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77
环氧树脂行业期待由大转强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陈净
生产大国地位确立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氧树脂下游产业——汽车、冶金、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的发展,环氧树脂行业快速扩张。2000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仅为16万吨,产量10万吨,2010年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155万吨和75万吨,10年间产能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4%和22.3%,2011年,我国环氧树脂的产能进一步增加至183.5万吨,同比增长18.4%,产量进一步增加至90万吨,同比增长20%。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7%。
2002~2011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的增长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的环氧树脂行业出现了一轮扩能潮,且在2007年之后,国内环氧树脂的扩能热度始终未减,截至2011年底,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厂已经超过100家。未来几年,我国环氧树脂的产能仍将继续增长,据统计,目前拟在建产能达到66万吨,预计到2016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将达到250万吨,在全球环氧树脂总产能中所占的份额将提升至52%。
需求持续增长
世界环氧树脂消费以涂料为主,2011年该领域消费的环氧树脂约占总消费量的46%,其次是电子电气、复合材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2011年世界环氧树脂的消费量为224万吨,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见图2),其中我国消费环氧树脂104.9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7%,是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消费国。
涂料作为环氧树脂应用的传统领域,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1年我国涂料对环氧树脂的消费量为48.9万吨,占环氧树脂消费总量的47%。环氧树脂涂料包括纯环氧树脂涂料和环氧树脂复合涂料,具有耐腐蚀、耐水耐热、耐冲击、附着力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已将粉末涂料和水性涂料作为优先发展的品种,而粉末涂料中环氧树脂型粉末涂料占总量的50%以上,水性环氧涂料也在水性涂料中占重要地位。预计到2016年环氧树脂在该领域的用量将达到70万吨。
近年来,环氧树脂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向亚洲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转移,我国环氧树脂的进口量居高不下。2007年之前,我国环氧树脂的进口量价齐增,到2007年进口量达到28.2万吨,2008和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降低,但进口量仍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10年全球经济形势好转,进口量大幅增长至31万吨,同比增长31.9%,2011年略有回落至23.3万吨。
从进出口单价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进口单价明显高于出口单价,这是因为,虽然近年来我国环氧树脂产量快速增长,但专用及特种环氧树脂仍需进口,主要进口品种包括电工浇铸专用环氧树脂、电子元器件封装用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和汽车电泳漆用环氧树脂等,而出口则以通用型环氧树脂为主。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生产企业众多,产能分散 截至2011年底,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厂已经超过100家,产能非常分散,平均规模小,其中产能超过10万吨的仅有4家,分别为南亚环氧树脂(昆山)有限公司、江苏三木集团、中国蓝星集团和建滔化工集团,产能合计72.6万吨,约占2011年总产能的40%;5万吨以上的有11家,产能合计117.1万吨,约占63.8%;1万吨以上的厂家有29家,产能合计160.8万吨,约占87.6%。,特种环氧树脂生产企业更少,不足10家,且大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 2007年以后,我国环氧树脂开始大幅扩能,但整个行业发展局限于单纯的速度、规模、数量的增长,没有从质量提高、品种的更新换代、科技进步上做文章,质和量没有统一。2011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达到183.5万吨,产量为90万吨,开工率尚不足50%,而且真正为市场急需的特种环氧树脂仅占总产量的10%,大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例如电子级环氧树脂,阻燃环氧树脂,液晶环氧树脂,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
产品链未形成,市场难以健康发展 目前国外公司已不再单一供应树脂产品,而是根据客户需求,配制好混合料提供体系化服务,这种混合料包括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助剂等。这样既可形成产品链优势、巩固市场,又可充分扩大利润空间。专门开发的产品品种针对性强、性能专一,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因此盈利水平更高,客户忠诚度也更高。而国内环氧树脂由于产能发展过快,基础固化剂装置发展缓慢、配套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产业面临发展契机
政策收紧,企业面临淘汰、重组 环氧树脂生产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主要是因为治污成本过高,小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十二五”期间,国家仍把清洁生产放在重要位置,2011年10月底,环保部颁布《环境经济政策配套综合名录(2011年版)》,环氧树脂被列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双高”产品。根据名录的表述,大多数环氧树脂被列入“双高”产品范围。名录的颁布将给环氧树脂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除可能取消出口退税、禁止加工贸易外,对诸如企业的贷款、产能的扩大、产品的储运、产品的应用、“三废”处理的标准等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环氧树脂行业将会有大部分小生产企业面临倒闭,我国的环氧树脂行业或将出现一次彻底洗牌。
下游产业发展,对环氧树脂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电气、电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飞速发展,对环氧树脂的特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要求快速固化、低应力、耐热性外,还对产品在高纯度、低粘度、阻燃性、透明度等精细化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环氧当量、水解氯、粘度等指标范围要求越来越窄,对生产工艺、控制手段、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下游产业发展的驱动下,环氧树脂正由通用型产品向着高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系列的方向转化,目前拟在建的66万吨环氧树脂产能中,大部分为特种环氧树脂。开发耐热、阻燃、水性、高纯、环保型环氧树脂及其配套产品,是未来环氧树脂生产企业的研发重点。
外资企业纷纷抢滩建厂,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目前在国内环氧树脂产能大于1万吨的29家企业中,外资企业有7家,合计产能66.5万吨,占总产能的36.2%。另外拟在建的66万吨环氧树脂产能中,外资企业占18.84万吨。在激烈的竞争中,环氧树脂本土生产企业除了要提供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的产品外,也要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稳定的物流链,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加强与上、下游的战略合作关系,才能保证企业良性、高效运作。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树脂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未来汽车、能源、交通运输、电子、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对环氧树脂,特别是特种环氧树脂的需求仍会保持强劲增长。但环氧树脂行业本身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大户也会受到低碳经济的约束,淘汰落后产能、对小规模生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发展高端产品、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环氧树脂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