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稀土角力:物以“稀”为贵
2013年4期 发行日期:2013-01-28
作者:□ 记者 薛洁

稀土角力:物以“稀”为贵

□ 记者  薛洁  

  20121228日,在诸方的热切期盼下,商务部公布了2013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并下达第一批出口配额。根据公告,2013年首批稀土配额分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种,总计15501吨,下达数量约为2012年配额总量的50%,其中轻稀土的量为13563吨,中重稀土的量为1938吨。

  稀土,素有“工业黄金”之称,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甚至被赞誉为“21世纪的战略元素”。正因如此,诸国打响了“稀土争夺战”:美国封存国内稀土资源丰富的大矿,日本大量进口稀土,中国对稀土资源的重视加码至国家层面……物以稀为贵,稀土角力,何去何从?

 

剖玄析微:中国的稀土之殇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的这一句,曾让无数国人倍感自豪。而今,稀土,却让国人略显尴尬。

  20126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过度开发加剧稀土危机  据国土资源部门的核查,我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却长期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市场需求。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稀土资源濒临枯竭。据统计,1996~2009年间,中国稀土储量大跌37%。按现有生产速度,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十几年。

  滥采稀土导致生态破坏  稀土开采一般分为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矿3种工艺。池浸和堆浸工艺都是先砍树后锄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一个将稀土放进池子里,一个将稀土堆起来,以硫酸铵作原料,把矿土中的元素交换出来,再收集浸出液简单过滤分离后晒干成稀土原矿。这对生态环境有着惊人的破坏。据统计,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另外,浸出、酸沉等工序产生的大量废水富含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原地浸矿法是近几年推行的新工艺,直接从山上钻孔,将化学药剂通过孔灌入山体,再将稀土从山体中提取出来。这样虽可以保护地表40%~60%的植被,产生的尾砂也相对较少,但因有毒溶液长期残留地下,污染程度更深、时间更长。除了稀土原矿开采这一环节,冶炼分离环节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污染和破坏。据测算,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要消耗7吨左右的强酸,稀土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氨氮含量300~5000mg/L,超出标准十几倍乃至上百倍。

  工业黄金“白菜价”出售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大约为每吨几千元,每公斤几元,和白菜价差不多。对此,我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教授曾无比惋惜地表示:“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成功的,但没有使我国的稀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稀土产业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实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同时开展稀土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稀土走私;此外还加强稀土出口管理,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稀土“配额”出口,乃是“节流”,如何“开源”,值得深思。

 

他山之石:解读美国关键材料战略

  20123月中旬,美欧日联手在世贸组织就中国限制稀土元素出口一事提起诉讼,将中国的稀土问题推上了国际贸易争端的风口浪尖,意图何在?不言而喻,“只为进口中国廉价稀土”。仅为单纯进口这么简单,当然不是!其实,早在2011年底,美国能源部(DOE)就发布了一份名为《2011关键材料战略》(2011 Critical Materials Strategy)的报告。

  在报告中,美国能源部发出警告称,对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动汽车、高效照明等清洁能源技术而言,镝、铽、铕、钕及钇5种稀土元素的供应短缺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掣肘因素。表1详细展示了这些材料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图1则以更直观的形式预测了短中期内这些关键材料对于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及其供应风险。

  面对上述5种稀土元素供应短缺的严峻挑战,美国能源部在报告中提出了“依靠三大支柱”的理念,即稀土供应全球化,加快稀土替代品开发,以及稀土利用高效化,加快稀土的回收和再利用。为此,美国目前主要在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快稀土的研发,加强政府机构间的协调工作,加深国际合作。

  加快稀土的研发  美国能源部制定了一个关于关键材料的研发计划,在201011~201110月期间,召开了5场技术研讨会。2011年,美国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局和能源部先进研究计划署投资4000多万美元,用以磁铁、电机等替代品的研究开发。此外,美国能源部还将在未来5年,为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拨款1.2亿美元,以支持该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爱荷华州新建一个研究中心,名为“关键材料研究院”(Critical Materials Institute),负责研究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对重要紧缺材料的依赖程度。

  加强政府机构间的协调工作  关键材料战略的执行涉及联邦政府的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美国能源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积极合作,制定了一个统一的、跨部门的关键材料发展议程。自20103月起,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就组建了一个跨部门的工作组,以研究关键材料对于新兴高增长行业的重要性及其供应短缺的市场风险,同时积极推进关键材料的研发工作。未来,能源能源部还计划绘制一张关键材料发展路线图。

  加深国际合作  2011年,美国能源部与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联合组织了几场研讨会,以确定可能的研发合作领域,诸如分离和加工技术的研发、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及替代品的开发等。此外,美国能源部还倡议在国际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以提升全球关键材料市场的透明度。

1  清洁能源领域所需的重要材料

材料                     光伏薄膜   风力涡轮机    电动汽车       高效照明

                           涂层       磁铁       磁铁    电池     荧光管

稀土元素

    镧(Lanthanum                                              

    铈(Cerium                                                 

    镨(Praseodymium                                   

    钕(Neodymium                                      

    铕(Europium                                                  

    铽(Terbium                                                  

    镝(Dysprosium                       

    钇(Yttrium                                                  

铟(Indium                             

镓(Gallium                            

碲(Tellurium                          

钴(Cobalt                                             

锂(Lithium                                            

锰(Manganese                                         

镍(Nickel                                            

来源:美国能源部

 

  中国,顶着世界最大稀土供应国和消费国的大帽子,却始终行走在稀土产业链的中上游微利领域,实现从“稀土大国”到“稀土强国”的华丽蜕变,势在必行却任重道远。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