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十二五”期间炼油工业必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2013年3期 发行日期:2013-01-21
作者:□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张福琴 边钢月

“十二五”期间炼油工业必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张福琴  边钢月

2012年回顾

  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我国经济保持了企稳回升的态势。国际原油价格起伏震荡,直接考验着我国炼油工业的应对能力,我国炼油能力、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增加,产品质量调整效果显著,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生产运营有所改善。

2012年相关政策

  1.工信部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部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配套发布了《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根据《规划》,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区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将形成3~42000万吨级炼油及3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向资源地集中,原料产地化肥比重提高到70%,专用化肥等深加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向消费地集中。

  2.发改委要求继续完善央企节能减排考核奖惩体系 《“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将继续完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组织管理、统计监测和考核奖惩体系,全面深化中央企业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对标工作。

  201286日,国务院发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过快增长,严格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对违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断贷、断水、断电。可形成节能能力3亿吨标准煤,新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能力分别为420万吨、277万吨、40万吨、358万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独特之处在于——新增了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PM2.5)治理的内容。

  3.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大型炼油项目,以多种形式建设和运营大型炼油项目中的部分装置或特定生产环节;鼓励民间资本在新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等。

炼油能力继续增加

  2012年年初,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4亿吨。中石油和中石化炼厂的数量虽然仅占全国的不到一半,但其合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72%,分别为1.7亿吨和2.5亿吨,规模实力高于其他炼油企业。

  2012年以来,由于炼厂的扩建投产或试运行,国内炼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呼石化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大庆石化600万吨常减压装置、茂名石化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新装置、中国海油中沥公司300万吨常减压装置试运成功,还有宁夏炼化扩建、上海石化扩建、武汉石化扩建以及石家庄炼化扩建等,此外,东明石化6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以上新增原油加工能力已经突破了4000万吨。

炼油加工量和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炼油加工量持续增加   2012年全国原油加工企业167家,1~11月累计原油加工量42461.0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 41137.3万吨相比,同比增加3.2%

  炼油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2012年炼油产品中除石脑油和石油焦产品累计产量略有减少外,成品油、润滑油等产品累计产量均实现增长

  在成品油产量方面,全国20121~11月累计生产成品油25656.1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24344.8 万吨相比,同比增加5.4%。其中,20121~11月汽油产量累计8143.1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7414.6 万吨相比,同比增加9.8%;煤油产量累计1941.5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711.4万吨相比,同比增加 13.4%;柴油产量累计15571.4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5218.8万吨相比,同比增加2.3%

  润滑油、沥青等产品产量同比增加。20121~11月,润滑油产量累计772.9 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769.6万吨相比,同比增加 0.4%;沥青产量累计2631.0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2222.0万吨相比,同比增加18.4%;燃料油产量累计1680.3 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636.8 万吨相比,同比增加 2.7%;溶剂油产量累计258.7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256.5万吨相比,同比增加0.8%;液化石油气产量累计2048.2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2001.5万吨相比,同比增加2.3%     

  而石脑油和石油焦产累计产量同比减少,其中,20121~11月石脑油产量累计2550.2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2608.5万吨,同比减少2.2%;石油焦产量累计1762.1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814.3万吨,同比减少 2.9%    

原油产量和进口量同比增加

  在原油生产方面,20121~11月累计原油产量18950.0万吨,与2011年同期的18609.4万吨相比,同比增加1.8%

  20121~10月我国进口原油达到2.24万吨,同比增长7.7%,

成品油质量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

  为适应国内环保要求,国内炼油企业通过调整装置结构、优化汽柴油调和组分,生产符合国家汽柴油质量标准——“国Ⅲ”车用标准的产品,同时,大公司炼厂已具备了生产“国Ⅳ”车用标准汽油的能力,同时部分企业还在为国V汽油标准的升级前期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2012531日起北京实施京V汽柴油标准,该标准执行的是北京实施地方标准《车用汽油》(DB11/238-2012)和《车用柴油》(DB11/239-2012),是我国第一个相当欧V标准的汽柴油标准。

成品油市场供需平稳 价格稳中趋升

  (1)成品油市场供需方面,20121~10月,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8亿吨,同比增长5.1%。预计2012年全年汽、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125万吨和17051万吨,同比增长5%2%左右,国内成品油产量约在2.53亿吨,成品油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稳。

  (2)成品油价格方面。上半年成品油价格经历“两升三降”,其中,201223月,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分别上调300/吨和600/吨;201257月连续三次下调,合计下降1280/吨和1220/吨。2012年上半年,国内汽、柴油批发均价在320日达到最高值,0号柴油8915/吨和93号汽油9856/吨,之后价格一路走低,到上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628日,汽、柴油的批发均价比最高价分别下滑了约1482/吨和1529/吨,跌幅近16%15.5%

  监测显示,201210月,92#汽油市场均价为10321/吨,环比上涨1.9%,同比涨幅5.1%0#柴油均价8886/吨,环比上涨2.2%,同比涨幅5.9%

效益下滑速度减缓

  截至20129月底,炼油产业部分炼厂计划长周期运行亏损缩小,统计显示,1~9月份,炼油业累计亏损271.81亿元,比1~8月份缩小51.38亿元,连续第二个月赢利。

  部分炼厂开始计划长周期运行,国内有炼厂常减压装置运行周期延至“四年一修”,据报道,中石化已经选定青岛炼化、洛阳石化、天津石化、武汉石化、镇海炼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这八家企业作为第一批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四年一修”试点企业。

煤制油项目运转正常

  神华集团108万吨煤直接液化、18万吨煤间接制油、内蒙古伊泰集团16万吨煤间接液化等煤制油生产线相继建成生产,形成了煤直接、间接液化制油产能142万吨,目前这些项目生产都比较平稳。

企业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增强

  炼化企业努力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炼油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技术,例如,加快了催化再生烟气脱硫、加热炉烟气、工艺排气及电站排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处理技术创新和应用,淘汰污染严重及能耗物耗高的落后工艺,通过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的全过程清洁化,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3年发展展望

  2013年是炼油工业“十二五”计划实施的重要一年,预计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速有可能达到8%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受国内外供求关系、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必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继续加大成品油质量升级和节能减排力度,同时继续加强工业宏观调控,确保我国炼油工业有序健康发展,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利用两种资源  优化炼油布局

  由于原油资源供应已成为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未来10年中将突破60%大关。我们在继续加大原油资源获取力度的同时,炼油工业要优化原油配置,提高加工集中度和利用水平,提高原油加工效率。

  国内的炼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例如,四川石化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开车等。此外,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核准中化集团福建泉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原油资源将全部依赖进口。主体生产装置包括1200万吨常减压、160万吨延迟焦化、260万吨渣油加氢、240万吨催化裂化等19套炼油装置,主要生产高质量的煤油、汽油、柴油等产品,计划于2013年底产出合格产品,此外还有部分已有炼厂扩建,届时炼油加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提升炼油工业竞争力

  首先,以满足交通运输燃料为目标,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其次,提高装置对高硫、高酸以及重质原油加工的适应性;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合理制定成品油质量标准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分区域制定汽柴油质量升级标准,同时,提前规划油品质量升级计划——质量升级国Ⅴ标准的需求,保证炼油工业优化调整。

持续加强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炼油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开发,重点开发劣质原油深加工新技术、清洁燃料生产新技术等;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信息化相结合,全面提升炼油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节能环保型炼油工业

  首先从工艺加热炉、催化裂化和制氢装置入手,做好工艺过程节能减排;其次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第三,加强环保设施、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少增污。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