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甲醛产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
2013年10期 发行日期:2013-03-19
作者:□ 中国甲醛行业协会 李峰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91

 

甲醛产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

□ 中国甲醛行业协会 李峰

 

    甲醛行业既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基础,也是保障汽车工业、农业、医药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甲醛行业协会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有甲醛生产企业548家,总产能2992万吨,占世界甲醛总产能的51.14%,成为世界第一甲醛生产和消费大国。

  近年来,我国甲醛行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新建的银法甲醛装置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到东南亚和西亚等诸多国家。我国甲醛生产正逐步向大中型和多元化,产品集中化、低能环保型方向发展。

 

产能过剩形势严峻

    据统计,2012年我国甲醛产能达3200万吨,同比增长6.95%2005~2012年我国甲醛产能年均增长率为14.6%,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1%。相对于消费量增长速度,产能增长过快,产能过剩形势更加严峻。未来5年的主要工作将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2005~2012年我国甲醛生产统计见表1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甲醛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其中,华北区2011年甲醛产能约占全国的28.11%,位居各区第一;华中区发展较快,2011年甲醛产能约占全国的19.06%,位居第二位。2011年我国各地区甲醛生产统计见图1

    在经济下滑、市场萎缩影响下,我国甲醛市场不旺已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我国各地区甲醛装置的平均开工率除华南地区达到70.2%以外,其他各地均在50%左右,其中西南、西北地区分别为47.1%46.7%,开工率不足五成。

    2011年,我国甲醛总产能达2992万吨,市场需求量(产量)1954万吨,产能过剩率35%2012年产能过剩预计达到45%。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①对投资者来说,甲醛是一种稳健的化工产品,且“银法”甲醛装置具有投资额小、建设周期短和投资回报期短的特点;②甲醛属大宗化工产品,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加;③生产工艺简单,甲醇原料供应充足;④由于长距离运输易聚合,甲醛不宜于长途运输,属于属地性化工产品;⑤行业没有准入限制或准入门槛低、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够、自由放任;⑥“十二五”期间,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众多甲醛下游产品项目正在建设中,还需建设一批配套的甲醛生产装置。预计2015年我国甲醛产能将达到3500万吨,年均增速6.7%,比“十一五” 增速24.4%有较大回落,产能仍然过剩约1000万吨。

  全球大型化工企业如瑞典Perstorp Formox、美国杜邦、美国泰科纳、美国D.B.Western、日本旭化成、日本宝理塑料和日本三菱瓦斯等纷纷进入我国市场,销售和建设铁钼法甲醛生产装置,进而生产聚甲醛(POM)、多聚甲醛(PF)1,4-丁二醇(BDO)4,4-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  2005~2012年我国甲醛生产统计    万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E

产能        1232    1539    2044    2314    2489    2738    2992    3200

产量        791    1077    1200    1492    1584    1806    1954    1760

开工率/%    64.3        70.0        58.7        64.5        63.6        66.0        65.3        55.0

 

甲缩醛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醛”胶粘剂

    甲醛消费第一大支柱是“三醛”树脂胶,约占我国甲醛年消费量的5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生产人造板5.2585亿平方米,比“十五”期间增长145%,年均增长超过19%。其中2010年人造板产量1.5361亿平方米,消耗胶粘剂858万吨,包括脲醛胶780万吨、酚醛胶50万吨、蜜胺甲醛胶28万吨。

    “十二五”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有重大进展,快速推进安居工程、城镇化率,每年将有2000万户刚性需求,将会强劲推动房地产业乃至板材业、家具业和装饰业的科学发展。我国人口众多,房地产业将长期保持对甲醛的强劲需求。预计2015年我国人造板年消费量将达到2.2亿~2.3亿平方米,消耗“三醛”树脂胶约1200万吨,年消耗甲醛约1300万吨。

    BDO

    由于需求快速增长,BDO新、扩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1年我国BDO产能50.1万吨,产量28.5万吨,进口8.15万吨,表观消费量36.65万吨。2015年前我国新增BDO产能将达到75.5万吨。其中炔醛法55万吨,占72.85%

    MDI

    2011年,我国MDI产能168万吨,产量118万吨,进口38.23万吨,出口23.75万吨,表观消费量132.48万吨。全球MDI市场已形成拜耳、巴斯夫和万华工业集团“三足鼎立”的态势。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包装业、家具业以及节能型楼盘的大力发展,聚氨酯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国家住建部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建建筑东部要实现节能75%、中西部实现节能65%,并对400亿平方米现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预计2015年我国MDI产能将达到318万吨。

    ●PF 

    2012年,我国PF产总能37.9万吨。其中铁钼法/喷雾法产能18万吨,占47.5%2003~2012年我国PF产能年均增长率为28.56%2011年我国PF产能34.9万吨,产量13.92万吨,进口2.584万吨,出口0.917万吨,表观消费量15.587万吨。我国PF主要用于农药、医药、涂料、树脂合成等各个领域。其中大部分用于生产农药合成草甘膦除草剂。在树脂行业采用PF代替37%工业甲醛生产的酚醛树脂,不但可以生产高质量的热塑性和热固性的酚醛树脂,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

    POM 

    2011年我国POM产能占世界POM总产能的34%,成为世界POM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POM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保障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建筑材料、医疗和轻工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POM产能41万吨,产量28万吨,进口21.1万吨,出口6.6万吨,表观消费量42.5万吨。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POM产能将达到67.5万吨。

    ●甲缩醛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上对于新型溶剂及低污染化学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甲缩醛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溶剂的应用研究也越加活跃。在石油资源不足、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甲缩醛作为甲醛与甲醇的重要衍生品之一,在甲醇基燃料、柴油改性、添加剂方面以及燃料电池的液体燃料等应用领域中,都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1年,我国新建甲缩醛装置超过25套,新增甲缩醛产能64万吨。未来甲缩醛产品将成为消费甲醛/甲醇的新增长点。

    ●吡啶 

  吡啶类化合物主要用于生产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烟酸/烟酰胺及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吡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为缓和国内供需矛盾,研制和生产吡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已迫在眉睫,相关工艺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淘汰落后  严格控制产能总量

    1.产能置换任务繁重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甲醛产能增长速度并未出现减缓趋势,因此若要控制产能总量,产能置换任务更加艰巨。未来产能置换的主要方式有:①通过引导大型甲醇和甲醛下游产品企业联合重组,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以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②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入股或兼并,在建设新甲醛基地的同时淘汰老旧设备和无效产能,从而达到严格控制甲醛产能总量的目的。

    2.产品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我国甲醛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仍存在较大的空间,需进一步加快促进下游产品向优势产品集中,推动甲醛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壮大经营规模和实力,提高竞争力。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甲醛生产在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尾气循环银法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双循环法高浓度甲醛新工艺也已问世并得到应用。我国甲醛产品较普遍生产的是37%(重量,下同)甲醛,根据市场需求也可生产45%50%52%55%甲醛产品,醇含量降至1% 以下,甚至根据需要可生产无醇甲醛产品。原料甲醇的单耗由过去的每吨37%甲醛耗甲醇由460~480 千克/(银法)降至目前的440~445 千克/(银法)

    《中国甲醛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广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开展新工艺技术产业化示范演示,提高技术开发的成套性、可靠性,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其重点围绕“节能减排”、“产品升级”、“安全环保”;积极推广“甲醇循环回收”新工艺等、蒸发/净化/氧化一体化反应器、空冷板换器、三叶罗茨风机、高性能电解银催化剂、阻聚剂、先进计量控制仪表等。

当前评论