠,反弹力度越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1年亚太地区汽车产量最大的是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合计产量3541万辆,同比下降0.8%,占全球总产量的44.2%,其中中国和日本的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84%和下降12.75%。北美地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美国2011年汽车产量增长11.49%,加拿大汽车产量也增长3.5%。欧盟中,德国和法国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86%和2.94%。
表1 2011年世界各大区合成橡胶供需统计 万吨
生产 | 消费 | |||
区域 | 产量 | 同比增长/% | 消费量 | 同比增长/% |
北美 | 264.7 | 7.69 | 207.5 | 7.79 |
拉丁美洲 | 67 | 2.6 | 91.5 | 2.35 |
欧盟27国 | 259.4 | 4.55 | 244.9 | 7.7 |
其他欧洲国家 | 148.4 | 5.77 | 112.9 | 3.48 |
非洲 | 6.6 | 0 | 11.2 | 0.9 |
亚太 | 765.3 | 8.32 | 814 | 5.02 |
合计 | 1511.5 |
7.34 |
1492.6 | 5.96 |
产量占比 |
表2 近三年世界各大区合成橡胶供需占比 %
|
消费量占比 | ||||
区域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北美 | 16.71 | 17.45 | 17.51 | 13.11 | 13.67 | 13.9 |
拉丁美洲 | 4.83 | 4.64 | 4.43 | 6.25 | 6.35 | 6.13 |
欧盟27国 | 17.63 | 17.62 | 17.16 | 15.63 | 16.14 | 16.41 |
其他欧洲国家 | 9.23 | 9.96 | 9.82 | 6.94 | 7.75 | 7.56 |
非洲 | 0.48 | 0.47 | 0.44 | 0.82 | 0.79 | 0.75 |
亚太 | 51.38 | 50.17 | 50.63 | 56.57 | 55.03 | 54.54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2. 国内供应过剩推动出口增加
2011年,受需求增长缓慢及国内生产增加的双重影响,我国八大合成橡胶中,七个胶种进口量同比下降,同时六个胶种出口量增长(详见表3和表4)。2010~2011年八大胶种合计净进口量分别为123.2万吨、116.0万吨和99.2万吨,呈下降趋势。
3. 产能增加迎头碰上需求不振
2011年我国共生产266万吨合成橡胶,同比增长10.4%。2011年,全国又有7家企业进入合成橡胶产业,共有8套装置建成投产,新增产能57万吨,包括福建福橡化工有限公司的5万吨顺丁橡胶装置和1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装置,天津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的1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装置,山东万达化工公司的3万吨顺丁橡胶装置,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的5万吨丁腈橡胶装置等。
2011年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特种胶,下同)装置能力达339万吨,增长20%。主要合成橡胶产量为266万吨,比2010年增加25万吨,同比增长10.6%。2011年合成橡胶产量与能力相比,装置能力发挥率为:丁苯橡胶为88%,丁二烯橡胶为79.5%,SBS为68%,丁腈橡胶为59%。
我国合成橡胶市场中,汽车工业占了很大比重,而汽车应用中轮胎又占据了很大份额。例如2010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43家会员企业共生产2.92亿条汽车轮胎,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6%,消耗合成橡胶133.6万吨,占2010年我国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的37.5%。2009~2011年国内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分别为(不包括胶乳)分别为320万吨、357万吨和365万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4%、11.5%和2.3%。而2009~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32.37%和2.45%,增速大幅下降。未来几年内,我国合成橡胶的需求主体仍将是汽车工业。虽然我国人均汽车拥有率比欧美低得多,但这并不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继续快速发展的充足理由。预计2015年以前,我国汽车产量年增长率不会高于8%,是否能达到2000万辆的年产量也很难说,合成橡胶投资者的热情需要降温。
4. 天然橡胶的竞争不容小觑
2011年我国海关统计的天然橡胶净进口量为210万吨,比2010年增加25.6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3.9%。2010年和2009年净进口量增长率分别为7.56%和1.61%。另外,我国每年从越南、缅甸和老挝“未向海关申报”进口的天然橡胶在40万~60万吨。据统计,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4.96%。
2011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国内轮胎产能扩张速度较快,产量增长迅速,使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大大增加。而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原因无法实现大量增长,国内市场所需的天然橡胶大部分需要进口。同时,2011年天然橡胶市场价格走低,由年初的4.3万元/吨下降至年底的2.6万元/吨左右,大大刺激了轮胎生产商对天然橡胶的需求。
在我国轮胎制造行业,天然橡胶的消耗仍高于合成橡胶。如何处理好与天然橡胶的竞争,将是合成橡胶行业新进者的主要课题之一。
表3 近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统计 万吨
2010年 | 2011年 | |||||
胶种 | 2009年 | 进口量 | 同比增长/% | 进口量 | 同比增长/% | |
SBR | 31.25 | 32.91 | 5.35 | 29.78 | -9.51 | |
BR | 30.6 | 26.2 | -14.38 | 24.677 | -5.81 | |
EPR | 17.47 | 21.75 | 24.5 | 22.3 | 2.53 | |
IIR | 22.45 | 24.92 | 11 | 23.54 | -5.54 | |
SBS | 12.77 | 9.95 | -22.08 | 7.196 | -27.68 | |
NBR | 11.12 | 10.46 | -5.94 | 8.476 | -18.97 | |
CR | 1.9 | 2.47 | 30 | 2.045 | -17.21 | |
IR | 3.62 | 6.57 | 81.49 | 4.957 | -24.55 | |
合计 | 131.13 | 135.23 | 3.09 | 122.97 | -9.07 |
表4 近年我国合成橡胶出口统计 万吨
2010年 | 2011年 | |||||
胶种 | 2009年 | 进口量 | 同比增长/% | 进口量 | 同比增长/% | |
SBR | 4.02 | 10.52 | 161.7 | 10.82 | 2.85 | |
BR | 1.63 | 3.06 | 87.73 | 4.6 | 50.33 | |
EPR | 0.29 | 0.25 | -13.79 | 0.2 | -20 | |
IIR | 0.66 | 0.97 | 46.97 | 1.84 | 89.18 | |
SBS | 0.91 | 3.53 | 287.91 | 4.86 | 37.56 | |
NBR | 0.12 | 0.22 | 83.33 | 0.47 | 112.27 | |
CR | 0.27 | 0.42 | 55.56 | 0.8 | 91.43 | |
IR | 0.11 | 0.26 | 136.36 | 0.21 | -18.46 | |
合计 | 8.01 | 19.23 | 140 | 23.79 | 23.71 |
注:进出口量为生胶及型材实物量的合计,不包括合成胶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