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国内甲醇市场整体延续下滑走势,虽在月初,部分地区市场因“十八大”召开交通管制及北方雨雪天气,导致西北低价货源外输减少,且运费大幅上涨等利好支撑保持相对坚挺的局面,不过面对低迷疲软的需求市场,国内甲醇价格终究还是败下阵来,持续走跌。11月国内产量继续增加,西北甲醇厂家重启装置较多,停车检修计划减少,新建装置陆续试车投产。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由于降雪影响,大量国产甲醇积压,多地高速公路封闭停电,拉货的汽车减少,甲醇厂家出厂报价纷纷下调。而港口方面同样振荡走跌,随着甲醇期货价格走软,市场看空气氛浓郁,现货价格一路跟跌。
截至11月底,华东港口较10月底跌60元/吨至2730~2830元/吨;华南港口下滑55元/吨至2800~2830元/吨;内陆市场下滑幅度相对较大,山东市场较10月底下滑120~140元/吨至2570~2610元吨;华北市场其中河北跌80~30元/吨至2500~2600元/吨;西北市场平均下滑了110元/吨至1800~2200元/吨;西南及东北市场则基本持稳。
后市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多空交织,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迹象,港口市场受期价提振,持货商挺价心态显现,但下游需求依旧疲弱,预计市场上涨乏力。利空因素:①供应保持高位;②下游需求保持低迷,传统淡季加之接近年关,众多终端企业面临休假停产,需求冷淡;③特立尼达甲醇装置陆续恢复生产,欧美外盘需求减少,亚洲市场外盘货源将增加;④秦皇岛动力煤库存持续走高,动力煤价格出现松动,甲醇成本支撑减弱。利好因素:①进入11月中下旬后西北部分装置受天然气供应紧张出现限产、停车,面临传统检修周期;②因前往西北配车难寻,目前西北至山东、河北一线运费上涨,支撑部分内陆价格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