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应用领域促进丙烯腈产业健康发展
□ 中油西南化工销售公司 刘昶
丙烯腈(AN)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纤维(腈纶),另外也是生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苯乙烯-丙烯腈树脂(SAN)等热塑性合成树脂、丁腈橡胶(NBR)、己二腈、丙烯酰胺及其他衍生物的原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生产迅猛发展
进人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丙烯腈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丙烯腈工业迅猛发展。2010年6月,吉林石化采用国内技术建设的2套产能共计24.0万吨丙烯腈装置顺利投产;2011年6月,齐鲁石化丙烯腈装置产能由4.0万吨扩增至8.0万吨;2012年8月,安庆石化新建13.0万吨丙烯腈生产装置实现中交。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丙烯腈的生产厂家有10家,总产能达到140.9万吨,同比增长约13.72%,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工艺,初期均采用引进国外BP公司的技术,后来大都采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技术进行改扩建。除上海赛科石化外,其余装置均配套建有下游生产装置(腈纶、ABS树脂或者丁腈橡胶等)。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其中中国石化(含合资企业)的生产厂家有4家,产能合计为为68.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48.26%;中国石油的生产厂家有5家,产能合计为72.5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51.45%。吉林石化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厂家,产能为42.4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30.09%;其次是上海赛科石化,产能为26.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18.45%。2012年我国丙烯腈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由于目前我国丙烯腈的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新建或者扩建多套丙烯腈生产装置,主要有齐鲁石化产能由4.0万吨扩建到8.0万吨;安庆石化新建一套13.0万吨丙烯腈生产装置;2011年4月中国石化与万达集团丙烯腈项目合资协议在东营签约,计划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26.0万吨丙烯腈项目;大庆石化扩建10.0万吨装置;新加坡明志石化在江苏盐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新建10.0万吨装置;上海赛科石化拟新建一套26.0万吨丙烯睛新装置,现已通过环保审批;中海油海南东方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包括20.0万吨丙烯腈装置;青海庆华集团拟新建30.0万吨装置等。预计到2016年,我国丙烯腈的总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
表1 2012年我国丙烯腈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 万吨
生产厂家 产能 生产工艺技术及配套的下游产品
中国石油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9.4 BP技术,配套生产腈纶和ABS树脂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 8.0 BP技术,配套生产聚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
中国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42.4 BP技术,2010年采用国产化技术新建
24.0万吨产能,配套生产ABS树脂。
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9.2 BP技术,配套生产腈纶
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3.5 BP技术,配套生产丁腈橡胶和ABS树脂
小计 72.5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3.0 原为BP技术,后改为中国石化上海
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配套生产腈纶
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公司 21.0 BP技术,2012年扩能,配套生产腈纶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8.0 BP技术,配套生产腈纶,2011年扩产
上海赛科石油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6.0 BP技术,2005年投产
小计 68.0
齐泰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0.4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总计 140.9
市场缺口可观
由于国内腈纶和ABS树脂等丙烯腈下游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国内产能增长缓慢,我国丙烯腈市场多年来一直维持着供不应求的状况,产品大量进口。
2005年我国丙烯腈的进口量为31.64万吨,2007年突破40万吨,达到43.55万吨,同比增长约34.21%。2008年下半年起,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丙烯腈下游行业的需求整体萎缩,导致丙烯腈的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到28.52万吨,同比下降约34.51%。2009年以后,随着经济及下游行业的逐步复苏,我国丙烯腈的进口量又回升到正常水平。
2011年我国丙烯腈进口量为54.17万吨,同比增长约21.51%。2012年1~7月的进口量为30.64万吨,同比减少约6.67%。在进口的同时,我国丙烯腈也有少量出口。2005年的出口量为 3.19万吨,2006年增加到5.19万吨,创造出口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增长约76.17%。自2009年,我国丙烯腈均没有出口。近年来我国丙烯腈的进出口情况见表2。
我国丙烯腈的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来自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50.54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93.30%。
表2 2005~2012年7月我国丙烯腈进出口情况 万吨
年份 进口情况 出口情况
进口总量 进口平均价格 出口总量 出口平均价格
/美元·吨-1 /美元·吨-1
2005 31.64 1268.41 3.19 1202.71
2006 32.45 1431.39 5.19 1300.98
2007 43.55 1658.57 0.20 1300.02
2008 28.52 1931.18 0.60 1760.04
2009 45.10 1105.94 - -
2010 44.58 2031.06 - -
2011 54.17 2038.31 - -
2012年1~7月 30.64 1964.14 - -
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腈纶以及ABS树脂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丙烯腈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5年我国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为113.45万吨,2011年达到165.57万吨,同比增长约8.02%,2006~2011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17%。相应进口依存度也由2000年的26.84%增长到2011年的32.72%。近几年我国丙烯腈的供需平衡情况见表3。
我国丙烯腈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腈纶、ABS/SAN以及丙烯酰胺和聚醚多元醇等产品,2011年的消费结构为:腈纶对丙烯腈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7.7%,ABS/SAN的需求量约占28.1%,丙烯酰胺的需求量约占14.7%,聚醚多元醇的需求量约占4.7%,包括丁腈橡胶在内的其他方面约占4.8%。随着国内新建ABS/SAN树脂及腈纶等丙烯腈下游装置的陆续投产,丙烯腈的需求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预计2016年我国对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约230.0万吨,其中用于生腈纶的丙烯腈比例将逐渐下降,而ABS/SAN所占比例却将不断增加。
表3 2005~2011年我国丙烯腈的供需平衡情况 万吨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产品自给率/%
2005 85.0 31.64 3.19 113.45 74.92
2006 101.4 32.45 5.19 128.66 78.81
2007 105.9 43.55 0.20 149.25 70.95
2008 94.2 28.52 0.60 122.12 77.14
2009 96.7 45.10 - 141.80 68.19
2010 108.7 44.58 - 153.28 70.91
2011 111.4 54.17 - 165.57 67.28
发展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丙烯腈工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
一是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烯腈生产路线在逐步推广;二是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依旧是研究开发重点;三是装置规模大型化。
近年来我国丙烯腈行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产能和产量不断增加,但目前的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应加紧现有新建或者扩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产能和装置开工率,以减少进口,满足市场需求。依托国内的科技力量,进一步推进催化剂的国产化进程,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另外还要积极探索丙烷法制丙烯腈新工艺路线,以提升我国丙烯腈的生产技术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大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拓宽潜在市场,以促进我国丙烯腈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