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开始,国内苯胺市场步步上扬,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高。截至8月10日,国内华东市场主流商谈价由7月初的8950元/吨上涨至11200元/吨,涨幅达25%,是今年以来涨幅最大,涨速最快的一次拉升行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行情探底的情况下,原料上扬、库存再降、下游持稳、出口再度增加等利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①纯苯上涨强力推动苯胺行情走高。自7月初,国内纯苯受国际原油带动,自7500元/吨上涨至8月初的8700元/吨,涨幅16%。另外,加氢苯产量的下降,部分炼厂的集中检修导致纯苯市场供应紧张,在直接拉涨苯胺价格的同时,也限制了苯胺厂家装置的恢复速度,“火上浇油”使本轮苯胺上涨火焰更旺。②前期苯胺厂家检修较集中,低库存促使市场大幅拉涨。前期苯胺行情持续不佳,多数企业跌入成本区,为减少亏损,其装置开工率被迫下降,苯胺社会库存量持续低位。截至8月10日,国内仍有部分苯胺厂家处于停车状态,涉及年产能在40万吨以上,另有部分企业处半负荷状态,仅3家左右负荷平稳。这也是苯胺行情拉涨幅度远大于原料纯苯重要原因之一。③下游需求稳中略有上扬。7月份开始,下游MDI、染料等企业开工率稳中小幅提升,其需求平稳增长。据业内人士从浙江、广东一带了解到,染料企业有所恢复,尤其是活性染料行情上扬,也拉动了对苯胺的需求。④出口增长成为另一利好。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出口苯胺957吨,出口量较上月增加约144%,同比增加约76%,价格比国内高出约20%,达到了今年最高水平。保持这一趋势,出口将成为今后苯胺市场需求增长的一大方向。
8月份,苯胺高位成交已明显放缓,量价呈现萎缩态势,甚至出现原料纯苯上扬,而苯胺价格小幅下跌的情况。原因是苯胺前期在上述利好因素下,拉涨过快、过猛,而下游需求仍未实质性放量,其下游厂家对高价抵触情绪强烈,甚至有被迫停产的现象所致。
后市分析
据近两年国内苯胺市场走势分析,8、9月份是苯胺市场高位整理期,苯胺前期价格的过快增长已经让下游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近期苯胺市场高位成交放缓将延续,其价格将进入拉涨后的窄幅整理期,以充分释放高位震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