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三产业链发展系列报道 之五
我国乙丙橡胶市场缺口大 产能扩张猛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关颖
乙丙橡胶(EPDM)统称乙丙弹性体,是仅次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的第三大合成橡胶,目前占世界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的10%左右。当前,EPDM工业正在向区域化模式发展,生产能力越来越集中于几家规模和技术实力雄厚大公司手中,逐渐形成规模经营的产业模式。
全球EPDM产能变化不大
近年来,全球EPDM生产能力呈缓慢增长态势,总体变化不大。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球有16个地区13家公司生产EPDM,总能力约为134.6万吨,总供应量约110万吨左右。随着朗盛成功收购帝斯曼弹性体业务,2011年底,全球EPDM生产商减至12个,详见表1。
全球EPDM生产能力仍主要集中在北美(美国)、西欧、亚洲(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但基本分布发生了变化,各区域之间的能力差别缩小,形成北美、西欧和亚洲三足鼎立的格局。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成为近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EPDM产业发展的支柱区域,产能扩增较快,在建或规划的项目包括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在中国建设的7.5万吨EPDM装置;日本JSR公司计划将其位于韩国的EPDM产能由目前的9万吨增加至15万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拟新增2.5万~3.5万吨EPDM;陕西延长石化、山东玉皇化工以及韩国SK在中国宁波分别有5万吨的新建规划;加上SABIC和埃克森美孚在沙特阿拉伯的弹性体项目以及沙特阿美/住友联合投资EPDM项目的框架协议等。2015年后全球EPDM总产能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增加,预计超过165万吨。
尽管近年全球EPDM的总产能增长不大,但其生产技术结构却有较大改变,例如,传统钒-铝催化溶液聚合技术不断得到充分完善;新建装置多采用新颖的茂金属催化溶液聚合技术为核心生产工艺;产品应用较窄的气相聚合技术暂时被放弃。
表1 2011年全球EPDM生产装置及生产规模 万吨
地区 生产企业(国家) 生产能力
北美 陶氏化学(美国) 14.0(2套)
埃克森美孚(美国) 18.0(2套)
Lion Chem(美国) 9.5
朗盛(美国) 7.0
小计 48.5
南美 朗盛(巴西) 4.2
西欧 朗盛(荷兰) 16.0
朗盛(德国) 7.0
Polimeri Europa(意大利) 8.5
SOCABU(Exxon)(法国) 8.5
小计 40.0
东欧 Nizhnekamskneftekhim(CIS)(俄罗斯)3.0
亚洲 JSR(日本) 3.6
2.5
三井物产(日本) 4.5
7.5
Sumitomo(日本) 4.3
小计 22.4
Kumho Polychem(韩国) 9.0
SK 化学(韩国) 4.0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中国) 4.5(2套)
小计 38.9
全球 总计 134.6
我国市场缺口不断增大,供需矛盾持续突出
目前我国惟一的EPDM生产厂商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2010年吉林石化新建成的2.5万吨EPDMB线装置投入试生产,使我国EPDM生产能力增至4.5万吨。2011年A、B两线合计产量为2.146万吨,而对应的表观消费量为24.24万吨,国产化率为8.9%,市场缺口增大。表2统计了近年来我国EPDM供需情况。
多年来,我国EPDM市场始终保持高速持续增长,是世界EPDM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但国内装置能力一直没有相应增长,致使国产品市场份额不断降低。过去5年,因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汽车产量的增加,EPDM消费量以约17%的年均增长率增长。
1.国产EPDM供应能力低,品种少 一直以来,国内只生产8个牌号作为市场的长供产品,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切换牌号,主要用于汽车内胎、耐热胶管、密封条、海绵、电绝缘材料及橡胶制品等。例如目前主打产品是二元EPDMJ-0010、J-0030、J-0050(自主研发系列牌号)和J-0043等,三元EPDM的EPDM2070、EPDM4045等,且只能用于润滑油改性和中、低端制品领域。
2.进口产品品种全,应用覆盖面广 目前国产EPDM的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但产量仅为2.15万吨。因需求量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一直以来,进口始终是缓解供需紧张局面的惟一方式,具体则表现为进口量的逐年增加。2007年我国进口EPDM为11.5万吨,2011年达到22.3万吨,四年间年均增幅达18%。2011年进口依存度达到92 %,进口产品生产商主要有陶氏、埃克森、三井物产、JSR、朗盛及SK等公司。表3统计了2007~2011年EPDM各品种进口量。
3.国内投资仍然过热,拟新增产能巨大 在巨大的EPDM市场缺口以及相应的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近来我国EPDM投资热潮始终不减,一直是化工招商的热点项目之一。包括前述最具竞争力的中石化/三井合资项目在内,计划近期在国内拟建EPDM项目的厂家共十几家,新增总能力接近60万吨(详见表4)。预计2014年后我国EPDM产能或将突破20万吨,随着原有进口EPDM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挤占,国内EPDM供过于求的局面或将为期不远。
表2 2006~2011年我国EPDM供需统计 万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产量 2.01 2.01 1.85 1.77 1.93 2.15
进口量 8.79 11.47 13.24 17.47 21.75 22.30
出口量 0.23 0.50 0.83 0.29 0.25 0.21
表观消费 10.57 12.98 14.26 18.95 23.43 24.24
表3 2007~2011年EPDM各品种进口量统计 万吨
年份 初级形状 初级形状 其他乙丙非共轭二烯 合 计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丙非共轭二烯橡胶 橡胶(板、片、带)
进口量 比例/% 进口量 比例/% 进口量 比例/% 总量 初级形状
2007 0.98 8.6 5.09 44.4 5.40 47.1 11.47 6.07
2008 1.02 7.7 5.96 45.1 6.26 47.3 13.24 6.98
2009 1.16 6.6 9.01 51.6 7.29 41.8 17.46 10.17
2010 1.54 7.1 8.23 37.9 11.98 55.1 21.75 9.77
2011 1.59 7.1 8.66 38.8 12.06 54.1 22.30 10.24
表4 近年我国EPDM拟新增产能及网上招商项目 万吨
公司名称 新增能力 基本现状
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 7.5 拟采用三井茂金属催化技术,
计划2013年底完成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 5.0 意大利Fastech公司技术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 5.0 原料来自甲醇制烯烃装置,
意大利Fastech公司技术,
计划2014年投产
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 德国朗盛公司投资
韩国SK集团 5.0 已签订正式合同
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8.0 奎屯,拟合资合作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 4.0 规划筹备中,拟采用自主知识
产权技术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5.0
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 8.0
扬州化工园区 5.0 列为“十二五”发展规划。
理论合计 大于60.0
产业前景展望
吉化已初步形成特色研究领域 从新型钒系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从J-0010系列等新牌号到双峰分布、长链支化等新产品,作为目前我国惟一拥有生产装置的吉林石化公司对EPDM的研究开发始终走在前列,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惟一的200吨EPDM中试基地建成投用,为吉林石化EPDM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平台,也将为一线生产装置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或将形成南北两大竞争阵营 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的上海中石化三井弹性体有限公司的7.5万吨三元EPDM项目正在顺利推进,预计2014年后我国EPDM生产格局或将因新装置的建成投产而使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吉化一枝独秀的格局会被打破,或将产生南北两大EPDM竞争阵营,国内EPDM市场缺口将大幅减小,若山东玉皇及陕西延长的各5万吨EPDM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则国内EPDM市场走向饱和是必然的趋势。
质优价廉的POE正在部分替代EPDM 由于2009~2010年间,EPDM价格一路攀升,居高不下,一些制品厂家以价格相对低廉、且性能优异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POE)等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替代部分EPDM制品的应用份额,对三元EPDM形成冲击。
国产品结构将呈现多元化 随着吉林石化公司规划中C线扩产的产品布局的合理配置,中石化/三井合资7.5万吨茂金属催化EPDM装置的投产,国产品的产品结构或将打破目前较为单一的格局,出现茂金属合成的EPDM、传统溶液法EPDM等多品种集合的繁荣市场,扩大国产品种覆盖率,进一步增强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