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道德底线 “断子绝孙”之财发不得
——关注“化工企业深井排污致水污染”事件
□ 本刊记者 任云峰
近来,网报“山东等地企业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污染”的消息备受关注, 公益人士邓飞微博爆料称,在山东潍坊,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截至目前,企业地下排污的明显证据尚未浮出水面,但各方民众对中国水污染多年的不满情绪,正借由这一事件再次酝酿爆发。春节假期归来,诸多网友痛陈家乡的水已变质,亲朋和邻里多人得了癌症。一些企业唯利试图,胆大妄为;一些地方政府漠视大众健康,纵容企业违法排污。我们在痛斥这种无耻行为的同时也发出化工行业自律倡议:排污要自律,对地下水排污“零容忍”,坚决不要带血的GDP!
“癌症村”频现,化工难逃其咎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大气和水污染亦日趋严重。而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水污染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2月20日,环保部公开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其中指出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有3000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危害。而近年来,我国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动物和人体中已检测出多种化学物质,局部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质浓度高于国际水平,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而据某相关媒体披露的一份《中国“癌症村”地图》,我们也会惊人的发现,这些地区大多集中在石油和化工密集区,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污染式发展不能绑架“GDP”
企业的生产污水悄悄的直接排入地下,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之所以偷排污水,一是治理污水的成本太高,影响了企业的利润;二是当地在治污设施的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三是企业的利润直接与税收有关,而税收又关系着当地的财政收入,所以地方政府往往会对企业偷排污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GDP的考核机制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化工行业来说,自化工部取消以来,其行业上下游也出现了多头监管的混乱局面,环保部能起到的作用只能是污染后的处罚和再治理。一些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一味片面追求盈利和“GDP”,没有对行业的发展和规划做出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不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之某些企业缺少良心,没有真正履行社会责任,甚至漠视公民生命安全。对此,我们呼吁,对于这些无良企业,无论其效益多好,过去业绩多么辉煌,都应该实行“零容忍”,露头就打,决不姑息迁就,甚至就应该让其“死掉”。否则,水污染将演变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如相关网友评述“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排到地下水系里,这简直就是断子绝孙的无耻行径啊!”
并不是所有的地下排污都是祸国殃民,据了解,地下排污有三种类型(见图1):①渗坑、渗井排放;②浅井水层排放;③高压深井排放。前两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第三种“高压深井排放”则是一种成熟领先的污水、废液处理方式,它在美国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主要用于处置工业或市政废液、废水。“深井灌注”有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保证排放物与地下水完全隔绝。目前人们开采地下水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00~500米,“深井灌注”的井深通常约800米到超过3200米不等。而可怕的是,用渗坑、渗井方式排放污水废液,才是目前“中国式”地下排污。
“美丽中国”不应只是一句口号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同样重要、“五位一体”。不治理地下水污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明,中国也不可能真正美丽。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城市向空气污染“宣战”的一年,各地在空气污染的倒逼机制下,PM2.5数据路线开始公布,各种治理方案陆续出台。在2013年,我们呼吁公众在继续关注城市空气治污的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也多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的乡村,向地下水污染和那些地下排污的不法企业“宣战”。这需要一场国家层面推动的监管风暴,依法打击那些非法排污的企业,彻查其中的公职人员渎职、受贿等犯罪行为。同时积极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案。
环境问题关系每个人,我们都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个人对污染蔓延都难逃干系。而与此紧密相关的每个化工人更是不能置身事外。走出环境困境,绿色生活是唯一选择,也是整个化工行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