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硝酸市场冬季升温 企业还需 “悠着点 ”
2012年45期 发行日期:2012-11-26
作者:□ 姜玲沪
  11月5日,各地硝酸市场再次传来涨价消息:出厂价格在上周的基础上,再度上调30~50元/吨。这是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硝酸企业的第二次大范围提价动作。之前的11月1日,华东一带的浓硝酸出厂价格才上调过一次,平均上涨幅度在50~80元/吨不等,涨到1700~1720元/吨。这也是国内浓硝酸产品继9月份以来的第五次大范围涨价。目前全国各地硝酸厂家的浓硝酸含税出厂平均价格已达到1720~1750元/吨,较10月初上涨了200~250元/吨,月平均涨幅高达15%(见图1)。
  今年的硝酸市场有点反常——旺季滞销,淡季走俏。7、8月本应是硝酸传统的价格高峰期,今年反而是全年的低谷,最低时甚至跌至1420~1450元/吨,迫使不少生产企业不堪成本压力而停产转产。9月份以后,特别是10月份以来,随着天气的渐凉,各厂家的硝酸装置产能逐步提高,价格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呈现量价齐增的态势。
一、市场表现异常原因探析
  1. 南北差异补涨需要 由于消费地和运输方式等原因,近两年我国南北硝酸市场的出厂价格一直有些差异,但今年的这种差异表现得格外突出。8~9月份,硝酸价格率先从稀硝酸产品和山东周边的北方市场开始,逐步见底回调,但上调的幅度不大,月平均上涨幅度在20~30元/吨,价格略高于南方。
  进入10月份后,随着浓硝酸下游产业生产的恢复,开工率有所提高,南方几家大型的对邻硝、苯胺企业陆续加大生产负荷,造成华东一带浓硝酸需求增加,企业库存下降,货紧价扬。而此时的北方硝酸市场,却由于前期北高南低的情况,客观上也有一个从失衡到求衡的过渡过程,因而在南方价格频升的一个月中,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
  2. 年终任务压力驱使 由于今年硝酸市场持续几个月疲软,尤其是3季度这个传统的销售旺季,价格不涨反跌,导致不少企业以量换价、限产保价,减产或转产,以致前三季度的各项指标都没有完成,年底不免有年终冲刺的心态,将有利的因素放大,博取价格抬升的最终效果。
  3. 下游产品价格刺激 表现最典型的莫过于纯苯。今年7月以来,国内纯苯价格出现14次连涨,涨幅超过38%,从7300元/吨推高至11月初的10100元/吨,上涨2800元/吨,涨幅高达38.36%,创2008年8月中旬以来历史新高,在我国被欧债危机笼罩着的经济萧条阴影下,纯苯无疑成了我国10月份化工市场的一个“大腕”和“明星”。
  4. 企业停产转产面大 由于7~8月份硝酸价格过低,不少企业选择了停产、减产和转产来规避亏损压力。到10月份,全国硝酸停车检修的企业相对比较集中,江苏、山东等地部分中型装置和一些小型装置均进入半个月乃至二十天的休眠,广西、河南等地部分有转产能力的企业多数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的方式,多产易保存的固体产品,少产不易存放的液体产品。
  5. 行业产量增长缓慢 2012年9月全国浓硝酸产量达20.4万吨(折百),去年同月产量20.3万吨,同比增长0.3%,1~9月累计生产191.8万吨,去年同期累计生产183.8万吨,同比增长4.4%。远远低于15%的正常产业增长水平。
  6. 国内经济回暖效应    11月1日,中国物流采购协会发布:10月份的PMI指数为50.2%,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枯荣线之上。11月3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又再次发布报告,10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比9月上升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比9月上升2.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上升1.8个百分点,除批发业和航空运输业外,其他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上。
  作为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形势的一个重要指标,PMI重上“生死线”对于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喜讯。从分项指标来看,10月的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双双上升,也预示着我国总体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加之9月消费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均出现向好,各项指标叠加在一起,使经济复苏的信心大增。
二、后市走势分析
  1. 不利因素 政治因素:十八大召开,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尤其是硝酸的姊妹产品硝酸铵,就因此被铁道部通知停运。季节因素:由于天气渐冷,装置产能较佳,如果企业利润足够的话,会刺激生产企业加大生产负荷,提高产量,增多市场流通量。上游因素:由于近期尿素价格一直偏低,合成氨企业缺乏生产化肥的积极性,当硝酸价格高于成本线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刺激合成氨企业调整硝酸产品结构的积极性,转而增加硝酸的产量,造成市场硝酸资源增多。外部环境因素: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好,中国在世界经济之林也很难一枝独秀。至于四季度开始的部分产业回暖景气,也不知能够支持多久。另外,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11月16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
  2. 有利因素 10月份仍有不少硝酸企业排有检修计划:包括华阳迪尔化工、桓台化工、鲁光化工、海化硝铵厂等,而且这些企业的停车检修计划都较往年时间长,多在一周到半个月。
  下游新增装置的需求放大:如10月下旬开车的东营金岭化工的苯胺装置和下半年逐渐恢复生产的蚌埠八一化工的对邻硝装置等,都会随着系统的稳定和负荷的逐步增大,加大对浓硝酸的需求。
  买张不买落的人气推升:由于国内硝酸价格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频繁上涨,极大刺激了市场人气,持看多观点的买方、卖方和中间贸易商都在凭借自己的存储能力,有意无意囤货。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