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乙烯裂解、丙烷脱氢、甲醇制烯 三分天下 丙烯市场呈现新格局
2012年42期 发行日期:2012-11-06
作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碳三产业链发展系列报道 之三

 

乙烯裂解、丙烷脱氢、甲醇制烯  三分天下  丙烯市场呈现新格局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近几年来,受下游聚丙烯、丁辛醇等产品产能不断增长的影响,全球丙烯市场的消费不断增加。至2011年,全球丙烯的产能达到了9720万吨,消费量在8550万吨左右,较2010年增长1.78%2011年丙烯扩能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及中国。

  预计至2012年底,全球丙烯产能将增至10400万吨,丙烯衍生物的需求(以丙烯计)将增长至8870万吨。到2015年世界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0865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从后期的扩能来看,除了传统的炼厂丙烯及乙烯裂解装置联产,煤经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将成为新的亮点。另外,美国由于页岩气产业异军突起,为石化产业带来了低成本的乙烯裂解原料乙烷,这间接造成了乙烯裂解法副产丙烯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丙烯短缺。

  2011年亚洲地区共有33套裂解装置停车检修,除企业固定的计划检修之外,3月份日本多套裂解装置受地震影响停车。此外,台塑石化因装置发生火灾,裂解装置也有停车检修。相比2011年,预计2012年亚洲地区裂解装置的检修将大幅减少,根据目前数据情况来看共有16套装置,涉及产能916万吨左右。2012年亚洲(除中国外)在建扩建裂解装置共3套,合计将增加产能111万吨。

 

一、产能不断扩张

  2011年我国丙烯新建及扩建投产的项目有8个,还有3套煤制烯烃项目投产,弥补了我国丙烯供应的不足。

      2011年底,国内丙烯的产能达到了1720万吨,其中煤制烯烃项目136万吨,乙烯裂解装置联产丙烯产能在880万吨左右;炼厂丙烯回收装置产能在700万吨左右。全年丙烯总产量达到1467万吨。

  由于下游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丁辛醇等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我国丙烯产能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

  国内丙烯现货市场商品流通量多集中于山东地区,以地炼气分装置丙烯为主。而地炼气分装置又受地方炼厂原油加工能力有限的抑制,在原料气供应始终短缺的情况下,装置难以满负荷运行,开工率多保持在57成水平,因此造成国内丙烯供应偏紧局面。从20132014年市场情况来看,部分地炼企业陆续上马丙烷脱氢工艺制丙烯,可能会改变丙烯需求受制的状况。

  近年来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及甲醇制烯烃热,改变了国内的丙烯市场格局。目前我国有大批扩/新建丙烯装置,大致形成了乙烯裂解、丙烷脱氢(PDH)及甲醇制烯三分天下的局面。详见表1

  根据目前统计数据,未来五年新增产能约2000万吨,其中丙烷脱氢占到50%,甲醇制烯烃占26%,乙烯裂解为24%

 

          1  部分丙烯新/扩建项目统计           万吨

企业                                新增丙烯产能    工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能化公司            30.0            DMTO

延长石油集团延安能化公司                10.0            ACO

中国神华/陶氏 陕西榆林                  50.0            MTO

惠生(南京)清洁能源江苏                29.5            MTO

山西焦煤集团                            30.0            MTO

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9.0            MTO

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                    30.0            MTO

国投新疆伊犁煤化工有限公司              30.0            MTO

中煤能源伊犁煤电化有限公司              30.0            MTO

中石化贵州毕节织金                      30.0            MTO

蒙大新能源                              30.0            MTO

陕西星王集团公司                        68.0            MTO

正大(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            MTO

山东大泽化工                            30.0            MTP

同煤集团                                30.0            MTP

渤化集团天津渤化石化公司                60.0            PDH

张家港扬子江石化有限公司             60.0120.0  PDH

浙江聚龙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5.0(120.0       PDH

中国软包装集团福建省福清石化科技园      200.0  

江苏长江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如皋长江镇65.0   

浙江海越股份有限公司宁波             60.0138.0  PDH 

浙江绍兴三锦石化有限公司                45.0            PDH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有限公司                20.0            PDH

鹏尊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湛江                30.0            PDH 

东华能源宁波福基石化有限公司        66.0(132.0)     PDH 

浙江绍兴三圆石化                        45.0            PDH  

江苏海力化工有限公司                    51.0            PDH  

烟台万华                                60.0            PDH 

台塑石化二期(福建漳州)                60.0        乙烯裂解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0        乙烯裂解

中石化武汉石化分公司                    40.0        乙烯裂解

中石油延安                              50.0        乙烯裂解

中石油四川省彭州                        40.0        乙烯裂解

中石化曹妃甸                            50.0        乙烯裂解

中石油云南                              50.0        乙烯裂解

中石油威海                              50.0        乙烯裂解

中石油台州合资项目                      60.0        乙烯裂解及炼油副产 

中石化广东湛江项目                      50.0        乙烯裂解及炼油副产 

 

二、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

  20072011年,随着下游衍生物需求的逐步提升,我国对进口丙烯的量逐年递增。2011年韩国、中国台湾、日本进口量居前三位,仍为我国丙烯的主要来源地。根据数据统计,三个来源地占到了2011年我国进口丙烯总量的87.4%。其中,韩国占进口总量的46.9%,中国台湾、日本分别占20.29%20.27%。相比2010年,进口韩国丙烯的份额大幅提升(2010年为32.6%),而来自中国台湾的大幅减少。

  一般贸易仍是我国丙烯进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11年一般贸易进口量占到了总进口量的96.35%

     2011年我国丙烯的进口海关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南京、宁波、上海、杭州四个关口占到了我国丙烯进口总量的80.5%,达到了141.3万吨。其中南京海关居首位,占进口总量的27.8%;其次为宁波海关,占22.5%

  由于丙烯供应存在缺口较大,2011年我国进口量在175.5万吨,出口量极小,仅1530吨左右。

  从2012年国内丙烯产业链的扩能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聚丙烯粒料,共有近380万吨左右的产能将投产,而这部分装置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内部乙烯装置的配套下游之外,部分民营企业也涉足聚丙烯行业,产能在220万吨左右。而聚丙烯粉料国内市场已经呈现供应过剩的局面,2012年未听闻有新增产能的释放。其他下游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扩能及新增产能投产,但对丙烯需求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预计2012年我国丙烯进口量将超过180万吨。而2013年后,随着煤制烯烃、丙烷脱氢产能的不断投放,我国对进口丙烯的依赖度将有所下降。

 

三、下游消费持续增加

  丙烯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聚丙烯、丙烯腈、丙烯酸等,2011年我国丙烯的总消费量达到1643万吨。

   聚丙烯 我国丙烯的的主要下游消费市场仍为聚丙烯,占到了我国丙烯消费的70%左右。2011年我国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约1323万吨,较2010年的1343万吨下降1.5%

  因2010年聚丙烯新增产能相继在2011年释放,如包头神华30万吨、独山子石化55万吨、神华宁煤新建煤制烯烃50万吨装置等相继正常生产,受此影响2011年国内产量有所上升,产量约1090万吨。2011年聚丙烯对丙烯需求量约1200万吨。  

  丙烯腈 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丙烯腈生产企业10家,主要为中石油、中石化企业,目前10家企业产能合计在129.9万吨。其中吉林石化产能位居全国之首,产能在45.2万吨,占到了全国总产能的34.8%左右;其次为上海赛科的26万吨,占到了全国总产能的20%左右。2011年丙烯腈行业整体开工率为82.7%,总产量为107.4万吨,对丙烯的需求量在123.5万吨左右。

  我国丙烯腈的扩能主要集中在2013年,2012年主要有安庆石化13万吨扩至21万吨。预计至2012年,我国丙烯腈产品对丙烯的需求量将在130万吨左右,较2011年增加6.5万吨。

  丙烯酸 截至2011年我国丙烯酸总产能为124.5万吨,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产能达到了97万吨。由于下游树脂、涂料、胶黏剂等行业发展缓慢,丙烯酸及酯行业产能过剩局面加剧,行业开工率仅在80%左右。

  2011年我国粗丙烯酸产量在108万吨左右,对丙烯的需求量在85万吨左右。预计2012年我国丙烯酸产品对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90万吨以上。

  环氧丙烷 2011年环氧丙烷供应相比2010年增产15万吨左右,华东依然为环丙生产供应的主要地区,约占国内市场总量的65%2011国内环氧丙烷产能有所增加,但进口货源减少,环氧丙烷总体消费量与2010年持平。根据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环氧丙烷产量在136万吨左右,行业整体开工率在80%左右,对丙烯的需求量在115.6万吨左右。

  虽然20122013年我国环氧丙烷扩能计划达到了141万吨,但是2012年明确增加的产能仅21万吨,因此预计至2012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将达到191万吨左右,对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125万吨左右。

  丁辛醇 2011年我国正丁醇产能达到了72.5万吨,产量在59.26万吨左右,辛醇产能92万吨左右,产量在85.75万吨左右,对丙烯的需求量分别为38.5万吨和64.3万吨。2011年异丁醇对丙烯的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

  2012年我国丁辛醇扩能的企业有中石油大庆石化乙烯扩建配套丁辛醇改建项目,生产规模达到20万吨;山东建兰新建丁辛醇项目,产能增加7万吨;蓝帆化工丁辛醇项目,新增15万吨产能;惠生(南京)能源丁辛醇项目设计产能为25万吨;安庆石化在建丁辛醇装置设计生产规模为25万吨等。预计正丁醇扩产25万吨,辛醇扩产32.5万吨,对丙烯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40万吨左右。

  酚酮 2011年我国共有酚酮生产企业6家,总产能在141.5万吨左右,其中丙酮产能57万吨,苯酚产能68.8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其占到了全国总产能的77%左右。2011年,我国丙酮、苯酚的产量分别为45.8万吨和70.3万吨,对丙烯的总需求量在35.5万吨左右。2012年国内酚酮市场并未新建投产的项目,预计对丙烯的需求量将维持在2011年水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